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僧王府

鎖定
僧王府(Prince Seng's Mansion),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炒豆衚衕77號、板廠衚衕30號至34號,清道光六年(1826年)被僧格林沁買下擴建為王府 [1]  [3] 
僧王府原由東、中、西三所各四進的院落組成。現存西路廣亮大門一間,倒座房五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後罩房五間,原有院落形制已變;中路廣亮大門一間,門內影壁一座,二進院現存雙卷勾連搭垂花門一座,正房三間兩側均帶耳房兩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周匝抄手遊廊連接。是研究交道口地區地理變遷,王府形制和建築的重要實物 [1] 
1986年1月21日,板廠衚衕30、32號院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公佈為東城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4]  。2003年12月11日,僧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僧王府
外文名
Prince Seng's Mansion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炒豆衚衕77號、板廠衚衕30號至34號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僧王府歷史沿革

僧王府後小門 僧王府後小門
清道光六年(1826年),僧格林沁出銀6690兩,認買前任杭州織造福德入官的房屋117間。進行改建,與西部的原府連在一起,構成由東、中、西三所四進院組成的王府。其中東所除正院四進外,還有東院四進。東所的大門被改建成五脊六獸三開間的府門。
清朝末年,僧格林沁死後,其長子伯彥訥謨祜襲爵,改稱“伯王府”。伯彥訥謨祜死後,因其長子那爾蘇早死,故由其長孫阿穆爾靈圭襲爵,改稱“阿王府”。
民國時期(1912年—1948年),阿穆爾靈圭死後,因欠族中贍養費而被控告,法院受理公開拍賣阿王府。西部成為温泉中學,中部賣給了朱姓人家,東部除留一部分為阿穆爾靈圭之子和琳自住,其餘賣給西北軍 [3] 
1954年,朱家將僧王府中所大部分房屋賣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部作為宿舍,只留下了16間半房屋的一個院落,即板廠衚衕34號,又被稱為“朱家溍故居 [4] 

僧王府建築格局

僧王府原由東、中、西三所各四進的院落組成。西路現存廣亮大門一間,倒座房五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後罩房五間,原有院落形制已變。中路廣亮大門一間,門內影壁一座,二進院現存雙卷勾連搭垂花門一座,正房三間兩側均帶耳房兩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周匝抄手遊廊連接 [1] 
僧王府現存建築示意圖 僧王府現存建築示意圖

僧王府建築特色

僧王府的建築風格屬南北混搭系,既有南方建築特色,又有北方建築風格。僧王府中所和西所的建築與東所的建築相較,工料不是一個水平,風格也各有特點。中所和西所的建築厚重堅固,建築特點是比較嚴整的。中所的正院,舉架高大,正房及耳房內都用金磚墁地,有地下暖道,用楠木雕萬福紋碧紗櫥隔斷前後間,上有仙樓可登。中所的前後院和西所也都是筒瓦捲棚式,有廊檐而無遊廊相連,和中所正院的不同點是無脊獸。東所的建築材料比較單薄,舉架較低,但房屋四周用遊廊連接,上房堂屋後檐有落地罩木炕,還有一槽碧紗櫥、一槽欄杆罩。東院屋宇都是片瓦捲棚式,兩卷前廊後廈,抄手遊廊。院內有藤蘿架、白海棠、山石等,是園林式的佈置。東所的整個建築風格玲瓏而富有幽趣,體現着當過杭州織造的官員所愛好的江南園林的建築風格 [4] 

僧王府主要建築

僧王府東路院落

影壁 影壁
東路院落為四進院落,院落東南隅開門,廣亮大門一間(現已封堵),過壟脊,合瓦屋面,大門西側倒座房五間,過壟脊,合瓦屋面。一進院內西配房三間。二進院正房五間,過壟脊,合瓦屋面,前檐裝修為現代門窗。東、西廂房各三間,過壟脊,合瓦屋面,前檐裝修為現代門窗。三進院內正房三間,前出廊,兩卷勾連搭,機瓦屋面,戧檐處有磚雕。正房西側有耳房一間開為過道,通往四進院。過道廊柱間有冰裂紋倒掛楣子,檐柱間內有卧蠶步步錦欞心裝修。三進院內環以遊廊,四檁捲棚頂覆蓋灰筒瓦,方柱,柱間裝飾有工字卧蠶步步錦欞心倒掛楣子。四進院合瓦屋面,封后檐牆,前合瓦屋面,封后檐牆,前檐繪有蘇式彩畫及箍頭彩畫,西數第二間開如意門一間,第四、第七間為隔扇門 [3] 

僧王府中路院落

正殿 正殿
中路院落前後三進院,院落東南隅開門,廣亮大門一間,過壟脊,灰筒瓦屋面,紅色板門兩扇,門上梅花形門簪四枚,門前門墩一對,墀頭處雕刻有花籃,大門象眼處有磚雕。大門西側有倒座房六間,過壟脊,合瓦屋面,前檐裝修為現代門窗。迎門一字影壁一座,硬心做法。一進院北房七間,明間開為一座,院內正房三間,前出廊。正房兩側耳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出廊,南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出廊,南側帶廂耳房-間。三進院現為板廠衚衕32號,院內正房三間,前出廊,過壟脊,灰筒瓦屋面,前檐裝修為現代門窗 [3] 

僧王府文物價值

僧王府是研究交道口地區地理變遷、王府形制和建築的重要實物 [1] 

僧王府文物保護

1986年1月21日,板廠衚衕30、32號院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公佈為東城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4] 
2003年12月11日,僧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僧格林沁府 僧格林沁府

僧王府歷史文化

僧王府相關人物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蒙古族,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爾的第二十六代孫。清末著名將領。曾任御前大臣、領侍衞內大臣都統。因剿滅太平天國北伐軍有功,晉封親王,世襲罔替。後在和捻軍的作戰中被殺 [3]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

僧王府傳説軼事

清同治初年,一個賣羊肉的販夫在僧王府門前歇息,門前舊有石狻猊二,高五尺,左右蹲,被髮怒目外視,販夫邊吸煙鬥邊撥撩石狻猊口中所銜的石丸,石丸受撥弄發出響聲。販夫又問門衞説:“聽聞王爺愛好武藝,他門下的力士非常多,現在府中有多少力士,武藝又如何呢?”門衞沒有理睬他,販夫就走開了。不一會,門衞發現兩個石狻猊都改面朝裏了,知道是販夫搞的鬼,趕快叫來六七個身強體壯之人搬動石狻猊,仍不能挪動分毫。第二天,僧王知道情況後,讓賣羊肉的販夫把石狻猊復位,販夫將右臂伸到石狻猊腹下,用肩一扛,石狻猊就面向原位了。僧王大為稱讚,並決定買他二斤羊肉,僧王用兩個手指夾着三十個銅錢交給販夫。販夫先用手指摳,又用兩隻手去搖撼,最後拿來拉車的皮帶穿在銅錢上,像縴夫拉巨筏一樣用力,只聽見僧王指間的銅錢咯吱作響。販夫這時已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如牛了,僧王這才笑着把錢給他,他見銅錢十之八九都碎了。僧王令門衞再拿兩貫銅錢給他,販夫拜謝而去,對僧王的神武有力讚不絕口 [4] 

僧王府旅遊信息

僧王府地理位置

僧王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炒豆衚衕77號、板廠衚衕30號至34號 [1] 

僧王府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3、4、13、42、60、118、612、觀光3線區間路公交車,在南鑼鼓巷站下車前往。
  • 地鐵
北京市內乘坐地鐵6、8號線,在南鑼鼓巷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僧王府約2.8千米,駕車約1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