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像上帝一樣饒恕

鎖定
《像上帝一樣饒恕》是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永翔
中文名
像上帝一樣饒恕
作    者
董永翔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8月1日
頁    數
437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6329477
叢 書 名
當代反犯罪系列小説

像上帝一樣饒恕內容簡介

《像上帝一樣饒恕》系作者“當代反犯罪説”第二部。
功勳赫赫的名探之星楓紅濤歷遭跟蹤謀殺、神秘失竊,為清除暗敵,接手與失竊光碟異曲同工的“明星裸體影碟案”,發現主謀竟是風騷迷人的前省長公主宋野萍;其同牀異夢的“模範丈夫”梅傑身藏黑幕,謀殺案則另有謀。楓放過宋,設計誘殺暗敵後的梅傑窮追不捨,於是引出職業名探與金融大亨的高智搏殺。梅傑料不到夫人背後致命一擊,楓紅濤也不曾想絕色女子葉又紅由放縱到純情,傾心為他尋解遺孤身世。發現其滅門元兇竟是隱姓埋名的梅傑。搏殺的僵局最後為意想不到的神秘力量打破,面對仇敵,楓紅濤獲得了珍貴的人生啓示。
現實人生的快意情仇,命運流轉的詭異多變,政壇大腕的無奈沉浮,正邪智慧的非凡較量,為讀者揭開鮮為人知的犯罪和反犯罪內幕,波瀾起伏、驚心動魄而又發人深省。 [1] 

像上帝一樣饒恕作者簡介

董永翔(1962~),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人,海口市公安局任職,著有《走向秩序——當代中國公安問題》等。
海口作家董永翔的長篇小説《像上帝一樣饒恕》,由海南日報連載首發,如今已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據悉在海南市場銷售狀況良好。
從作家與寫作對象之間的關係看,公安偵破題材的小説、影視作品基本停留在兩個階段,外行竭力模仿警匪故事,模仿得一塌糊塗;或內行再現偵破過程,但僅僅是簡單複製。董永翔從警二十載,無須模仿;多年從事理論研究,厭倦也超越了再現。這種天然的優勢,使他起步就踏上了更高的境界。
如果説他的第一部反犯罪小説《天敵》已暴露出作者突破的企圖,第二部《像上帝一樣饒恕》已經完全擺脱了偵破案件的敍事模式。正如作家出版社推出“當代反犯罪小説”這個品牌一樣,董永翔把偵破故事寫成了反犯罪小説。概念話語當然是有差異的,更有差異的還是小説的本質。
以往的偵破小説大致是貓抓老鼠的過程,老鼠有些狡詐,有些兇惡,而貓也有些委屈,但仍然能捨身盡責。《像上帝一樣饒恕》就不這麼簡單了。衝突是多方的;每一方的行為都有人性與社會學的含義;無論哪一方,都不是平面的好人與壞人而是複雜的社會人;主人公不是為了正義的行動,卻包含了越來越多的正義。功勳赫赫的主人公曆經跟蹤謀殺、神秘失竊,發覺身邊暗藏勁敵,為了解除兇險發現真相,開始了一系列公開的秘密的、合法的非法的調查,凸現其個性的不屈與執著。
另一個突破也許更加重要。看起來是正義邪惡的衝突,正義邪惡卻是不確切的。正方有邪惡,反方也有正義,這使人不得不深思其中的社會價值評價,從而使反犯罪小説藴涵了深沉厚重的人性與社會學的雙重含義。
但是,董永翔並未止步於此,他又從衝突各方的動機追問人物的慾望。動態社會是由慾望的人組成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慾望。僅僅從人性出發,任何慾望都有要求理解的權利和理由。但是,人必須同時體現為一種社會關係,與他人的,與社會的,這些關係要求人必須節制慾望。顯然,這使《像上帝一樣饒恕》人物個性有了縱深感,重要的是,人物的命運詭異、快意恩仇、政壇沉浮告訴人們,良知是節制慾望、促成社會和諧的良藥,在良知的視野裏,人類渴望的最尊貴的品質是慈悲。
《像上帝一樣饒恕》結構如此複雜的故事,客觀上形成了對人的另一個角度的解讀,這又使故事背後出現了強烈的意味:人是什麼?董永翔在他的政治哲學著作《走向秩序》中寫道,人是其對其生存狀態的必然的反應的過程,什麼樣的過程,決定什麼樣的人生,造就什麼樣的人。也就是説,人的本質只能理解為一種功能性定義,而不是一種實體性定義。《像上帝一樣饒恕》講的正是人的複雜與多變,以及由人的複雜性構成的社會的複雜性。或許是由於這個原因,其中的人物命運,始終是一個在種種慾望驅導下的過程,他們的歸宿,如同米蘭·昆德拉的“人生草圖”,永遠也無法完成無法再現。
事實上,董永翔反犯罪小説對傳統意義上的偵破小説的突破,不止這些。從《像上帝一樣饒恕》可以看出,他在尋求新的結構故事方法的同時,也在尋求一種生動有趣的敍事語言,在講述扣人心絃故事的同時,蓄意尋求故事背後的意味。《像上帝一樣饒恕》又是一個醒目的路標,有心的讀者可以期待。

像上帝一樣饒恕目錄

序章 鶴雲觀
第一章 神秘的跟蹤
第二章 誰脱光了明星們的衣服
第三章 女人啊女人
第四章 穿過跟蹤的迷霧
第五章 宋野萍的苦肉計
第六章 天網漏了個美好的大洞
第七章 仇海無邊
第八章 像上帝一樣饒恕
第九章 我要寫什麼樣的小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