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僻處

鎖定
僻處,漢語詞語,拼音是pì chǔ,意思是置身於或處於偏遠的地方。 [1]  出自《戰國策·燕策》。
中文名
僻處
拼    音
pì chǔ
出    處
戰國策·燕策》
解    釋
置身於或處於偏遠的地方
注    音
ㄆㄧˋ ㄔㄨˇ

目錄

僻處解釋

置身於或處於偏遠的地方。 [1] 
僻靜的地方。

僻處出處

戰國策·燕策》:“寡人蠻夷僻處,雖大男子,裁如嬰兒,言不足以求正,謀不足以決事。”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詩表》:“至止之日,馳心輦轂,僻處西館,未奉闕庭。”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老者引范雎至僻處,言曰:‘伐齊非秦王之意。因陶山在丞相封邑中,而綱壽近於陶,故丞相欲使武安君為將,伐而取之,以自廣其封耳。’”
茅盾《子夜》三:“她們那座僻處滬西的大公園近旁的校舍,似乎也就很象那樣的境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