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傾耳

鎖定
傾耳,漢語詞語,拼音qīng ěr,釋義為側着耳朵靜聽。
中文名
傾耳
拼    音
qīng ěr
釋    義
側着耳朵靜聽
注    音
ㄑㄧㄥ ㄦˇ

目錄

傾耳解釋

謂側着耳朵靜聽。 [1] 

傾耳出處

《禮記·孔子閒居》:“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
《史記·淮陰侯列傳》:“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民皆引領而望,傾耳而聽,悲號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陳勝大呼,天下響應。
《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魏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唐·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詩:“小儒末座頻傾耳,祗怕城頭畫角催。”
宋·陸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龍飛御極之初,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葉聖陶《窮愁》:“老母傾耳阿松榻,微聞轉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