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謹

鎖定
傅謹,男,文學博士,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2007年-2022年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 [8]  [11]  ,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所所長;中央戲劇學院講座教授,中國戲劇學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戲劇與影視學)成員。 [2] 
1987年在杭州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美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先後在浙江省藝術研究所、杭州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歷任副研究員、副教授、研究員,2004年應聘為北京市特聘教授,調中國戲曲學院;2013年3月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20年12月任中央戲劇學院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3] 
主要從事戲劇理論、中國現當代戲劇與美學研究。
中文名
傅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衢州
出生日期
1956年9月16日
畢業院校
浙江師範學院
畢業院校
杭州大學
山東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10]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中國當代戲劇(戲曲)研究 [10] 
學術代表作
20世紀中國戲劇史
草根的力量 [10] 

傅謹人物履歷

1979年3月考入浙江師範學院,在大學期間即開始關注與從事文藝理論研究;
1984年考入杭州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蔡良驥副教授,
1987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美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周來祥教授,
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0年8月至浙江藝術研究所工作,
1996年5月調杭州大學中文系。
1997年10月調中國藝術研究院,先後在戲曲研究所及《文藝研究》編輯部工作。
2004年8月任北京市特聘教授,調入中國戲曲學院
2013年加盟南京大學文學院。
2020年被聘為中央戲劇學院講座教授。從事研究工作十多年來,研究對象橫跨美學戲劇兩個領域,近三十年主要從事中國戲劇研究。
2014年當選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首屆副主席。
2020年8月18日,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2] 
2022年5月,出任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 [7] 
傅謹
2023年10月11日,從山師大傳來最新消息:傅謹已從該校離職。 [11] 

傅謹成就榮譽

多年來,共出版專著和論文集《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2017,英文版第1、2卷:英國ROUTLEDGE,2020)《中國戲劇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當代中國戲劇批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草根的力量——台州戲班的田野調查與研究》(三聯書店,2018;廣西人民出版社,南寧,2001)、《戲在書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藝術美學講演錄》(山西教育出版社,太原,2011)、《戲班》(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10)、《中國戲劇》(五種文字出版,五洲傳播出版社,北京,2010-2011)、《温嶺戲班》(廣西人民出版社,北京,2008)、《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8)、《京劇學前沿》(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2007)、《老戲的前世今生》(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2007)、《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國家出版社,台北,2005)、《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新中國戲劇史》(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2002)、、《中國戲劇藝術論》(山西教育出版社,太原,2000)、《戲曲美學》(文津出版社,台北,1995)等十多部。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鳳凰出版社,2011)及《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續編(鳳凰出版社,2013)、《梅蘭芳全集》(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6)、《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民國卷)》(鳳凰出版社,2020)等。 [1] 
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二十一世紀》等海內外重要學術雜誌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要報紙發表300多篇學術論文、學術隨筆和藝術評論;十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5十多篇論文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其中發表在CSSCI期刊上的論文超過80篇。 [1] 

傅謹研究課題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戲曲表演美學體系研究”;曾經主持並完成國家藝術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二十世紀戲劇改革發展”研究、國家藝術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國當代戲劇史”研究、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京劇通論”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梅蘭芳全集》的編撰與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21世紀初北京戲劇發展研究”,北京市教委專項課題“京劇學學科建設”等項目研究。。 [1] 

傅謹獲獎情況

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20 [5]  )、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8) [6]  、第二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兩度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並獲北京市文藝評論獎一等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中國曹禺戲劇獎·評論獎優秀獎、2011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學術獎項;多次獲得“中國圖書獎”,並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1] 

傅謹主要作品

傅謹著作

宗教藝術比較研究論綱》,博士論文,文津出版社(台北)1994年4月出版。
《戲曲美學》,專著,文津出版社(台北)1995年7月出版。
《仕隱之思》,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中國寺觀》,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
《感性美學──一種人性的美學觀》,專著,東北師大出版社1997年 5月出版。
《審美文化論》,合著,省八五重點課題“經濟發展與審美文化建設”成果,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醉卧花叢》,隨筆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中國戲劇藝術論》,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草根的力量——台州戲班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新中國戲劇史1949-2000》,專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導論》,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論文集,國家出版社(台北),2005年4月出版。
《老戲的前世今生》,隨筆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京劇學前沿》,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温嶺戲班》,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戲班》(《草根的力量》再版),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中國戲劇》專著,中英文版,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藝術美學講演錄》,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北京文藝60年:1949-2009·戲劇卷》,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主編,鳳凰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京劇學初探》,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系·戲曲卷》,編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續編,主編,鳳凰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戲曲史論新得》,論文集,國家出版社(台北),2014年1月出版。
《戲在書外:戲劇文化隨筆》,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中國戲劇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探路文藝院團體制改革》,論文集,新世紀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京劇鑑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梅蘭芳全集》,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為傳統開新篇——傅謹戲劇評論集》,海天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中國話劇百年典藏》,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2017年4月出版;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8;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20;
《戲劇鑑賞》,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藝術美學講演錄》(修訂版),三聯書店,2017年10月出版;
《草根的力量——台州戲班的田野調查與研究》,三聯書店,2018年2月出版;
《京劇學前沿(續編)》,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生活在別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7月出版;
《當代中國戲劇批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A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e In The 20th Century Ⅰ,ROUTLEDGE,2020.3
《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民國卷),主編,鳳凰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A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e In The 20th Century Ⅱ. ROUTLEDGE,2020.11

傅謹論文

《王國維“境界説”辨微》,《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
《一個文明的神話——讀湯因比〈歷史研究〉》,《中國圖書評論》1987年第3期。
《論藝術欣賞能力》,《文藝研究》1988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美學》同年第5期複印。
《審美能力的羣體生成》,《學習與探索》1988年第5期。
《美感:體驗還是判斷》,《文藝研究》1990年第3期。
《文藝:一種中庸的描述》,《浙江學刊》1990年第4期。
《藝術創作中的超常思維》,《文藝研究》1990年第5期。
《羣體審美意識初論》,傅謹、朱冠,《南京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
《重建戲劇的感性文化土壤》,《福建戲劇》1991年第2期,獲華東地區第六屆“田漢戲劇獎”評論二等獎。
《戲曲的抒情本質縱橫談》,《戲劇叢刊》1991年第5期,該文獲華東地區第六屆“田漢戲劇獎”評論一等獎。
《論藝術的感性功能》,《南京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
《憑誰再敲警黃鐘》,《福建藝術》1992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1992年第8期複印。
《有聲皆歌——論戲曲的聲腔與唱》,《戲劇叢刊》199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1992年第11期複印。
《美感與焦慮》,《晉陽學刊》1992年第1期。
《文化建設與純學術》,《山東社會科學》1993年第1期。
《倒讀戲曲》,《上海戲劇》1993年第3期。
《中國美學需要什麼》,《學術論壇》1993年第3期;《新華文摘》1993年第8期全文轉載;《學術論壇》1994年第1期、第3期發表爭鳴文章。
《詩意的憂鬱氣質——戲曲的美學基調》,《藝術百家》1993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1993年第8期複印。
《傳統戲曲人物塑造與角色的社會抉擇》,《地方戲藝術》1993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1993年第11期複印。
《中國戲曲與西方意義上的“喜劇”、“悲劇”》,《戲劇文學》1993年第8期;《中國文學年鑑·1994》選摘。
《角兒制雛論——傳統戲曲為什麼沒有導演》,《劇影藝術》1994年第1期。
《〈紅樓夢〉:文化—心理層面的一種解讀》,《浙江學刊》1994年第1期
《面對一種不可修補的存在——對改編古典名著的非議》,《中國戲劇》1994年第3期。
《享樂——民眾對戲曲的價值取向》,《藝術百家》1994年第2期。
《權力話語與戲曲的盛衰》,《美學與文藝學研究》1994年第2期。
《戲曲:非主流文化的生存策略》,《戲劇叢刊》1994年第3期。
《邊緣焦慮·國家主義·意識形態話語》,《原道》1994第1輯。
《中和與含蓄——儒家文化與中國古典戲曲的審美特徵之一》,《中國文化月刊》(台灣)1994第11期。
《站在文明與野蠻邊緣的思考──從浙江崑劇團訪台説起》,《中國戲劇》1994年第11期。
《國家化與戲曲劇團艱難的改革道路》,《戲文》1994年第6期。獲華東地區第九屆“田漢戲劇獎”評論二等獎。
《詩意的憂鬱氣質——儒家文化與古典戲曲的審美特徵之二》,《中國文化月刊》(台灣)1995年第1期。
《面對經典:二十世紀的文化態度》,《浙江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超越與重構——論道教信仰中的自然山水和自然人生》,《學術月刊》1995年第7期。
《夜色正闌珊》,《戲文》1995年第5期。
滿園春色關不住》,《中國戲劇》1995年第9期。
《為女小生增添更豐富的內涵》,《人民日報》1995年12月2日。
《發掘地域文化內涵強化地域文化特色》,《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民族藝術論》,《民族藝術》1996年第3期。
《關於“推陳出新”的斷想》,《戲劇文學》1997年第2期。
《話説“改變中國”》,《民族藝術》1997年第3期。
《陳獨秀〈論戲曲〉與20世紀中國戲曲之命運》,《文藝研究》1997年第5期。
《學校,你教不教地方戲》,《浙江教育報》1997年10月29日第一版。
《談傳統戲曲的“推陳出新”方針》,《二十一世紀》1998年2月號。
《我們都應該怕“尚方寶劍”——元劇札記之一》,《博覽羣書》1998年第2期。
《什麼時候才能容忍妓女橫行——元劇札記之二》,《博覽羣書》1998年第6期。
《世紀之惑——中國戲曲向何處去》,《民族藝術》1998年第2期。
《劇團體制改革迫在眉睫》,《文化月刊》1998年第7期。
《文化市場發展與劇團體制改革》,《文藝研究》1998年第4期。
《文化守成——保護戲曲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策略》,《人民政協報》1998年7月20日第3版;《人大複印資料·戲劇戲曲》1998年第9期轉載。
《什麼人能當縣官——元劇札記之三》,《博覽羣書》1998年第9期。
《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追求》,《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
《小人物有大悲哀》,《博覽羣書》1998年第11期。
《宋江與毛澤東的“水滸”觀》,《民族藝術》1998年第4期。
《走近稀有劇種──觀摩浙江省少數劇種交流演出有感》,《中國戲劇》1998年第12期。
《〈孔乙己〉和越劇的現代轉型》,《文藝報》1999年1月23日3版。
《調整劇目評獎的文化策略》,《文化月刊》1999年第3期。
《近五十年的禁戲》,《二十一世紀》1999年4月號。
《中國:“禁戲”五十年》,《小説家》99年第3期。
《論“推陳出新”》,《原道》第5輯。
《面向21世紀的中國戲劇》,《中國大學人文啓思錄》第三卷,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民族美學資源的價值及其利用》,《文藝研究》1999年第1期。
《一種新的創演方式——從市場角度剖析越劇〈孔乙己〉》,《文化月刊》1999年第4期。
《成就與反思:中國戲劇遺產的當代傳承》,《中國戲劇》1999年第11期。
《程式與現代戲的可能性》,《藝術百家》1999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戲劇》2000年第2期轉載。
《中國稀有劇種的命運與前景》,《中華讀書報》1999年12月8日,《人大複印資料·戲曲戲劇》2000年第1期轉載。
《六案孔目與技術官僚治國》,《社會科學論壇》2000年第1期。
《第三隻眼看“戲改”》,《戲劇文學》2000年第1期。
《戲劇危機的劇團視角》,《安徽新戲》2000年第1期。
《20世紀中國戲劇發展論綱》,《學術界》2000年第2、3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10期轉載。
《重視“中國經驗”》,《民族藝術》2000年第1期。
《中國美學面臨的三大問題》,《學術月刊》2000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0年第7期轉載。
《國劇的腳色、行當與人物》,《戲劇藝術》2000年第3期。
《“國劇”正義》,《中華讀書報》2000年8月16日。
《傳統倫理的當代轉換》,《中國戲劇》2000年第10期。
《“戲改”與美學的意識形態化》,《文學前沿》2000年第2期。
《沒賴場,賴和尚——元劇札記之七》,《博覽羣書》2001年第1期。
《向“創新”潑一瓢冷水———個保守主義者的自言自語》,《文藝爭鳴》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第3期轉載。
《欣賞經典本身》,《人民日報》2001年2月2日。
《慾望的旗幟──王仁杰劇作的社會學解讀》,《中國戲劇》2001年第2期。
《與董健先生商榷:也談戲劇的政治化與民族化》,《劇影月報》2001年第3期。
《審美批評的限度》,《中國文化報》2001年3月3日。
《周來祥美學思想的自我超越——評〈再論美是和諧〉》,《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
《知死而後知生》,《博覽羣書》2001年第5期。
《現代戲的陷阱》,《福建藝術》2001年第3期。
《20世紀中國戲劇史的對象與方法——兼與〈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商榷》,《戲劇藝術》2001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舞台藝術》200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2001年第9期轉載。
《感受草根階層的精神脈動》,《博覽羣書》2001年第8期。
《中國戲劇的當代發展與中國戲劇十七年反思》,《戲劇文學》2001年第8期。
《呼喚多元的戲劇批評》,《劇本》2001年第8期。
《理想與人道的二律背反》,《東方文化》2001年第5期。
《〈魯迅先生〉的音樂語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5期
《政治化、民族化與20世紀中國戲劇》,《南方文壇》200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舞台藝術》2002年第1期轉載。
《流沙河的狐相與仙氣》,《博覽羣書》2001年第11期。
《戲劇性的開場》,《華夏時報》2001年11月12日。
《〈洗馬橋〉與〈龍母傳奇〉》,《華夏時報》2001年11月13日。
《〈珍珠塔〉的魅力》,《華夏時報》2001年11月15日。
《崑曲保護與繼承之我見》,《中國文化報》2001年11月24日。
《藝術學研究的田野方法》,《民族藝術》2001年第4期。
《盛況固然空前,水平仍待提高——第七屆中國戲劇節芻議》,《文藝報》2001年12月6日。
《冷眼旁觀京劇節》,《文藝報》2001年12月26日。
《〈洗馬橋〉的三個亮點》,《中國戲劇》2002年第1期。
《有分寸才耐人尋味——京劇〈鳳氏彝蘭〉的編導技巧與藝術魅力》,《中國京劇》2002年第1期
《“學問人”與“自然人”——閒話〈浮生論學〉》,《博覽羣書》2002年第3期。
《“百花齊放”與“推陳出新”——20世紀50年代戲劇政策的重新評估》,《中國京劇》2002年第2期。
《“路頭戲”的感性閲讀》,《讀書》2002年第4期。
《“音配像”與京劇的發展空間》,《戲劇之家》2002年第2期。
《瀕危劇種的生存之道》,《中國文化報》2002年6月19日。
《樣板戲現象平議》,《大舞台》2002年第3期。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讀書》2002年第8期。
《〈羅生門〉和有關〈羅生門〉》,《中國戲劇》2002年第9期。
《新社會中的“公家人”》,《上海文學》2002年第10期。
《“英雄”時代》,《文藝報》2003年1月2日。
《從百老匯音樂劇〈貓〉看中國的演出市場》,《藝術評論》2003年第1期。
《工業時代的戲劇命運——對魏明倫的四點質疑》,《中國戲劇》2003年第1期。
《更接近真實的〈比如女人〉》,《中國文化報》2003年3月8日。
《什麼決定演出市場的開放與繁榮?》,《北京日報》2003年5月18日。
《非典的城市民謠》,《博覽羣書》2003年第6期。
《“戲改”與政府功能的再思考——答安葵先生》,《戲曲研究》2003年第2期。
《“故事新編”與“萬家燈火”》,《讀書》2003年第7期。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平民視角與波普手法——從評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談開去》,《戲劇文學》2003年第7期。
《媒體與當代戲劇發展策略——再談工業時代的戲劇命運》,《中國戲劇》2003年第8期。
《拒絕“原創”的N個理由》,《上海戲劇》2003年第10期。
《生活在別處》,《讀書》2003年第11期。
《雜説電視與戲劇》,《博覽羣書》2003年第12期。
《甚於無知謬誤之禍》,《戲劇文學》2003年第12期。
《2003年中國劇壇擇要》,《上海戲劇》2003年第Z1期。
《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戲曲》,《福建藝術》2004年第1期。
《戲劇究竟有多“危機”?》,《文藝報》2004年3月20日。
《戲劇命運與傳統面面觀》,《福建藝術》2004年第2期。
《婺劇:腔調與劇種》,《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解讀“復仇”迷思》,《劇本》2004年第4期。
《2002-2003中國戲劇鳥瞰》,《大舞台》2004年第2期。
《我所理解與期待的 “都市戲劇”》,《中國戲劇》2004年第4期。
《陳飛:成功地走在坎坷路上》,《中國戲劇》2004年第7期。
《影響當代中國戲劇編劇的理念》,《粵海風》2004年第4期。
《鄧小平為新時期文藝鬆綁》,《文藝報》2004年9月2日。
《我們如何失去了甌劇》,《讀書》2004年第9期。
《“吐苦水”:1962年開封戲劇界名老藝人座談會》,《南方文壇》2004年第5期。
《透過孟冰之眼的黃土地》,《劇本》2004年第9期。
《書承志,永繼斯文——越劇〈藏書之家〉的文化價值》,《中國戲劇》2004年第9期。
《〈文化多樣性公約〉與中國的國家立場》,《博覽羣書》2004年第10期。
《沒有“知識”,如何“公共”?》,《博覽羣書》2004年第11期。
《對全國劇團體制改革幾個重要試點的剖析》,《福建藝術》2005年第1期。
《江志嶽和他的青年越劇團》,《中國文化報》2005年1月27日。
《困頓與前景:戲劇如何重獲生機》,《文藝爭鳴》2005年第2期。
《作為學科的“京劇學”》,《京劇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暨京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5年5月。
《模仿和原創我們究竟需要誰?》,《藝術評論》2005年第6期。
《雅正可得其所乎?》,《讀書》2005年第6期。
《“文化下鄉”與“鄉下文化”》,《文藝報》2005年7月14日。
《作為學科的“京劇學”》,《戲曲藝術》2005年第3期。
《重建文化自信 堅守藝術本體——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評選感悟》,《福建藝術》2005年第5期。
《“先生”們的改革》,《讀書》2005年第12期。
《傳統節慶之魂何時歸來》,《文匯報》2006年2月10日。
《如何讓戲劇批評更有效》,《文藝報》2006年2月25日;《戲劇文學》2006年第6期。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文藝體制改革——在北京文藝論壇上的發言》,《博覽羣書》2006年第2期。
《文人與藝人:誰有權改革京劇?》,《中國京劇》2006年第3期。
《業餘研究很可能會把一些嚴肅的學術問題漫畫化》,《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2期。
《如何讓朱買臣故事有教育意義——老戲新説之一》,《博覽羣書》2006年第3期。
《挑戰與迴應——評泉州市木偶劇團新劇目〈欽差大臣〉》,《中國文化報》2006年4月22日。
《身體對文學的反抗》,《讀書》2006年第4期。
《貧賤夫妻的經濟學——老戲新説之二》,《博覽羣書》2006年第4期。
《百年越劇與農民的公共生活》,《南風窗》2006年第10期。
《風塵的想象與寫真——老戲新説之三》,《博覽羣書》2006年第5期。
《“百日集訓”與戲曲演員的培養》,《中國京劇》2006年第6期。
《變臉迷思的終結》,《西部時報》2006年6月9日。
《廣西舞台藝術的2006》,《光明日報》2006年6月9日。
《藝術正隨大眾傳媒起舞?》,《中國藝術報》2006年6月16日。
《崑曲〈十五貫〉新論》,《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祠堂與廟宇:民間演劇的空間闡釋》,《民族藝術》2006年第2期。
《楊四郎的倫理底線——老戲新説之四》,《博覽羣書》2006年第6期。
《昭君怨,文姬恨——老戲新説之五》,《博覽羣書》2006年第7期。
《從關羽到關老爺——老戲新説之六》,《博覽羣書》2006年第8期。
《滄海桑田: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版圖鉅變》,《文藝研究》2006年第9期。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老戲新説之七》,《博覽羣書》2006年第9期。
《走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京劇》,《藝術評論》2006年第10期。
《西湖山水還依舊——老戲新説之八》,《博覽羣書》2006年第10期。
《百年越劇和茅威濤的追求》,《人民日報》2006年11月3日。
《越劇誕生地何以出現新説?》,《文匯報》2006年11月12日。
《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民公敵》事件〉》,《文藝報》2006年11月16日。
《誰是最可愛的人——老戲新説之九》,《博覽羣書》2006年第11期。
《農村女性對温情的守望——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印象》,《光明日報》2006年12月8日。
《2006文化戲劇佔據北京舞台》,《北京日報》2006年12月26日。
《易卜生的靈魂飄在中國上空》,《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1期。
《我們如何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傅謹、童道明,《中國藝術報》2007年1月12日。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老戲新説之十》,《博覽羣書》2007年第1期。
《戲曲轉身 面向傳統》,《文藝報》2007年2月6日。
《人鬼情未了——老戲新説之十一》,《博覽羣書》2007年第2期。
《呼喚“戲劇”的文學性》,《劇本》2007年第3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藝術威脅》,《民族藝術》2007年第1期。
《美人計的成本和風險——老戲新説之十二》,《博覽羣書》2007年第3期。
《傳統與市場是京劇重振的兩翼》,《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4月16日。
《京劇崛起與中國文化傳統的近代轉型——以崑曲的文化角色為背景》,《京劇與中國文化傳統——第二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5月。
《本源·本體·本色——當下中國戲劇理論的三個關鍵詞》,《戲劇文學》2007年第5期。
《找回被遮蔽的農村文化價值》,《人民日報》2007年6月8日。
《〈老戲的前世今生〉後記》,《博覽羣書》2007年第7期。
《中華民族藝術的絢麗長卷——〈中華藝術通史〉與李希凡總主編的學術貢獻》,《中國文化報》2007年7月28日。
《中國戲劇的世紀性轉折》,《中國新聞週刊》2007年第30期。
《重新尋找話劇在中國的起點》,《文藝報》2007年8月28日。
《京劇改革的梅蘭芳啓示》,《中國新聞週刊》2007年第33期。
《京劇崛起與中國文化傳統的近代轉型——以崑曲的文化角色為背景》,《文藝研究》2007年第9期。
《李瑞環和“京劇音配像”的文化貢獻》,《博覽羣書》2007年第9期。
《東方藝術的身份確認——梅蘭芳1930年訪美的文化闡釋》,《中國京劇》2007年第9-10期。
《〈京劇學前沿〉後記》,《博覽羣書》2007年第10期。
《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博覽羣書》2007年第11期。
《“京劇學”:能否從滯後到超前》,《光明日報》2007年11月16日。
《美人計的成本和風險》,《領導文萃》2007年第12期。
《他的歷史影像需要細讀——張雅心影展觀後》,《中國攝影家》2007年第12期。
《為京劇培養跨世紀的高端人才》,《中國京劇》2007年第12期。
《只有“梅蘭芳”還遠不夠》,傅謹、甄宏戈,《中國新聞週刊》2007年第45期。
《“忠孝節義”有什麼不好》,《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12期。
《我們需要更多小劇場》,《人民日報》2007年12月12日。
《晉劇〈傅山進京〉與文人戲的新高度》,《上海戲劇》2008年第1期。
《大眾傳媒時代的傳統藝術》,《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戲曲,蕭條中的希望》,《文藝報》2008年1月24日。
《讓什麼樣的京劇進校園?》,《中國新聞週刊》2008年第8期。
《農民依然看戲難》,《人民日報》2008年3月28日。
《京劇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的定位》,《光明日報》2008年3月28日。
《〈大將軍〉和“人藝”的林兆華時代》,《讀書》2008年第4期。
《整舊如舊的全本〈長生殿〉》,《北京日報》2008年5月26日。
《全本〈長生殿〉與上昆的意義》,《藝術評論》2008年第6期。
《薪火相續賴傳人》,《人民日報》2008年6月26日。
《評論家的操守》,《文藝報》2008年7月1日。
《中國戲劇發源於鄉村祭祀儀禮説質疑——評田仲一成〈中國戲劇史〉》,《文藝研究》2008年第7期。
《繁榮戲劇需要新思維》,《當代戲劇》2008年第4期。
《戲曲教育呼喚更多自主空間》,《光明日報》2008年7月18日。
《當代文化語境和上海京劇院的成功之道》,《中國文化報》2008年7月26日。
《多彩藝術人生的幸福指數》,《中國文化報》2008年8月4日。
《迴歸傳統與思想解放——新時期三十年中國戲劇的發展主線》,《中國戲劇》2008年第8期。
《建構向下兼容的藝術學理論體系》,《藝術教育》2008年第9期。
《我們何以走向世界卻迷失自我——中國藝術三個成功傳播個案的解讀》,《文藝爭鳴》2008年第9期。
《發現自己:21世紀初戲曲傳統的復歸——以歷史題材劇目為主軸的考察》,《南方文壇》2008年第5期。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戲劇》,《藝術百家》2008年第6期。
《浙江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與貢獻》,《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第3期。
《崑曲〈十五貫〉新論》,《文化遺產》2008年第4期。
《中國舞蹈理論的頂樑柱——資華筠先生〈舞思〉的啓示》,《文藝報》2009年1月13日。
《寫人與寫事》,《劇本》2009年第1期。
《梅蘭芳與京劇之美》,《光明日報》2009年1月22日。
《敍事與抒情——戲情與戲理之二》, 《劇本》2009年第2期。
《誰是造成“文化包工頭”的罪魁?》,《中國新聞週刊》2009年第10期。
《“國劇”釋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3月26日。
《京劇與梅蘭芳的文化意義》,《中國京劇》2009年第4期。
《唱戲,還得做戲——戲情與戲理之三》,《劇本》2009年第4期。
《要精品也要市場》,《人民日報》2009年4月24日。
《要思想,也要一點娛樂——戲情與戲理之四》,《劇本》2009年第5期。
《三十年戲曲創作的現代性追求及得失》,《文藝研究》2009年第5期。
《三思京劇現代戲》,《京劇與現代中國社會——第三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2009年5月。
《戲曲流派是什麼和怎麼是》,《福建藝術》2009年第3期。
《多樣文化與傳統藝術》,《人民政協報》2009年5月25日。
《“故事新編”與“萬家燈火”》,《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獲獎論文集》,2009年6月。
《寫英雄,唱英雄——戲情與戲理之五》,《劇本》2009年第6期。
《迴歸傳統與思想解放——新時期三十年中國戲劇的發展主線》,《新時期戲劇創作研究文集》,2009年7月。
《地方題材與地方戲——戲情與戲理之六》,《劇本》2009年第7期。
《電影〈梅蘭芳〉的聯想》,《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8期。
《距離產生美——戲情與戲理之七》,《劇本》2009年第9期。
《梅華香韻展東瀛 京劇之花吐芬芳——記日本中國文化節“京劇之花——梅蘭芳”展活動》,《中國文化報》2009年10月28日。
《秦腔〈大樹西遷〉與西部文化闡釋》,《光明日報》2009年10月30日;《當代戲劇》2009年第5期。
《英雄能不能有缺點——戲情與戲理之八》,《劇本》2009年第11期。
《兒女情長與家國情懷——戲情與戲理之九》,《劇本》2009年第12期。
《市場:連接文藝與現實的捷徑》,《中國文化報》2009年12月19日。
《跨界的界限:以榮念曾的戲劇創作為中心》,《南方文壇》2010年第1期。
《“三大戲劇體系”的政治與文化隱喻》,《藝術百家》2010年第1期。
《女子越劇興盛的背景與策略》,《藝術評論》2010年第1期。
《找回失落的“孔子”》,傅謹、劉玉琴,《人民日報》2010年2月25日。
《“現實”如何重歸當代戲劇》,《文藝爭鳴》2010年第5期。
《南通伶工學社的興衰及啓示》,《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公有公理 婆有婆理——戲情與戲理之十》,《劇本》2010年第4期。
《越劇〈紅樓夢〉的文本生成》,《紅樓夢學刊》2010年第3期。
《全本〈長生殿〉的文化意義》,《文藝報》2010年5月17日。
《京劇〈曙色紫禁城〉的時代性》,《中國文化報》2010年5月18日。
《劇團體制改革的背景、目標與路徑》,《福建藝術》2010年第3期。
《文化批評的新方法與新視角——中國戲劇家協會首期編劇讀書班講課提綱》,《劇本》2010年第8期。
《“小戲”崛起與20世紀戲劇美學格局的變易》,《戲劇藝術》2010年第4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戲劇發展》,《四川戲劇》2010年第4期。
《大製作:大要有大的道理》,《光明日報》2010年9月17日。
《現代戲曲教育體系的建構及其內涵》,《戲曲藝術》2010年第4期。
《“立”在舞台的章益清》,《中國戲劇》2010年第12期。
《深耕傳統 開拓市場——京劇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省思》,《中國文化報》2010年12月29日。
《〈説客〉:面對歷史的一種姿態》,《藝術評論》2011年第1期。
《從周至秦腔劇團看秦腔的未來——在首屆秦腔文化(周至)高層論壇上的發言》,《當代戲劇》2011年第1期。
《文化體制改革與戲劇的未來》,《戲劇文學》2011年1月15日。
《“戲曲”考》,《人民政協報》2011年1月31日。
《中國戲曲的現代轉身》,《中國藝術報》2011年2月16日。
《山歌應在田埂迴響》,《人民日報》2011年4月1日。
《京劇能否出現新的流派?》,《光明日報》2011年4月13日。
《務必重視文化“夾心層”》,《人民日報》2011年4月26日。
《文化體制改革與戲劇的未來》,《戲劇文學》2011年第1期;
《説客:面對歷史的一種姿態》,《藝術評論》2011年第1期;
《中國戲曲的現代轉身》,《中國藝術報》,2011年2月16日;《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1年第3期(上)轉載;
《<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前言》,《中國京劇》2011年第5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1年第5期(上)轉載;
《蘇州崑劇傳習所的歷史經驗》,《文藝研究》2011年第5期;
《崑曲的文化身份》,《福建藝術》2011年第3期;
《戲劇院團改制的困惑與前景》,《人民日報》2011年10月18日;
《百年中國戲劇的變與不變》,《解放日報》2011年11月13日;
《人往高處走,錢往低處流——戲劇院團改制全面提速的應對與想象》,《戲劇叢刊》2011年第5期;
《節慶與戲曲之盛衰》,《節日研究》第4輯,泰山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中國戲劇的價值重建》,《福建藝術》2012年第1期,《中國戲劇》2012年第1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2年第3期(上)轉載;
《戲曲院團體制改革的隱憂與解困》,《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藝術教育的價值重建》,《藝術教育》2012年第1期;
《打造藝術評論的高端平台》,《藝術評論》2012年第2期;
《抗戰時期的上海演劇》,《文藝研究》2012年第4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2年第4期(上)轉載;
《拓展戲劇研究的理論光譜》,《民族藝術》2012年第2期;
《譚鑫培的文化意義與美學品格》,《戲劇藝術》2012年第3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18期轉載;
《清末京劇的發育與成熟》,《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
《<傳承·創造·生命>後記》,《中國京劇》2012年第8期;
《延安平劇研究院始末》,《讀書》2012年第9期;
《名角領銜,為戲劇改革破題》,《人民日報》2012年10月26日;
《戲曲理論的歷史脈絡》,《民族藝術研究》2012年第5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3年第2期(上)轉載。
《戲曲藝術觀念的當代變異》,《新世紀劇壇》,2013年第1期;
《齊如山與梅蘭芳二三事》,《讀書》2013年第4期;
《戲曲音樂發展思考》,《中國音樂學》,2013年第2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3年第4期(下)轉載;
《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與戲曲的傳承》,《藝術評論》2013年第4期;
《名伶史料與曲律的演化——中國戲曲文獻的體與用研究之一》,《民族藝術》2013年第3期;
《戲曲理論中的聲樂理論與表演理論——中國戲曲文獻的體與用研究之二》,《民族藝術》2013年第4期;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文藝爭鳴》2013年7月號;
《戲曲表演理論體系芻議》,《中國戲劇》2013年第8期,《複印報刊資料·舞台藝術》2013年第6期(上)轉載;
《戲劇性批評與清宮戲曲文獻——中國戲曲文獻的體與用研究之三》,《民族藝術》2013年第5期;
《大眾媒體與新興的戲曲批評——中國戲曲文獻的體與用研究之四》,《民族藝術》2013年第6期。 [4] 

傅謹人物事件

2023年9月21日,網友髮長文自稱被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傅某性侵未遂,並遭學術打壓。
9月21日晚22點,山東師範大學發聲明迴應傅某相關事件,山東師範大學表示:“9月21日上午,網絡上出現我校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傅某有關問題信息。學校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核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對於師德失範行為零容忍,感謝社會各界對我校的關心支持和監督。”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