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僨,漢語二級字,讀作僨(fèn),形聲。從人,賁聲。本義指僵仆。 [3] 
中文名
拼    音
fèn
註    釋
出    處
《説文》《大學》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僨fèn
⒈ 敗壞,破壞:僨事(搞壞事情)。僨軍之將。
⒉ 緊張而奮起之意:僨興(xīng )。僨驕(僨發驕矜)。 [3] 
⒊ 仆倒。
⒋ 僵死。 [1] 
基本詞義
僨fèn
〈動〉
(1) (形聲。從人,賁聲。本義:僵仆)
(2) 同本義 [fall down]
僨,僵也。——《説文》
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左傳·昭公十三年》。注:“僨,僕也。”
一死一生,一僨一起。——《莊子·天運》
(3) 又如:僨僕(倒僕);僨踣(僵仆);僨蹶(顛仆)
(4) 覆,翻倒在地 [overturn]
鄭伯之車僨於 濟。——《左傳·隱公三年》
(5) 又如:僨轅(覆車,喻失敗);僨轍(覆轍,喻失敗) [3] 
(6) 覆敗 [be defeated]
僨軍之將,蒙朝廷待以不死。——《醒世姻緣傳》
(7) 又如:僨師(僨軍。使軍隊覆敗);僨敗(覆沒);僨將(敗軍之將)
(8) 使滅亡 [cause to perish]。如:僨國(亡國)
(9) 毀壞;敗壞 [destroy]
此謂一言僨事。——《禮記·大學》
(10) 又如:僨裂(毀敗朝政)
(11) 死;僵斃 [die;be dead]
此伍子胥所以僨於 吳世也。——《漢書》
(12) 動,亢奮 [move]
張脈僨興,外強中奸。——《左傳·僖公十五年》
(13) 又如:僨升(蓬勃上升);僨張(擴張突起);僨發(激動而奮起);僨興(形容興奮緊張的樣子) [3] 

古籍釋義

【子集中】【人字部】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問切,音奮。《爾雅·釋言》僵也。《疏》仰偃也。《左傳·隱三年》鄭伯之車僨於濟。
又《昭十三年》叔向曰: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
又覆敗也。《大學》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一作賁。《禮·射義》賁軍之將不入。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注》僨,動也。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僨,驕不可禁之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