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僧多粥薄

鎖定
僧多粥薄,漢語詞語,意思是由多人分取不足額的差事或利益。
中文名
僧多粥薄
出    處
《佛本行集經》
所屬類型
詞語
解    釋
由多人分取不足額的差事或利益

目錄

僧多粥薄解釋

他悟到單純的苦行不能解決生死煩惱,便放棄苦行,接受了牧牛女蘇耶妲奉獻的乳糜,又洗去了污垢,決心用智慧去成道。“乳糜”即乳粥,相傳古印度人善於煮粥。粥因此而受到僧人的看重。

僧多粥薄出處

五代僧齊己著有《粥疏》,稱“粥名良藥,佛所稱揚;義冠三種,功標十利。”寺院中一般早餐用粥,粥又名“小食”。俗語“僧多粥薄”,比喻人多東西少,不夠分。如《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師爺的席面是看得見的東西,再要來一個撞席的,便就僧多粥薄,相公就吃不夠了。”又作“僧多粥少”。如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二十:“臨時政府只要設立五個部,粥少僧多,怎能容納這麼多要做官的人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