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謀猿人遺址

鎖定
元謀猿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千米。保護面積約768.15畝。 [9]  元謀人化石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 [3] 
元謀猿人遺址除了不斷髮現元謀人骨化石外,還出土了元謀人制造和使用的各種骨器、石器工具,以及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多種動物化石。元謀人遺址中還找到了炭屑和燒黑的物件,由此證明元謀人除了勞動工具,還有會使用火的可能,是已發現的中國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遺址。 [8-9] 
1982年2月23日,元謀猿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元謀猿人遺址
地理位置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768.15 畝
保護級別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編    號
2-0046-5-00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元謀猿人遺址歷史沿革

1965年5月1日,地質工作者錢方、蒲慶餘等一行在大那烏村北從事第四紀地質考察時,偶然發現兩顆呈淺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齒化石,為一左一右的上內側門齒。
197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雲南省博物館、元謀縣文化館聯合發掘了元謀人遺址。
1976年,中科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元謀人”的時代為距今170萬年。
1984年以後,地質力學所、雲南省地科所、貴陽地化所等單位再分別採樣、測定。多次映證“元謀人”的時代仍為170萬年。
1998年,中國科技大學黃培華等用電子自弦共震法測定“元謀人”的時代為距今160萬年,再次證明“元謀人”時代的古老性。
1985年,動工興建元謀人博物館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1987年落成。 [2] 
2023年7月21日,雲南省元謀猿人遺址啓動第六次考古發掘,該遺址考古發掘A區的系統發掘工作已全面開展,其他區域的發掘工作也將陸續啓動。 [10-11] 
2023年10月24日,創意雲南文博會分論壇·中華文明探源元謀論壇介紹元謀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的最新進展和成果:截至目前,新發現具有原生地層堆積的舊石器和第四紀古生物化石點40處,石製品標本600餘件,動物化石標本400餘件。 [12] 

元謀猿人遺址遺址特點

元謀人遺址是一個河湖相沉積盆地,從沉積特徵、孢子花粉和哺乳類化石材料分析:自下而上可分為四段,計28層,第一段為1~4層;第二段為5~17層;第三段為18~23層;第四段為24~ 28層。元謀人牙齒出土自第四段第25層的棕褐、褐色黏土中。第四段還出土有石器、炭屑和燒骨。哺乳動物化石有:雲南馬、中國犀、爪蹄獸、泥河灣劍齒虎、桑氏獵狗、原始鹿、斯氏鹿、雲南水鹿等四十餘種。其中的雲南馬、爪蹄獸、原始狗、枝角鹿等為第三紀的殘存種。從元謀人動物羣的總體性質看,為更新世早期的產物。根據古地磁法的測定,元謀組地層的形成距今310萬年至150萬年。元謀人牙齒屬早更新世,距今170萬年至110萬年,絕對年代距今約170士10萬年。這一測定不僅確定了元謀人的生存年代,而且將第四紀地層的開端推進到距今310萬年,這在地層學上也是件大事。 [3] 

元謀猿人遺址文物遺存

1965年5月1日,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元謀縣進行地質調查時,在那蚌村西北的褐色黏士層中發現了兩顆古人類牙齒化石:一為左上內側門齒,一為右上內側門齒。牙齒為淺灰色,石化的程度比較深。
元謀人遺址掠影2
元謀人遺址掠影2(4張)
1973年冬,考古人員在元謀人化石地點進行了系統發掘,出土了很多哺乳動物化石、石器、炭屑等古文化遺物,為元謀人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內容。在含元謀人牙齒的褐色黏土中及其附近,找到了一些石器,石器以石英岩為原料,有石片、石核、尖狀器等類型。其中有出自地層的三件刮削器:一件一面保留着較平的巖面,在較寬的一邊緣上進行了第二步加工;另一件形體較小又薄,近似長方形,在一側邊緣,上經過加工,刃部微凹;還有一件近似方形,其中有三個邊緣保留着修正的痕跡。上述三件石器是元謀人石器文化的代表作。還應該特別提到的是在元謀人遺址中出土了一些炭屑,這些炭屑分佈的特點是:炭屑多包含在黏土、粉砂質黏土中,少量夾在礫石透鏡體內;炭屑分佈的上、下界約三米左右,分三層,每層的間距約半米;炭屑的分佈不均勻,有的較為集中,呈雞窩狀,有的地方比較分散,呈星點狀;炭屑的直徑一般在4~8毫米之間,最大的15毫米,最小的1毫米左右,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見。後來,在深溝底部還找到了兩件顏色發黑的動物化石,經鑑定可能為燒骨。 [3] 
科研人員在元謀人化石層中找到了14種哺乳動物化石,分別是雲南馬、爪蹄獸、豬、水牛、牛類、纖細原始狍、劍齒象、豪豬、竹鼠、鬣狗、斯氏水鹿、雲南水鹿、山西軸鹿、最後枝角鹿等。 [6] 

元謀猿人遺址科學研究

  • “元謀人”的牙齒
“元謀人”的牙齒 “元謀人”的牙齒
“元謀人”的牙齒為同一青年男性個體的左側、右側上內側門齒,齒冠長度分別是11.4毫米和11.5毫米;寬度分別是8.1和8.6毫米,高度雖經磨耗而減小,但仍達11.2和11.1毫米。“元謀人”經研究歸屬早期直立人。其特徵為:牙齒粗碩,齒冠擴展指數達141.9;齒冠唇面除接近頸線的部分較為隆突外,其餘部分較平扁,有明顯的湯姆氏線,唇面溝及淺凹面;舌面的底結節發達,佔舌面的二分之一;具鏟型結構。研究者認為“元謀人”應為直立人的一個新亞種,建議以發現人類化石的元謀縣為名,命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Hommo erectus yuanmouensin,sub sp.nov)。 [5] 
  • 地質測定
1976年,中科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測定“元謀人”的時代為距今170萬年。隨後,地質研究所和貴陽地化所分別採集元謀組古地磁樣,並得出基本相同的結果。
1984年以後,雲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再分別採樣、測定,多次印證“元謀人”的時代仍為170萬年。
1998年,中國科技大學黃培華等用電子自弦共振法測定“元謀人”的時代為距今160萬年,再次證明“元謀人”時代的古老性。儘管認為“元謀人”的時代為中更新世的意見依然存在,但是“元謀人”時代屬於早更新世,距今年代為170萬年的觀點已普遍被學術界所承認。 [5] 

元謀猿人遺址文物價值

元謀人遺址,是中國更新世早期地層中唯一含人類化石的遺址。它的發現不僅對地層的劃分具有重大意義,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元謀人及其文化遺物,材料雖然不多,但意義非淺。
中國是發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要地區之一。元謀人被發現後,經初步研究劃歸直立人階段,研究者將元謀人的牙齒形態與類人猿、巨猿、南方古猿、北京人、智人的牙齒作了比較和研究,認為元謀人牙齒與北京人牙齒相比,差異的程度則更大。由於元謀人生存時代遠比北京人為早,根據對已有的直立人材料的分析,研究者將元謀人上中門齒作為中國南方迄今已發現的早期類型直立人代表。形態上與北京人的不同地方,反映了他們可能具有從纖細類型南猿向直立人過渡的特點。這一性質説明,元謀人為早期的直立人代表,又反映出南猿的某些性狀,説明元謀人在人類社會開創時期,從南猿向直立人過渡階段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雲南元謀人的遺址中,發現與人類化石、石器、動物化石等伴存的有炭屑和燒骨。這些材料雖較少,深入研究還有一定困難,但為探索這一問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這些火的遺蹟,常常是與人類化石、動物化石或石器共存一處,反映出與人的活動有着密切的關係。基於這一事實,就把人類用火的歷史從距今四五十萬年提早到距今170萬年。火的應用,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 

元謀猿人遺址歷史文化

元謀猿人遺址名稱由來

研究者根據元謀人牙齒的性質,確定其為直立人種的一個新亞種,並以發現這一化石產地的元謀縣將其命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 [3] 

元謀猿人遺址遺址沉寂

因為缺少經費,元謀猿人遺址的保護異常艱難。如今固定的保護經費幾乎為零,科考發掘也已停滯近30年。一方面是面對自然侵襲難以採取有力措施,如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很可能將埋在地下的文物沖走;而另一方面,在人為破壞的監督和管理上十分匱乏,遺址保護和當地村民的開發願望之間的矛盾,導致大量挖取紅土用以種植、放牧牲畜和垃圾丟置等,都是對這一遺址保護的極大損害。缺錢,讓元謀人遺址的保護異常艱難。多年來,縣裏和上級均沒有固定的保護經費投入,元謀人遺址沒有管理用房,沒有專職管理人員,沒有任何圍擋,誰都可以隨意進出。 [7] 

元謀猿人遺址主要展覽

元謀人博物館
元謀人博物館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於1985年動工興建,1987年落成。博物館展廳介紹了元謀人的牙齒化石等內容,館藏文物千餘件,展廳內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元謀古猿”“元謀史前文化”三部分,揭露了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簡史,系統地展示了原始人類的進化環節。 [2] 

元謀猿人遺址文物保護

1982年2月23日,元謀猿人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自2008年開始,雲南省文物局就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專家深入遺址調研,下撥專項規劃經費,由昆明市本土建築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擔對“元謀人”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編制任務,經過兩年多的論證和編制,最終通過了省級專家評審。 [1] 

元謀猿人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元謀猿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
  • 交通信息
自駕車
從元謀火車站出發沿着京昆線向南行駛11.8千米,左轉進入遺址公路行駛3.2千米即可到達。
從昆明出發沿着京昆高速行駛153.6千米後從元謀高速出口駛出,進入京昆線行駛3.8千米後左轉,進入遺址公路行駛3.2千米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