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儒生

(先秦時期儒家學派的學者)

鎖定
先秦時期儒家學派的學者。漢以後逐漸泛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説:“二世召博士諸儒生。”秦末博士和儒生通稱,叔孫通是儒生,曾為秦博士。有時亦指博士官的弟子為儒生。《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又説:“叔孫通之降漢,從儒生弟子百餘人。”漢初張蒼、伏生、申培、轅固生、韓嬰、胡毋生、瑕丘江公等經師均為秦時博士或儒生。秦末儒生與方士結合,儒生多通方術,如秦始皇焚書坑儒,侯生、盧生逃去,儒生遭坑殺460餘人。《史記·儒林列傳》説:“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此處所説術士即儒生,《説文》釋“儒”為“術士”。侯生、盧生即是儒生通方術者。 [1] 
中文名
儒生
定    義
先秦時期儒家學派的學者
別    名
儒士 學士 經生

儒生儒生又稱儒士

《莊子·田子方》引魯哀公説:“魯多儒士。”《莊子·天下篇》所説:“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即指儒士。清人陳立疏:“先生,儒士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説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對策,百餘人。”儒士在漢初亦和儒生通稱。《論衡·謝短篇》亦説秦燔《五經》,坑殺儒士。”在古時,儒生、術士、儒士通稱。 [1] 

儒生儒生又稱學士

《後漢書·儒林傳》説:“先是四方學士多懷挾圖書遁逃林藪。”指秦焚書坑儒,儒生多挾圖書逃亡。漢初撤挾書之禁,儒生(學士)潛藏民間者獻出秦火未燔及之圖書。漢初舉賢良文學,當時儒生又稱賢良文學之士。《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説:“天子初即位,召賢良文學之士,是時弘年六十,徵以賢良為博士。”公孫弘為儒生(白衣),以通《公羊春秋》經被徵為博士,可見賢良文學之士即是通經的儒生。 [1] 

儒生儒生又稱經生

漢代以通經取士,儒生以學習經書為業。《論衡·謝短篇》説:“夫儒生之業《五經》也。”因此儒生又稱經生。《漢書·儒林傳》説:“元帝好儒,能通一經者皆復。”元帝時為西漢經學轉折時期,儒生通經者受到獎勵,通一經可入仕。《論衡·超奇篇》説:“能説一經者為儒生。”《後漢書·儒林傳論》説:“若及經生所處,不遠萬里之路。”此處“經生”指博士,是指東漢鼓勵經術,向博士經師學習經書者,不遠萬里紛紛而至。 [1] 

儒生儒生和儒服儒冠

儒生要穿儒服戴儒冠。《禮記·儒行》引孔子對魯哀公説:“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鄭玄注説:“逢猶大也,大掖之衣,大袂禪衣也。”逢(縫)掖之衣,指寬袖大褂。《論語·先進》亦引孔子弟子公西赤説:“端章甫,願為小相焉。”章甫即章甫之冠,小相指為國君相禮,相禮時戴章甫之冠,可見儒服儒冠對於禮儀之重要。《莊子·天下篇》所説“搢紳先生”,據陳立疏:“搢,笏也,亦插也。紳,大帶也。”紳為大帶,説明儒服肥大,要圍以大帶。後人亦以“縫掖”、“章甫”、“搢紳”稱謂儒生。如《隋書·儒林列傳》説:“搢紳碩學,濟濟盈朝;縫掖巨儒,往往傑出。”搢紳碩學、縫掖巨儒,有時亦簡稱“搢紳”、“縫掖”。《新唐書·儒學列傳》説:“章甫之徒,劫為縵胡。”章甫之徒,即指戴儒冠的儒生,因為遭安史之亂,而被劫持。古時亦以對儒服態度判別崇儒或黜儒。《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説:“叔孫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從這一記載,亦可看到儒服寬大行動不便,而楚服短小行事方便。當然,劉邦喜短衣楚制,亦因他自己乃楚人,服短衣。《史記·酈食其陸賈列傳》説:“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這種溲溺儒冠的行為,自是侮辱儒生,輕蔑儒家的表現。《後漢書·儒林傳論》則稱讚光武帝興儒學的結果:“其服儒衣,稱先王,遊庠序,聚橫(黌)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説明光武帝劉秀崇儒尊儒,而使身穿儒衣,口稱“先王”的遊學儒生增多了。 [1] 

儒生儒生與太學生

古時立太學為官學,太學生為官費學生。儒生求學於太學,講習經書,以應選舉(入仕)。但是遇到國家發生變故,社會政治出現危機,太學往往成為評論時局的陣地。儒生習誦經典,受儒家教育,以匡世濟民澄清天下為己任,因此,當國家民族發生危機時,像太學這樣儒生集中的地方,容易形成羣眾性輿論,而興起清議之風。例如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其基本羣眾即為太學儒生。《後漢書·黨錮傳》説:“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於為伍,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多。”這裏所説“匹夫抗憤,處士橫議”,即是指以太學諸生為主體的清議隊伍。當時太學生有三萬多人,反對閹黨,抨擊腐敗政治,聲勢甚是浩大。在漢末桓帝和靈帝時兩次黨禍中,太學生被捕者有千餘人。這兩次黨錮之禍,為後世清議樹立了典範,在歷史上發生深刻影響。
又如明末的東林黨人,亦以儒生為基幹,當時無錫東林書院成為儒生清議陣地,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明史·顧憲成傳》)。當時在朝的士大夫清流與書院儒生相呼應,砥礪氣節,開展清議,矛頭主要指向閹黨及其把持的朝政。當時許多著名東林黨人在反對宦官的+爭中遭到屠殺。他們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發揚了儒家的正氣。《明史》卷二百四十三在趙南星、鄒元標、孫慎行、高攀龍等人傳末贊説:“持名檢,勵風節,嚴氣正性,侃侃立朝,天下望之如泰山喬嶽。”東林黨人及東林子弟有許多在明末參加了抗清鬥爭。
中國近代的民主變法運動亦由儒生髮端。例如著名的戊戌變法,即由當時康有為等進京赴考的舉子開始發動,是為“公車上書”。這次上書雖是康有為第二次上皇帝書,但因為眾多舉子參加,上書遭都察院拒收,折稿則被繕印散發,於是形成強大輿論,造成更大影響,而使變法運動得以蓬勃發展起來。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