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傭,漢語一級字 [8]  ,讀作傭(yōng或yòng),是由兩個不同的漢字(傭和傭)簡化而來。
傭(yōng)字,最早見於秦代小篆,本義指受僱傭,出賣勞動力。傭(yòng)字,源流不詳,本義為佣金。今將傭字簡化為傭字
【參考資料 [1-4]  [7] 
中文名
拼    音
yōng,yòng [5] 
部    首
五    筆
weh(86)、wehh(98)
倉    頡
obq
鄭    碼
nld
筆    順
3235112
注    音
ㄩㄥˉ, ㄩㄥˋ
總筆畫
7
部外筆畫
5
四角碼
27220
統一碼
4F63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傭yōng
⒈ 僱用,受僱用:僱傭。傭工。傭耕。
⒉ 受僱用的人:女傭。 [7] 
其他字義
傭yòng
⒈ 買賣東西時,給中間人的報酬:佣金。
基本詞義
◎ 傭yōng
〈動〉
(1) (形聲。從人,庸聲。本義:受僱傭,出賣勞動力) 同本義 [be hired;hire] [7] 
傭,均直也。賣力受直曰傭。隋其力均其直也。——《説文》
教民相與傭輓犁。——《漢書·食貨志》
嘗與人傭耕。——《史記·陳涉世家》
傭者笑而應。
若為傭耕。
子傭出。——清· 周容《芋老人傳》
子不傭矣。
(2) 又如 (1)∶僱傭。如:傭伍(僱傭的軍隊);佣錢(僱傭的酬金、工錢) (2)∶受僱傭。如:傭作(受僱於人,為人工作);傭債(受僱於人,從事勞役以取酬勞);傭耕(受僱於人,為人耕種);傭書(受僱於人,為人書寫文字);傭客(受僱用的人);傭力(受僱出賣勞力)
詞性變化
◎ 傭yōng
〈名〉
(1) 僱工 [hired labor]。如:傭食(做僱工謀生);傭販(僱工和負販)
(2) 傭人 [servant]。如:傭丐(傭人和乞丐。泛指地位卑下和貧窮的人);女傭;男傭;傭佃(傭人和佃農)
(3) 工錢 [wages]
凡三年,運七百萬石,省陸運之傭四十萬貫。——《舊唐書》
◎ 傭yōng
〈形〉
(1) 平凡 [common]
心平愉則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聲不及傭而可以養耳。——《荀子》
(2) 又如:傭士(平凡的人);傭中佼佼(在平凡之人中才能較為突出)
(3) 庸俗 [vulgar]。如:傭俗(平庸鄙俗)
(4) 另見 yòng [7]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説文》均直也。今僱役於人受直也。《後漢·夏馥傳》黨錮事起,馥變姓為冶家傭。
《廣韻》醜兇切《集韻》《韻會》痴兇切,音踵。《爾雅·釋言》均也。《疏》謂齊等也。《詩·小雅》昊天不傭。
《荀子·非相篇》近世而不傭。
《正名篇》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注》傭,作也,用也。 [6] 

方言集匯

◎ 粵語:jung6
潮州話:iong5(îong) iong6(ǐong)
◎ 贛方言:yüung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