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僧帽水母屬

鎖定
僧帽水母屬只包含一屬一種,即為僧帽水母。 浮囊體大,呈僧帽狀,背面有1個背峯和橫隔,腹面中央懸垂着許多營養體、指狀體、觸手和生殖體。 [1] 
刺胞動物門:Cnidaria
水螅蟲綱:Hydrozoa
亞    綱
管水母亞綱:Siphonophorae
囊泳目:Cystonectae
僧帽水母科:Physaliidae
僧帽水母屬:Physalia

僧帽水母屬分佈範圍

東海,南海;太平洋(400 N-39,s),印度洋,大西洋(500 N-400S)和地中海。 [2] 
大洋廣佈種;為典型的海洋漂浮生物( neuston),其浮囊體像豎立的帆,在風的作用下向斜對過漂游:僧帽水母是著名的有毒海洋生物,其毒液從觸手上的刺細胞發出,當人們不慎被蜇傷時,皮膚會出現蕁麻疹樣,全身灼痛,有的進而出血,噁心,呼吸困難,肌肉痙攣,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Russell,1984)。 [2] 

僧帽水母屬形態特徵

頂部為僧帽狀的浮囊體,白色透明,前後端略帶藍色,漂浮在海水錶面。所獲標本的浮囊體長23-30 mm,寬與高相當,約為11-13 mm,其前端略尖,後端鈍圓,不對稱,其頂部為一背峯,並有許多橫隔在兩側:浮囊體的下方懸垂着合體羣,有許多營養體、指狀體、生殖體和觸手,生活時,觸手長數米。 [2] 

僧帽水母屬葡萄牙

葡萄牙僧帽水母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它們的祖先是一種呈坐姿過羣體生活的古代原始動物。它們之中許多個體在未成熟期游來游去,尋找日後的生活伴侶。它們相互聯合形成碩大的羣體,但看上去似如一個獨立的、結構複雜的單體。這種羣體組合往往使人誤認做一種稀奇古怪的動物,根本看不出它其實是一個和睦相處、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僧帽水母屬於腔腸動物,處於其不同進化階段的有兩種不同形式的代表:過着依附生活方式的水螅體和自由漂移的水母。僧帽水母羣體也由兩種形式的代表組成:水螅體和水母。羣體的核心是個空心柱,與羣體所有成員內部的消化腔相通。由於這個腔腸系統,落到這裏的食物平均分配給整個羣體。在空心柱的上端是個體的水母,它鐘罩形的帽子變成了充滿氣體的氣罐。在羣體中它被稱為氣囊,它的橫斷面長達30釐米。這個大氣泡呈藍色或紫色,淡紅色的脊背上部幾乎完全露出水面,對葡萄牙僧帽水母來説它起着浮室和風帆的作用。
氣囊壁具有相當大的密度,因而很堅實,能夠經受相當大的內部壓力,在內壁的下方是由水母羣體許多成員組成的泳鍾——“游水的鐘”,它們有節律的收縮把水擠出,進而羣體得以向目標移動。
羣體中最重要的成員是營養水螅,這是坐在羣體“肚子”上的水螅體,它們很像倒扣的小罐子。水螅體履行獵人和廚師的職責,餵養羣體。為了捕捉獵物這些獵人備有小套索——帶刺細胞的長枝形觸角。觸角負責捕捉並殺死獵物,將它送入“口”中,而水螅體戴着“尖頂小帽”開始為羣體做飯。
羣體的成員之間靠共同的神經纖維相互連接。因此一個成員受損就會引起整個羣體的防禦性反應:收縮觸角和水螅體的軀體及氣囊。由於呼吸管的縮小,羣體的比重增加,於是整個生物體就沉下或者向別的方向移動。僧帽水母的游水氣囊是不對稱的,分成所謂“右翼”和“左翼”的羣體。由於脊背呈S形,就使之更加不對稱。葡萄牙僧帽水母迎風遊動時,這種風帆便呈鋭角,而且“右翼”向左,“左翼”向右。被風帶到岸邊的僧帽水母沿自身的垂直軸線轉彎,向相反的方向逆風遊動,這時呼吸管往往成一團。它們的小船隊由葡萄牙僧帽水母的一部分“左翼”或“右翼”組成。兩翼不能在一起遊動,因為風把它們吹向不同的方向。成團成簇的編隊運動很像一支支帆船船隊在進行演習。 [3] 
僧帽水母屬 僧帽水母屬
參考資料
  • 1.    僧帽水母屬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0-27]
  • 2.    許振祖,黃加祺,林茂,郭東暉,王春光.中國刺胞動物門水螅蟲總綱 下 外文題名 :The superclass hydrozoa of the phylum cnidaria in China:海洋出版社 ,2014.01
  • 3.    林新傑.深邃遼闊的藍色海洋 :測繪出版社 , 2013.0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