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

鎖定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是2019年10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培華。
中文名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
作    者
王培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10月
頁    數
280 頁
定    價
89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20153003
字    數
264千字 [2]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內容簡介

緒論從宏觀角度論述了自清代至20實際有關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研究的特點及其演進。第一章,從京師地理條件的觀念及變化;第二章,關於警示、畿輔政治、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的觀點;第三章,關於漕運海運與自然條件的認識;這三部分內容從微觀角度探討了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研究中的認識與實踐。結語部分探討了北京建都,對今天政治經濟生態建設的啓示及意義。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作者簡介

王培華,女,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歷史文獻學、史學史與歷史理論、中國古代史、環境變化 、北京史、西北水利矛盾與分水制度、江南官員學者的西北水利思想史等。先後承擔省部級和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3 項目,參與多個國家和部委級項目。專著 2 部,合著 1 部, 教材 1 部。主要學術論文 60 餘篇,讀史筆記十幾篇 。 [1] 

元明北京建都與糧食供應圖書目錄

緒論001
第一節 基本問題概述001
一 選題緣起001
二 基本問題概述002
三 研究價值003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003
一 清人研究概述003
二 20世紀的主要研究成果014
三 有益的啓示和存在的問題020
第三節 本書的任務021
一 研究對象的時空範圍021
二 研究重點難點022
三 創新點023
四 研究方法025
第一章 關於京師地理條件的觀念及變化027
第一節 元明以前人們的觀念027
一 漢、唐、北宋時期人們對都城地理優勢的認識027
二 宋、遼、金、南宋“天地之中”觀念的變化034
第二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上)040
一 元兩都制、明兩京制確立的認識基礎040
二 關於京師地理位置優勢的共同認識046
三 關於“北乃天下之中”“燕乃地之勝”的觀念048
第三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下)051
一 對京師戰略位置與統治安全的憂慮051
二 對京、邊糧食供應與京師糧食安全的議論055
第四節 辨析與評論062
一 北京處於“天時地利以限南北”的中心位置062
二 多種因素促成北京成為元明都城066
三 對都燕之不同認識的析論071
第二章 關於北方農業生產與京師仰食東南的矛盾及意識078
第一節 元明以前人們的觀點078
一 漢唐人們對黃河流域農田水利與京師糧食供應關係的看法078
二 漢唐國家對西北農田水利管理的法規化意識083
三 漢唐人們對長江流域地理條件與農業發展狀況的見解086
四 北宋時人們對北方地理條件與農業發展關係的認識088
第二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上)093
一 利用北方地理條件發展農田水利的自覺認識與實踐093
二 西北農田水利管理之法規化意識的恢復和淡漠102
三 關於畿輔地理條件與農田水利成效的批評意見109
第三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下)117
一 京師糧食供應仰給東南的基本國策117
二 江南官員學者對江南賦税之重的強烈意識及其論證127
三 江南官員學者發展西北水利的主張與客觀效果140
四 北方官員反對發展西北水利的認識根源與經濟根源147
第四節 辨析與評論149
一 關於北方農業狀況評價的辨析149
二 元明北方賦役輕重問題157
三 京師糧食依賴東南政策之得失及其認識根源、歷史根源析論160
四 江南官員學者發展西北水利主張的合理性與侷限性165
第三章 關於漕運、海運與地理條件的關係及認識170
第一節 元明以前人們的觀念170
一 漢、隋、唐、宋時期人們對漕運與京師糧食供應關係的觀點170
二 宋金時人們對華北平原水源條件與京邊糧食供應關係的認識183
第二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上)187
一 對京通之間地勢水源問題的爭論187
二 對運河水源不足與利用運河困難的共同認識與實踐199
三 國家對漕運管理之法典化意識的形成與加強204
第三節 元明時期人們的認識與實踐(下)209
一 對海運、漕運供應京師糧食的肯定評價209
二 對漕運負面後果的見解215
三 明代對恢復海運的三種意見222
第四節 辨析與評價228
一 對歷代漕運制度初步總結之分析228
二 對運河與漕政弊端議論的評價231
三 對於漕運違反自然條件的總評論232
四 對明代關於海運三種意見的辨析235
五 關於建都與糧食運輸關係議論的評價236
結語 理論啓示和實踐意義239
一 歷史理論的地位和價值239
二 前人實踐與認識對現實政治經濟建設的借鑑意義243
參考文獻247
後記258
再版後記26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