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傳導性失語症

鎖定
所謂傳導性失語,是指由於與言語功能有關的腦結構損害所引起的語言交流能力受損或喪失,患者理解、形成和表達語言的能力受損,但並不是由於精神衰退、感覺障礙或肌力減弱。失語患者能聽到言語的聲音和看見文字的形象,卻不能理解其所代表的意義,口部肌肉能咀嚼、吞嚥,手指能握筷取物,卻不能説話、書寫。
中文名
傳導性失語症
定    義
由於與言語功能有關的腦結構損害所引起的語言交流能力受損或喪失,患者理解、形成和表達語言的能力受損,但並不是由於精神衰退、感覺障礙或肌力減弱

傳導性失語症症狀分類

傳導性失語症運動性失語

〈〈失語症〉〉 〈〈失語症〉〉
運動性失語以口語表達障礙突出為特點,無構音肌癱瘓,但言語表達能力喪失或僅能説出個別單字,複述和書寫也同樣困難。神經系統檢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右側肢體偏癱。可出現左手的意向運動性失用。感覺障礙少見,如存在且重則提示深部結構受損。病灶部位大多在優勢半球額葉Broca區—額下回後部額蓋,Brodmann4區。

傳導性失語症感覺性失語

感覺性失語以嚴重的聽理解障礙為特點,患者語調正常,言語流暢,但用字錯誤,別人聽不懂,也不能正確複述和書寫,對言語和書寫文字(閲讀)的理解能力喪失。神經系統檢查常為陰性。亦可有輕的偏身感覺障礙或輕偏癱,持續時間短。病灶部位大多在優勢半球顳上回後部,即Wernicke區皮質及皮質下。

傳導性失語症傳導性失語

傳導性失語症 傳導性失語症
傳導性失語以複述不成比例受損突出為特點,患者言語流暢,用字發音不準,複述障礙與聽理解障礙不成比例,患者能聽懂的詞和句卻不能正確複述。神經系統檢查常無陽性體徵,但偏身感覺障礙及輕偏癱亦可見,也可見同向性偏盲和象限盲。病灶部位大多在左側緣上回。

傳導性失語症經皮質運動性失語一

經皮質運動性失語患者有Broca失語的特點,但程度較輕,且保留複述能力,神經系統檢查大多有右側偏癱,初期還可出現同向凝視麻痹。常有意向運動性失用。有些患者有額葉功能障礙,表現為持續性。如執行變換的動作有困難;或在失語檢查時,檢查刺激改變,仍以前一應答反應。病灶部位大多在優勢側額頂分水嶺區。

傳導性失語症經皮質感覺性失語二

經皮質感覺性失語患者有Wernicke失語的特點,但複述較好,神經系統查體常為陰性。病灶部位大多為優勢半球后部分水嶺區和(或)其皮質下。

傳導性失語症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經皮質混合性失語以口語複述稍好外所有語言功能均有嚴重障礙為其特點,神經系統檢查大多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也可有偏盲。病灶部分大多在優勢半球分水嶺區的大片區域。

傳導性失語症命名性失語

命名性失語以命名不能為主要特徵,但常可接受選詞提示,口語流利、言語理解基本正常,複述好,神經系統檢查常為陰性,也可有“三偏”。各型失語恢復期都可表現以命名障礙為主要特點的失語,似命名性失語,因此,命名性失語的病灶可在優勢半球的不同部位,但如起病後急性期即表現典型的命名性失語特點,則病灶大多在優勢側顳中回後部或顳枕結合區。

傳導性失語症完全性失語

完全性失語是最嚴重的一種失語類型,所有言語功能都有明顯障礙。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徵,包括“三偏”。病灶部位大多在優勢半球大腦中動脈分佈區的廣泛區域。

傳導性失語症治療

1.治療原發病。
2.早期進行言語訓練,鼓勵患者多説多練,根據失語的類型及其嚴重程度,制訂達到的目標及步驟,逐步通過手勢、表情和語言環境達到交流,再根據症狀改善制訂下一步訓練計劃,一般語言訓練是先口語後文字,語言康復環境對語言康復很重要。語言訓練的步驟為:
(1)練習發音;
(2)教以日常用品的名稱與發音;
(3)將名稱先與圖畫後與文字聯繫起來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