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兆徵縣

鎖定
兆徵縣 為紀念省港大罷工主要領導人蘇兆徵,於1933年9月命名。
中文名
兆徵縣
原    因
紀念省港大罷工蘇兆徵
地    址
福建省長汀縣
命名時間
1933年9月

兆徵縣兆徵縣簡介

兆徵縣舊址 兆徵縣舊址
縣域位於福建省長汀縣、江西省瑞金縣之間,縣址設長汀縣城關,管轄紅都、大埔、張地、德聯、古城、東陂、黃沙等7個區。設立後,在擴大紅軍,購買公債,籌集糧食支援紅軍,在組織農業生產、手工業生產,粉碎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等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福建蘇區人民立即行動起來,採取徵發、借谷、節糧等辦法廣徵糧食。至9月底,全省超出原定計劃1萬多擔,其中長汀縣完成3萬多擔,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後,這些縣名在行政區劃上,雖然已消失,但是在蘇區人民心中永遠沒有消失,縣名與烈士的英名一樣流芳百世,永載史冊。

兆徵縣蘇兆徵與兆徵縣

蘇兆徵(1885-1929),廣東香山(今中山)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領導香港海員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罷工。1926年,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委員長。中共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中共六屆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央工委書記。廣州起義後,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主席。多次出席有關國際會議,為國際職工運動著名活動家。1929年2月,在上海逝世。
蘇兆徵由於在艱苦嚴酷的鬥爭環境中,長期忘我緊張地工作,積勞成疾。蘇兆徵在蘇聯參加了赤色職工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後,身體極度虛弱,醫生建議他在蘇聯休養一段時間,待康復後再施手術。但他一心惦念着祖國的革命事業,特別是想到正在受苦受難的勞動羣眾,更無法安心休養。不顧醫生和同志們的勸阻,於1929年1月下旬,抱病回到祖國。經過半個月的旅程,2月上旬,回到了闊別整整一年的上海,不顧長途跋涉和舟車勞頓,立即投入了緊張的戰鬥。
回滬以後的幾天時間,蘇兆徵雖然好幾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由於工作緊張而繁忙,一直沒有進去與家人團聚,只是在門口略為停留一下,就匆匆走過去了。其實。蘇兆徵是多麼想推門進去看看已離別一年多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可是全國總工會第二次擴大會議的緊張而紛繁的準備工作使他打住了這個念頭,把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和對兒女的愛深深地埋在心裏。因此,他的家人一直不知道他已返回上海。後來,春節快到了,同志們一再催促他回家與親人團聚,他才於2月8日,即春節前兩天,返回家裏。
在他去蘇聯的一年裏,他的家人在生活上雖然經常得到黨組織的照料,但他的愛人鍾榮勝仍然為他出門一年來音訊全無而擔憂、牽掛。如今,蘇兆徵突然出現在家門口,真使她高興得不知怎樣才好。
鍾榮勝半憂半喜地對此蘇兆徵説:“你整整一年都沒有捎過一個口訊回來,我真擔心你是不是安全!”
蘇兆徵帶着歉意安慰她説:“我不是很好的嘛!”
女兒麗娃和兒子河清對父親的歸來,更是歡喜不已,纏着父親,要他講蘇聯的有關故事。
第二天上午,蘇兆徵裝扮商人模樣,帶着孩子們上街,給他們買了幾套衣服和日用品,還買了一些年貨回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過春節。
春節過後,蘇兆徵依然化名黃先生,白天外出工作,夜裏很晚才回到家裏。他在家裏處理完工作,還騰出一些時間親自輔導孩子們學習,給他們講故事,教育他們日後長大了,要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
2月中旬,蘇兆徵在上海主持召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二次擴大會議。在會上,他作了出席赤色職工國際第四次大會的報告,並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的精神和赤色職工國際對中國職工運動決議的要求,總結了我國工會過去的工作,明確了今後的任務,針對過去工作中的錯誤,提出了改正的辦法,對我國工人運動的繼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會議期間,蘇兆徵就感到腹部有時隱隱作痛,但是緊張的工作使他無暇顧及。
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二次擴大會議結束不久,蘇兆徵因勞累過度,舊病發作,而且病情日趨嚴重,但他仍以黨的利益為重,嚴守黨的秘密,既不願將病情告訴別的同志,以免增加黨的負擔,也不肯將黨組織的秘密聯絡地址輕易告訴家人,以免給黨造成不利和危險。直到他病情進一步惡化時,他的愛人鍾榮勝經過一番周折,才把他送進了一傢俬人醫院搶救。但是,因為病情一拖再拖,錯過了治療的時間,蘇兆徵的生命已處於垂危狀態了
2月25日,在黨中央機關做具體工作的龔飲冰去蘇兆徵家中探望時,房東告訴他説:“黃先生病重,住醫院去了。”龔飲冰聞訊,立即趕到醫院去,看到蘇兆徵躺在病牀上,面色蒼白,氣息奄奄。
龔飲冰站在他的牀邊,關心地問他哪裏不舒服?蘇兆徵用微弱的聲音,掙扎着説:“不要緊,希望快點好,早日出院,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龔飲冰找到了醫生,詳細詢問蘇兆徵的病情。醫生皺着眉頭説:”開刀遲了,難望好轉。”
龔飲冰懇求醫生要盡力搶救,不管多貴重的針藥,只要對治病有利,都要用,以挽救蘇兆徵的生命。接着,他趕緊回去向黨中央負責同志報告蘇兆徵病危的情況。
當天下午,周恩來、鄧小平、李立三、鄧穎超等同志聞訊後立即趕到醫院,這時蘇兆徵已處於彌留狀態。
蘇兆徵看見同志們前來探望自己,就極力振作起來,用十分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説:“廣大人民已無法生活下去了,要革命,等待着我們去組織起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奮鬥。”他又用手指着胸口反覆地説:“大家同心合力,使革命最後成功。”
最後,他又斷斷續續地重複説:“大家同心合力,達到革命的勝利……”
蘇兆徵在生命的最後一息,仍念念不忘組織羣眾進行鬥爭,念念不忘加強黨的團結,對革命事業依然充滿必勝的信心。
站在旁邊的鄧穎超,從懷中拿出一支筆,迅速在一張紙片上把蘇兆徵的遺言一一記錄了下來,然後轉交黨中央。
1929年2月25日下午6時20分,因搶救無效,蘇兆徵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