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價值連城

(漢語成語)

鎖定
價值連城,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 
這則成語原意是物品價值抵得上連在一起的許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貴重。其結構為主謂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或分句。 [1] 
中文名
價值連城
拼    音
jià zhí lián chéng
近義詞
無價之寶連城之價
反義詞
一錢不值無足輕重
注    音
ㄐㄧㄚˋ ㄓㄧˊ ㄌㄧㄢˊ ㄔㄥˊ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或分句

價值連城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後人據此提煉出成語“價值連城”。 [1] 

價值連城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發現塊玉璞。這塊玉璞外面包着一層石膜,只要把石膜剔去,就能雕琢成世間罕見的玉璧。卞和是個誠實的人,就抱着玉璞來到王宮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手下大臣們傳看,大臣們看來看去,都説塊石頭,楚厲王為此非常生氣。這時卞和請求讓雕玉的技師檢驗,雕玉的技師來後,見這塊玉璞很大,便十分肯定地説,這不是玉,是石頭。楚厲王氣壞了,給卞和定了個欺君之罪名,命令武土砍掉卞和的左腳,卞和為此非常傷心。
時隔不久,楚厲王死了,楚武王即了位,卞和為楚武王一定會識得寶物,便又帶着玉璞來獻給楚武王。楚武王邊手下大臣傳看以後,又親自觀察那塊玉璞,怎麼看也不像玉,於是把雕玉的技師叫來,讓他鑑別。那個技師一口咬定是石塊,這使楚武王大怒,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腳。
後來,楚武王又死了,楚文王即了位。卞和不再去王宮了,而是抱着玉璞在荊山下痛哭。他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淚水都哭幹了,流出血來。這個消息傳到王宮,楚文王知道後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派去的人問卞和為何痛哭。卞和止住哭聲,理直氣壯地説:“我不是為自己痛哭,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天下無雙的玉璞,卻被認為是石頭,白白地被埋沒了;明明是誠實的人,卻被認為犯了欺君之罪,這世道太不公平了!”派去的人將卞和的話傳給楚文王后,楚文王立刻召他進宮命令雕玉技師剔除玉璞外面的石膜。經過技師的雕琢,楚文王終於得到一塊晶瑩的玉璧,果然世間稀有,價值連城。楚文王把這塊玉璧當做國寶,稱為“和氏璧”。
戰國時期,趙國得到了這塊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此事後,假惺惺地要用十五座城池同趙國換這塊玉璧。趙惠文王怕得罪秦昭襄王,就派藺相如帶着玉璧到秦國去同秦昭襄王交涉。結果秦昭襄王根本無意用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藺相如憑藉智慧和勇氣,不辱使命派人帶着和氏璧回到了趙國。 [2]  [5] 

價值連城成語寓意

“價值連城”典故告訴人們:一個人能至始至終地堅持着一件事,很難得。一塊在深山中看似石頭的東西,卞和能認出那是一塊寶玉,足見卞和有識玉的真本領。而那位雕玉的技師只憑肉眼,就主觀臆斷地把一塊寶玉説成是一塊石頭,顯然沒有明辨真偽的能力。而楚厲王、武王偏聽偏信,砍掉下和雙足,殘害無辜。與厲王、武王相比,楚文王略高一籌。這位帝王注重調查研究,注重實踐他改“相”玉為“理”玉,即把看玉改成磨玉,結果真相大白於天下。如果不是遇到文王,和氏之壁不但難得光耀於世,恐怕連下和的性命都難以保全。和氏璧確實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不然秦昭襄王怎不會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
更難得的是,卞和為了自己的信念寧願遭到各種挫敗而寧死不屈,着實了不起。卞和為了自己的信念,寧願被厲王、武王刖了左右腳,也不甘心失敗,因為他堅信自己的那塊玉是玉而不是石頭。同時也説明,堅持真理,堅持原則,須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寶貴的生命。 [2]  [3] 

價值連城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價值連城用於形容物品十分貴重。這個成語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定語或分句。 [1] 
運用示例
明·高則誠琵琶記·書館悲逢》:“產得好玉,價值連城。” [4] 
清·錢彩説岳全傳》第十回:“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寶,價值連城。諒小子安敢妄想,休得取笑!” [1] 
《魏書·彭城王勰傳》:“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值連城。” [7] 

價值連城漢英成語翻譯

【價值連城】be priceless [6] 
形容物品十分貴重,例美術館現在正在展覽的畫,都是價值連城,所以24小時均有警衞看守。
Since all the paintings on exhi- bition at the Art Gallery are priceless, they are guarded day and night. [6] 
參考資料
  • 1.    價值連城的解釋|價值連城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11-14]
  • 2.    崔鍾雷主編.成語典故大全[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8:168-169
  • 3.    黃永傑. 卞和獻玉的啓示[J]. 才智(人事人才), 2004,(11):22
  • 4.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392-393
  • 5.    夢華主編.全綵圖説中華典故[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63
  • 6.    施正信,王春菁,張健鍾編著.《漢英成語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419頁
  • 7.    苑清民主編.《邯鄲成語典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