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傣仂語

鎖定
“傣仂語”或“傣泐語”,是泰語蘭納方言泐次方言、古泐國遺民後裔使用的泰語方言。因人口遷徙,使用這種泰語方言的人羣已經廣泛分佈於中國雲南南部(28萬)、緬甸撣邦東北部(20萬)、老撾北部(13萬)、泰國北部(8萬)、越南西北部(5千)。
“傣仂語”/“傣泐語”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官方語言之一,故又稱“西雙版納傣語”。
中文名
傣仂語
外文名
DaiLe Dialect
別    名
傣泐語
對應文字
傣泐文
語言屬性
泰語蘭納方言泐次方言

目錄

  1. 1 文字
  2. 2 語音
  3. 聲調
  4. 聲母
  5. 韻母

傣仂語文字

傣仂語 傣仂語
公元1180年,大理國境內的傣族首領詔真率屬民南下、征服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各部族,修建王城“景隴”、組建聯盟國家“勐泐”(即“泐國”、漢譯“景隴國”);公元1262年,“勐泐”的附屬邦“勐庸”(庸地)向南擴張,修建王城“清萊”、另組聯盟國家“勐庸”(即“庸國”、漢譯“蘭納國”或“八百媳婦國”);“勐庸”(庸國)開國君主詔芒萊是“勐泐”(泐國)開國君主詔真的外孫,兩國關係非常密切;“勐泐”(泐國)與“勐庸”(庸國)均操同一種傣語方言。
公元13世紀,“勐庸”(庸國)的佛教僧侶根據當地傣語發音,以記載佛經的巴利文為基礎,參考緬文、孟文等同樣由巴利文演化而來的文字,創制了一種元音附標文字;這種文字後被廣泛應用到“勐庸”(庸國)與“勐泐”(泐國)的各種佛教活動,隨着佛教僧侶的還俗,也逐漸在“勐庸”(庸國)與“勐泐”(泐國)的民間流行起來。“勐泐”傣族自稱“傣泐”,這種便是“傣泐文”;而“勐庸”傣族自稱“傣庸”,這種文字便又是“傣庸文”,“傣泐文”與“傣庸文”實際就是一種文字。
公元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命漢族語言學家傅懋績為傣族創制出一套新文字,新文字在形體上酷似“老傣仂文”(蘭納泰文)、稱“新傣仂文”(共產傣文)。

傣仂語語音

“傣仂語”以景洪口音為標準音。
“傣仂語”當前對應的“新傣仂文”有21個聲母,91個韻母,6個聲調促聲只能是其中三個聲調,舒聲則可以是所有六個聲調。

傣仂語聲調

“傣仂語”有六個聲調,分高音和低音兩組,每組三個聲調。高音和低音用發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聲母來區別。每組內的三個聲調,通過在音節結尾加標調字母“ᧈ”、標調字母“ᧉ”或不加標調字母來表示。
-
第1調(無標記)
第2調(ᧈ)
第3調(ᧉ)
高音組
高平55(陰平、短陰入)
高升35(陰去、長陰入) 句話
低升13(陰上)
低音組
降51(陽平)
中平33(陽去、陽入)
低平11(陽上)
舒聲韻可以是全部六個聲調促聲只有三個聲調:短陰入、長陰入、陽入。韻母是/ap/、/at/、/ak/的或者韻尾是/ʔ/的音節不可能是長陰入調;韻母是/aːp/、/aːt/、/aːk/的音節不可能是短陰入調。
通常按如下順序排列聲調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短陰入、陽入、長陰入,依次為第1至9調。
“傣仂語”的現代漢語藉詞一般借自西南官話
西南官話聲調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傣語聲調
陽去 (33)
陽上 (11)
陽平 (55)
陰去 (35)
漢語入聲字在西南官話派入陽平,在“傣仂語”的現代漢語藉詞中一般是陽上調(11),也可以是陰上調(13)。

傣仂語聲母

“傣仂語”對應的“新傣仂文”有21個聲母,分高調聲母和低調聲母,共42個。下表中的“新傣仂文”字母,前者為高調聲母,後者為低調聲母,“新傣仂文”字母之前是國際音標
[p] ᦔᦗ
[pʰ] ᦕᦘ
[b] ᦢᦥ
[m] ᦖᦙ
-
[f] ᦚᦝ
[v] ᦛᦞ
[t] ᦎᦑ
[tʰ] ᦏᦒ
[d] ᦡᦤ
[n] ᦐᦓ
[l] ᦜᦟ
-
-
[ʦ] ᦈᦋ
-
-
-
-
[s] ᦉᦌ
[j] ᦊᦍ
[k] ᦂᦅ
-
-
[ŋ] ᦄᦇ
-
[x] ᦃᦆ
-
[kʷ] ᦦᦨ
-
-
-
-
[xʷ] ᦧᦩ
-
[ʔ] ᦀᦁ
-
-
-
-
[h] ᦠᦣ
-
元音[i]、[e]和[ɛ]會使之前的輔音發生齶化,例如聲母[ʦ-]和[s-]齶化為[ʨ-]和[ɕ-]。
低音組的聲母ᦥ [b]、ᦤ [d]和ᦨ [kʷ]比較少見。

傣仂語韻母

“傣仂語”有10個單元音
i
ɯ
u
e
ə
o
ɛ
a
ɔ
-
-
10個韻尾:ɯ, i, u, m, n, ŋ, p, t, k, ʔ。
元音韻尾組合成“傣仂語”的91個韻母。下表中第二行和第三行的每格里的韻母,“新傣仂文”都用一個字母表示。表中第一列是韻尾字母,和第二行的元音字母組合,構成了帶韻尾的複韻母。注意[u]列比較特殊。
[-ʔ] -ᦰ
[aʔ]†
-
[iʔ] ᦲᦰ
[eʔ] ᦵ-ᦰ
[ɛʔ] ᦶ-ᦰ
[uʔ] ᦳ
[oʔ] ᦷ-ᦰ
[ɔʔ] ᦸᦰ
[ɯʔ] ᦹᦰ
[əʔ] ᦵ-ᦲᦰ
-
-
[aː] ᦱ
[i] ᦲ
[e] ᦵ
[ɛ] ᦶ
[u] ᦴ
[o] ᦷ
[ɔ] ᦸ
[ɯ] ᦹ
[ə] ᦵ-ᦲ
[-i]
[ai] ᦺ
[aːi] ᦻ
-
-
-
[ui] ᦼ
[oi] ᦽ
[ɔi] ᦾ
[ɯi] ᦿ
[əi] ᧀ
[-u] -ᧁ
[au] ᧁ
[aːu] ᦱᧁ
[iu] ᦲᧁ
[eu] ᦵ-ᧁ
[ɛu] ᦶ-ᧁ
-
-
-
-
[əu] ᦵ-ᦲᧁ
[-ŋ] -ᧂ
[aŋ] ᧂ
[aːŋ] ᦱᧂ
[iŋ] ᦲᧂ
[eŋ] ᦵ-ᧂ
[ɛŋ] ᦶ-ᧂ
[uŋ] ᦳᧂ
[oŋ] ᦷ-ᧂ
[ɔŋ] ᦸᧂ
[ɯŋ] ᦹᧂ
[əŋ] ᦵ-ᦲᧂ
[-n] -ᧃ
[an] ᧃ
[aːn] ᦱᧃ
[in] ᦲᧃ
[en] ᦵ-ᧃ
[ɛn] ᦶ-ᧃ
[un] ᦳᧃ
[on] ᦷ-ᧃ
[ɔn] ᦸᧃ
[ɯn] ᦹᧃ
[ən] ᦵ-ᦲᧃ
[-m] -ᧄ
[am] ᧄ
[aːm] ᦱᧄ
[im],, ᦲᧄ
[em] ᦵ-ᧄ
[ɛm] ᦶ-ᧄ
[um] ᦳᧄ
[om] ᦷ-ᧄ
[ɔm] ᦸᧄ
[ɯm] ᦹᧄ
[əm] ᦵ-ᦲᧄ
[-k] -ᧅ
[ak] ᧅ
[aːk] ᦱᧅ
[ik] ᦲᧅ
[ek] ᦵ-ᧅ
[ɛk] ᦶ-ᧅ
[uk] ᦳᧅ
[ok] ᦷ-ᧅ
[ɔk] ᦸᧅ
[ɯk] ᦹᧅ
[ək] ᦵ-ᦲᧅ
[-t] -ᧆ
[at] ᧆ
[aːt] ᦱᧆ
[it] ᦲᧆ
[et] ᦵ-ᧆ
[ɛt] ᦶ-ᧆ
[ut] ᦳᧆ
[ot] ᦷ-ᧆ
[ɔt] ᦸᧆ
[ɯt] ᦹᧆ
[ət] ᦵ-ᦲᧆ
[-p] -ᧇ
[ap] ᧇ
[aːp] ᦱᧇ
[ip] ᦲᧇ
[ep] ᦵ-ᧇ
[ɛp] ᦶ-ᧇ
[up] ᦳᧇ
[op] ᦷ-ᧇ
[ɔp] ᦸᧇ
[ɯp] ᦹᧇ
[əp] ᦵ-ᦲᧇ
聲母自帶的默認元音,無須字母表示。
ᦵ、ᦶ、ᦷ、ᦺ要寫在聲母左側,其他字母寫在聲母右側。
韻母的排列順序是,先排前兩行,再排後八行。前兩行先按列排,再按行排;後八行先按行排,再按列排。
喉塞音韻尾[ʔ](上表第一行)使元音縮短。帶塞音韻尾[ʔ]、[k]、[t]、[p]音節為促聲,其他音節為舒聲。
有幾個韻母有兩種寫法:[ɛŋ]ᦶ-ᧂᦰ和ᦶ-ᧂ;[ɛk]ᦶ-ᧅᦰ和ᦶ-ᧅ;[uk]ᦳᧅ和ᦴᧅ。反映了這些韻母在過去曾經有元音長短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