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連暲

鎖定
傅連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出生於福建長汀農村,醫學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中國醫療衞生事業的奠基人、創始人之一。他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位醫療將軍,開國中將。 [5]  [7] 
中文名
傅連暲
別    名
傅日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福建長汀
出生日期
1894年9月
逝世日期
1968年3月29日
畢業院校
福建汀州亞盛醫專
職    業
醫學家,軍事家
主要成就
黨的八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
出生地
中國福建省長汀縣

傅連暲人物經歷

懸壺濟世 傾心向黨
傅連暲,早年隨在長汀教會工作的父母進入長汀,就學於長汀一中,畢業於汀州福音醫院的亞盛頓醫館,被聘為長汀福音醫院醫生,五卅慘案後被推舉為院長。1927年8月,南昌起義軍路過長汀時曾收留起義軍的陳賡、徐特立等300多名傷病員在福音醫院治療。在傅連暲親自治療下,起義軍傷病員陸續痊癒並回到革命隊伍。這次革命活動,給了傅連暲極大的心靈震撼,為他日後投奔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1] 
隨着與革命隊伍的接觸和了解,傅連暲的心與共產黨更近了。他利用給國民黨軍官看病的便利,獲得一些情報,及時傳達給當地黨組織,避免了重大損失;在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進佔汀州時,他提前做好接收傷病員準備,並向朱德建議,為紅四軍全軍種牛痘疫苗,制止天花蔓延,保護了革命隊伍;他利用自己家被國民黨軍強佔為“公館”的機會,機智地獲得一箱軍用地圖,還訂閲了《申報》等報紙,想方設法轉交給毛澤東。後來毛澤東曾當面對他説:“你送來的報紙和地圖真是幫了大忙了,我要感謝你。”傅連暲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他利用自己的優勢,為黨做着大量有意義的工作。
矢志不渝 忠誠於黨
1929年,紅四軍入閩後,領導福音醫院積極收治紅軍傷病員,1932年1月創辦“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看護學校”,培訓60多名紅軍醫務人員。同年秋,應毛澤東的建議,將福音醫院改名為中央紅色醫院。1933年初正式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將醫院遷往瑞金,成為中央紅軍第一個正規醫院。
1932年,福音醫院創辦了中央蘇區第一所“中國工農紅軍看護學校”,傅連暲兼任校長,並親自編寫課本教程,帶領學員臨牀實習,為革命軍隊培養了一批急需的醫護骨幹。毛澤東對傅連暲也有了更多瞭解,幫助他分析作為一個基督教徒能夠參加革命的思想原因:“你能參加革命,和出身有關,你是受壓迫階級出身。”毛澤東的一席話,打消了傅連暲的顧慮和擔心,使他更加堅定了投身革命的決心和信念:“我相信終有那麼一天能站在黨旗下,向黨交出一顆心,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獻給共產主義事業,成為一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員,一個共產黨員。”
傅連暲響應毛澤東的號召,為了革命將福音醫院搬到瑞金,還把醫院所有家產及藥品捐獻出來。《紅色中華》報專門發表《紅匾送給捐助巨產的傅院長》一文,表揚他是“蘇區第一個模範”。傅連暲被任命為中央紅色醫院院長,他嚴謹細緻的醫德醫術,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王稼祥、蔡樹藩、伍中豪等將領都在他的精心施治下得到痊癒。第五次反“圍剿”緊急關頭,毛澤東身患惡性瘧疾,也是在傅連暲親自診療下及時恢復健康。毛澤東説:“我們現在也有華佗,傅醫生就是華佗。”
長征中,傅連暲跟隨大部隊在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提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強調部隊注意飲食衞生,防止蚊蟲叮咬、不喝生水等措施,為部隊衞生保健工作作出了貢獻。傅連暲為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治病,並採取土辦法為部隊官兵治療傷寒病。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後,他組織了隨軍醫療培訓班,為紅軍儲備了醫務人員。
紅軍到達陝北後,他參加了中央黨訓班學習,在毛澤東和陳雲親自安排下,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傅連暲擔任中央總衞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後,面對陝甘寧邊區極其落後的醫療衞生條件,他殫精竭慮,組建了層次合理的醫療衞生隊伍,努力提升醫院軟硬件水平;他堅持五湖四海,廣納賢良,吸引許多國統區的醫療專家及外國專家投入到黨和人民衞生事業中;在邊區開展衞生防疫運動和羣眾衞生工作,努力改變邊區民眾落後的衞生觀念和衞生習慣;他還負責中央領導同志的保健工作,形成了早期治療、重視“治未病”、注重起居調節等保健工作的優良傳統。他提議在延安成立保育院,專門接收革命後代,解決了許多人的後顧之憂。他忠誠於黨、醫者仁心,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尊重和稱讚。傅連暲50壽辰時,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等專門為他送去“治病救人、長命百歲”的賀詞。周恩來稱讚他是“有功之人”。 [1] 
1933年初,國民黨軍加緊了對中央蘇區的“圍剿”,毛澤東要轉移到瑞金,臨出發前,他詢問傅連暲去留的意向。傅連暲毫不猶豫地説:“跟主席到瑞金去!”
毛澤東問他醫院怎麼辦,傅連暲説:“搬到瑞金去!”
傅連暲説到做到,他僱了150個挑夫,挑了半個月,把整個福音醫院從長汀一直挑到瑞金葉坪楊崗,正式創立了中央紅色醫院,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正規的醫院。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校長的鐘有煌對這次搬遷,有一段詳細的回憶:“我去參觀醫院,首先看到的桌椅、板凳、病牀、病房用具,又看到藥品器械、診療儀器、藥架、書架等,無一不是從汀州搬來的。可以説除了地皮、房子搬不動外,連手術室、診療室和藥房的玻璃門窗、百葉窗都卸下一併搬到瑞金來了。” [2]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以他的妙手醫術保證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王樹聲、邵式平等大批中央領導、戰士的健康,在軍中有“紅色華佗”的美譽。到達延安後,歷任中央總衞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中央軍委總衞生部副部長。
1936年,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來到寧夏的同心城。傅連璋寫了結婚申請報告。
朱德總司令批准説:同心城這個名字好,你和陳真仁就在同心城舉行婚禮吧!喜結同心,白頭到老。
婚禮由朱總司令主持,在同心清真大寺旁邊一家回民家裏舉行的。婚禮那天,朱總司令特地買了兩隻羊送來。晚上,總部的大師傅準備了十多種菜,這在長征路上,就算十分隆重和豐盛了。婚禮上,朱總司令和幾位領導同志都講了熱情洋溢的話,美國馬海德醫生也前來祝賀。這個簡單而熱鬧的婚禮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長征到達陝北後,於1937年繼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醫院院長。後任中央總衞生處處長兼陝寧甘邊區醫院(現解放軍第253醫院)院長,負責中央領導人的保健工作。他醫術高明,為人厚道,深得中央領導同志的器重。
1940年,傅連璋榮獲朱總司令親筆題寫的“模範婦孺工作者”的稱號。
他50歲的時候,中央在延安為他召開了祝壽會,《新華日報》還專門發了消息。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5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福音醫院舊址 福音醫院舊址 [2]
傅連暲長期擔任中央領導的醫療保健工作和醫療衞生教育工作,為我軍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為解放區的醫療衞生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衞生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總後勤衞生部第一副部長,中華醫學會會長,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常務委員、中共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傅連暲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成為開國將軍。 [7] 
“文革”期間遭到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於1968年3月29日被迫害致死,終年74歲。
1973年11月,經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追認傅連暲將軍為革命烈士。
1975年,中央軍委為傅連暲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1975年5月17日,毛主席在傅連暲的戰友、原衞生部部長賀誠的一封信上批示:“……傅連璋被迫死,亟應予以昭雪。賀誠倖存,傅已入土,嗚呼哀哉!”此後,周恩來也作了重要批示,對他進行了讚揚和肯定,經中央軍委批准為傅連璋將軍和夫人陳真仁上校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1978年11月22日,總後勤部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召開萬人大會,公開為傅連璋夫婦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4] 

傅連暲大事年表

1894年9月生於長汀縣河田鎮伯公嶺村。因父母流落到汀州城謀生,從小隨父母加入了基督教會併入讀教會學校。
1911年中學畢業後入汀州福音醫院附設的“亞盛頓醫館”。
1915年冬“醫館”畢業,被聘為汀州八縣旅行醫生、汀州紅十字會主任醫師、福音醫院醫生和“亞盛頓醫館”教員兼汀州省立七中與汀州女子師範學校校醫。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簽名通電反對英、日帝國主義,被推舉為福音醫院院長。
1927年9月南昌起義軍途經汀州時,發動汀州所有醫務人員成立“合組醫院”,無償醫治徐特立陳慶等300多名傷病員。此後,以其社會職業作掩護,積極從事革命工作。
1929年3月,紅四軍入閩解放汀州城後,領導福音醫院大量收治紅軍傷病員。
中央總衞生處長傅連璋經常為孩子們看病 中央總衞生處長傅連璋經常為孩子們看病
1931年後,在汀州先後創辦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看護學校、中央紅色醫務學校,並任校長,為蘇維埃政府和紅軍培訓了一大批醫護人員。
1933年初參加紅軍,將原福音醫院遷至瑞金改建為中央紅色醫院,任院長。此後,兼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醫院院長。
1934年10月帶病參加長征。長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難,為紅軍傷病員服務,為女紅軍接生,還為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中央領導治病保健。過草地時,還舉辦了一個醫療培訓班。
到達陝北後,於1937年1月奉命在延安組建中央蘇維埃醫院,任院長。
1937年紅軍整編後,任陝甘寧邊區醫院院長。
1938年9月,經毛澤東和陳雲介紹參加了中央黨訓班,後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擔任中央總衞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
1945年5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任中央軍委總衞生部副部長,並繼續負責中央領導的保健工作。
傅連暲和蘇聯外科醫生阿洛夫在延安合影 傅連暲和蘇聯外科醫生阿洛夫在延安合影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衞生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總後衞生部第一副部長。
1950年8月,當選並連任三屆中華醫學會理事長。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二、第三屆常務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6]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集團的殘酷迫害,1968年3月29日含恨死於秦城監獄。
1973年11月,經毛澤東批示,並經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1975年7月經中央軍委批准恢復名譽。9月,解放軍總後勤部為他舉行了安靈儀文。
1978年11月22日,經黨中央批准,總後勤部在首都體育館召開萬人大會,公開為傅連暲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傅連暲代表著作

著有《肺結核病的療養》、《養身之道》(後更名為《健康漫談》)、《我熱愛自己的醫生職業》、《中央紅色醫院的創立》等著作。

傅連暲擔任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任延安中央總衞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衞生部副部長兼中央衞生處處長和軍委總衞生部中共總支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衞生部第一副部長,1952年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會長。並負責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保健工作。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他長期擔任衞生部、軍委總衞生部、中華醫學會等部門要職,為促進中國人民身體健康做了大量工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 

傅連暲人物評價

傅連暲:“紅色華佗”開國中將
在中國共產黨將星雲集的英雄羣體中,有一位將軍因特殊功績而為人稱道,他從未領兵打仗,卻功勳卓著、聲名顯赫;他少年受洗入教,卻傾心向黨、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醫療衞生事業奉獻一生。他就是被毛澤東稱為“華佗”的開國中將傅連暲 [1] 
傅連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衞生工作創始人之一,在發展中西醫,普及祖國醫學,培養醫學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人民解放軍和人民衞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