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傳感控制

鎖定
傳感器是一種以一定精確度把測量得到的數據按一定規律轉換成便於處理和傳輸的另一種物理量的裝置。傳感控制就是以傳感器為核心,通過一定的控制電路進行信息採集、分析、處理,進而實現温度、壓力、開關、物位等對被控對象的控制。
中文名
傳感控制
外文名
sensor control
領    域
自動化控制
釋    義
利用傳感器實現對被控對象的控制
傳感器選擇
據測試要求和條件、傳感器特性等
典型控制對象
温度、壓力、開關、物位等

傳感控制傳感器

傳感技術是實現自動化的關健技術之一。傳感器已廣泛地應用到了工業、農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國防以及日常工作與生活等各個領域中。傳感器是測量裝置,能完成檢測任務它的輸入量是某一種被測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學量、生物量等。它的輸出量是某種物理量,這種量應便於傳輸、轉換、處理、顯示等等,這種量不一定是電量,還可以是氣壓、光強等物理量,但主要是電物理量。輸出與輸入之間有確定的對應關係,且能達到一定的精度。
按照用途,傳感器可分為位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振動傳感器、温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等。根據輸出量,又可分為位移、速度、力、力矩、壓力、真空、流速、液麪、温度、濕度、光、熱、電壓、電流、射線、氣體成分、粘度、濃度等。

傳感控制處理流程

圖1 圖1
傳感控制中傳感信號的一般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首先通過運算放大器放大所採集的信號,然後通過A/D轉換器實現數模數轉換;或者通過比較器,整形電路,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最後,將處理後的信號送入MCU(微處理器)中,通過編程實現特定功能的控制。

傳感控制選擇要求

傳感器的選擇主要依據以下幾點:
1.測試要求和條件。測量目的、被測物理量選擇、測量範圍、輸入信號最大值和頻帶寬度、測量精度要求、測量所需時間要求等。
2.傳感器特性。精度、穩定性、響應速度、輸出量性質、對被測物體產生的負載效應、校正週期、輸入端保護等。
3.使用條件。安裝條件、工作場地的環境條件(温度、濕度、振動等)、測量時間、所需功率容量、與其它設備的連接、備件與維修服務等。

傳感控制傳正確使用

線性化處理與補償
在機電一體化測控系統中,特別是需對被測參量進行顯示時,總是希望傳感器及檢測電路的輸出和輸入特性呈線性關係,使測量對象在整個刻度範圍內靈敏度一致,以便於讀數及對系統進行分析處理。
傳感器的標定
傳感器的標定,就是利用精度高一級的標準量具對傳感器進行定度的過程,從而確定其輸出量和輸入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同時也確定不同使用條件下的誤差關係。傳感器使用前要進行標定,使用一段時間後還要定期進行校正,檢查精度性能是否滿足原設計指標。
抗干擾措施
傳感器大多要在現場工作,而現場的條件往往是不可預料的,有時是極其惡劣的。各種外界因素要影響傳感器的精度和性能,所以在檢測系統中,杭干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微弱輸入信號的系統中。常採用的杭干擾措施有屏蔽、接地、隔離和濾波等。
1)屏蔽:屏蔽就是用低電隊材料或磁性材料把元件、傳輸導線、電路及組合件包圍起來,以隔離內外電磁或電場的相互干擾.屏蔽可分為三種,即電場屏蔽、磁場屏蔽及電磁屏蔽。
2)接地:電路或傳感器中的地指的是一個等電位點,它是電路或傳感器的基準電位點,與基準電位點相連接,就是接地。
3)隔離:當電路信號在兩端接地時,容易形成地環路電流,引起噪聲干擾。這時,常採用隔離的方法,把電路的兩端從電路上隔開。隔離的方法主要採用變壓器隔離和光電輻合器隔離。
4)濾波:雖然採取了上述的一些杭干擾措施,但仍會有一些噪聲信號混雜在檢測信號中,因此檢測電路中還常設置濾波電路,對由外界干擾引入的噪聲信號加以濾除。

傳感控制示例

光控電路(利用常暗型光敏傳感器)
圖2 圖2
光控電路如圖2所示。將光敏電阻RG接到2、3兩端,調節微調電阻RP在光暗時(用手或黑套筒遮住光敏電阻),光敏電阻阻值較大,VT基極電位較低,使VT截止,LED剛好不亮;而當光線照射光敏電阻RG時,由於其阻值下降,VT基極電位上升,可達近1V左右,促使晶體管VT飽和導通,LED發光。若同時配合音響器,可以進行聲光報警。
温控電路(利用熱敏傳感器)
圖3 圖3
温控電路如圖3所示。用導線將1、3兩端相連,3、4兩端接温度控制探頭ST(温控開關KSD201)。用電烙鐵靠近探頭,當達到設定温度時,温度開關斷開,VT基極電位上升,三極管VT飽和導通,發光管LED發光。取不同温控值的探頭,可以在不同温度下控制電路通斷或工作與否。
圖4 圖4
另一種温控電路如圖4所示。在2、3兩端接上熱敏電阻RT(UEI310),調節微調電阻RP剛好使LED燈熄滅,用手觸摸熱敏電阻或者將熱敏電阻在手掌心中握住時,熱敏電阻R阻值減小,VT基極電流增大,逐漸進入飽和狀態,LE會D由暗逐漸變亮。如果將LED換成相應的電流表頭,可以更加直觀的觀測電流變化反映温度變化。 [1] 
參考資料
  • 1.    王平,王思奇.15種傳感控制演示電路解析[J].製作天地,201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