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朝大運河

鎖定
自隋唐至宋,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的一條南北運輸線,經元朝修會通河通惠河以後就成為以大都為中心的新型運河了,它就是京杭大運河的前身,全長900多千米。
中文名
元朝大運河
地    址
大都
路    線
北京到杭州
長    度
900多千米

元朝大運河簡介

元代全國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後,為了縮短從北京到杭州繞道洛陽的航線,1283~1293年,先後挖通了北京到通縣的通惠河、山東臨清東平會通河、東平到濟寧濟州河。把運河改成直線後,比隋代京杭運河縮短了900多千米。
元朝的大運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開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學家、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鑿。
糧食逐步以海運為主。 [1]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

元朝大運河濟州河和會通河

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市)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裏。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衞河,長250裏。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衞河、白河,到達通州。會通河是元代時為了使大運河南北貫通而修鑿的,河上曾建閘三十一座,以調節流量,故名閘河。但因水源不穩定,河道時患淺灘,不勝重載,故元一代漕糧北運仍以海道為主;元末,會通河廢棄不用。

元朝大運河壩河和通惠河

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裏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負責水利的都水監郭守敬(1231-1316年),從昌平引水源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全長82公里。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從南方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城內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完成後,便形成了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國外著名的大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這些運河的長度不但都比我國的大運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開鑿南北大運河的時間晚1000多年。

元朝大運河意義

解決了南糧北調的運輸問題,糧食從南方直達北京,而且溝通了中國部分主要水系,加強了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而且對元朝的維護國家統一和鞏固政權也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