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氏鳳尾蕨

鎖定
傅氏鳳尾蕨(拉丁學名:Pteris fauriei Hieron.)是鳳尾蕨科鳳尾蕨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50釐米;根莖直立或斜升;葉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鐮刀狀披針形,篦齒狀深羽裂達羽軸兩側窄翅,頂生羽片與側生羽片相似,裂片鐮刀狀寬披針形,基部相對兩脈斜上達缺刻上面邊緣,葉幹後紙質,淺綠或暗綠色,葉脈明顯;孢子囊羣線形,沿裂片邊緣延伸,囊羣蓋線形。 [7] 
傅氏鳳尾蕨分佈在中國台灣、浙江、福建等省地,在越南、日本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50-800米的林下溝旁。 [8]  喜濕潤,喜蔭或半日照,適宜在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栽植。繁殖方法一般為分株、孢子繁殖。 [9] 
傅氏鳳尾蕨全草可入藥,味苦,性涼。有清熱利濕、祛風定驚、斂瘡正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痢疾、黃疸、燙火傷等症狀。 [10]  葉色美麗,適合盆栽裝飾客廳、卧室或案几,也可植於公園廕庇的路邊石邊或水岸邊欣賞。 [9] 
中文名
傅氏鳳尾蕨
拉丁學名
Pteris fauriei Hieron.
別    名
東南鳳尾蕨
東南亞鳳尾蕨
鳳尾蕨
浮氏鳳尾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6] 
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傅氏鳳尾蕨
分佈區域
中國和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Hieron.,1914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傅氏鳳尾蕨形態特徵

傅氏鳳尾蕨
傅氏鳳尾蕨(12張)
鳳尾蕨科鳳尾蕨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50釐米。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粗約1釐米,先端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深褐色,邊緣棕色。葉簇生;柄長30-50釐米,下部粗2-4毫米,暗褐色並被鱗片,向上與葉軸均為禾稈色,光滑,上面有狹縱溝;葉片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長25-45釐米,寬17-24(30)釐米,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三回深羽裂);側生羽片3-6(9)對,下部的對生,相距4-8釐米,斜展,偶或略斜向上,基部一對無柄或有短柄,向上的無柄,鐮刀狀披針形,長13-23釐米,寬3-4釐米,先端尾狀漸尖,具2-3(4.5)釐米長的線狀尖尾,基部漸狹,闊楔形,篦齒狀深羽裂達到羽軸兩側的狹翅,頂生羽片的形狀、大小及分裂度與中部的側生羽片相似,但較寬,且有2-4釐米長的柄,最下一對羽片的基部下側有1片篦齒狀深羽裂的小羽片,形狀和上側的羽片相同而略短;裂片20-30對,互生或對生,毗連或間隔寬約1毫米(通常能育裂片的間隔略較寬,達2毫米),斜展,鐮刀狀闊披針形,中部的長1.5-2.2釐米,寬4-6毫米,通常下側的裂片比上側的略長,基部一對或下部數對縮短,頂部略狹,先端鈍,基部略擴大,全緣。羽軸下面隆起,禾稈色,光滑,上面有狹縱溝兩旁有針狀扁刺,裂片的主脈上面有少數小刺。側脈兩面均明顯,斜展,自基部以上二叉,裂片基部下側一脈出自羽軸,上側一脈出自主脈基部,基部相對的兩脈斜向上到達缺刻上面的邊緣。葉幹後紙質,淺綠色至暗綠色,葉脈明顯,無毛(幼時偶為近無毛)。孢子囊羣線形,沿裂片邊緣延伸,僅裂片先端不育;囊羣蓋線形,灰棕色,膜質,全緣,宿存。 [1]  孢子黑褐色,呈四面體形,輻射對稱。鏡下見其外壁具突起,三裂縫。孢子赤道面觀為腎形,極面觀為鈍三角形,三角成為三突,向極面突出。孢子大小為(19-40)27.4微米×10.3(10-12)微米。 [2]  [7]  [11] 

傅氏鳳尾蕨主要變種

百越鳳尾蕨Pteris fauriei Hieron. var. chinensis Ching et S. H. Wu):側生羽片闊披針形,長16-22釐米,中部寬4-6釐米,羽片中部的裂片長2-3.5釐米,寬(5)6-8毫米。分佈於中國台灣、福建(崇安)、廣東(高要、雲浮、曲江)、海南(臨高、澄邁、儋縣)、廣西(蒼梧、藤縣、恭城、平南、龍津)、貴州南部(獨山)。生長於海拔300-700米的山谷林下。 [1] 

傅氏鳳尾蕨產地生境

傅氏鳳尾蕨生長在海拔50-800米的林下溝旁的酸性土壤上。 [8] 

傅氏鳳尾蕨分佈範圍

傅氏鳳尾蕨分佈於中國、越南北部、琉球羣島及日本(伊豆諸島、紀伊半島、四國、九州)。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浙江(天台山、南匯)、福建(崇安、邵武)、江西(會昌、大餘、尋烏、安遠、崇義、寧都)、湖南南部(宜章)、廣東(廣州、高要、英德、蕉嶺、大埔)、廣西(都安)、雲南東南部(河口)。 [1] 

傅氏鳳尾蕨生長習性

傅氏鳳尾蕨喜濕潤,喜蔭或半日照,適宜在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栽植。 [9] 
  • 孢子萌發
孢子吸漲後,漸變為綠色,濾紙培養2周左右,可見孢子內有多數葉綠體產生,稍後,孢子壁自裂縫處裂開,產生初生假根1-3條,有的假根內含有葉綠體,有的假根近乎無色透明。接種到MS培養基中的孢子培養4天左右就可觀察到這一現象,而經混合土培養的孢子則需1周左右。3種培養方法孢子萌發方式均為書帶蕨型(vittaria-type)(NayarandKaur,1971),孢子壁宿存。 [2] 
  • 絲狀體
濾紙培養18天左右,原葉體母細胞經過連續數次橫分裂,形成3-8個細胞的絲狀體,再過大約2周,絲狀體基部大都產生分枝2-6條,各自發育成片狀體。而MS培養基培養18天左右,大多數原葉體母細胞經過連續數次橫分裂後形成的絲狀體細胞數可達10-25個,細胞筒狀,直徑與長度幾乎相等。經混合土培養不到2周,原葉體母細胞經過橫分裂產生3-7個絲狀體細胞時,其頂端即可產生頂端細胞。 [2] 
  • 片狀體
絲狀體的頂端細胞一經分裂,便進入片狀體階段。從絲狀體進入片狀體階段,混合土培養需要16天左右,MS培養基培養自接種後需要22天左右,而濾紙培養需要40天左右。 [2] 
  • 原葉體
片狀體前端的一側或中央出現一列小型長細胞,其中居中的4個為分生組織,由於它的分裂活動,細胞數目有規律的增多,使前端變為扁平寬闊,分生組織位於一側者,成為不對稱的幼原葉體,位於中央的,則為對稱的幼原葉體,而且這種不對稱現象極為普遍。而後又在其前端再次出現分生組織,逐漸使其趨於對稱,最終大多都為典型的心臟形。幼原葉體生長不正常時,在它們的邊緣某處的細胞產生乳頭狀突起,並進行分裂,成為絲狀體和片狀體,最後形成心臟形幼原葉體,它們的發育過程與孢子萌發後細胞分裂的情況類似,與生長正常的原葉體相比,它們產生性器官的時間推遲。這種營養繁殖現象在MS培養基培養和混合土培養過程中都會發生,以MS培養基中居多。
成熟原葉體綠色,發育類型為水蕨型(ceratopteris-type)(NayarandKaur,1971)。原葉體裸露,無任何毛狀體。邊緣細胞長方形或多角形。原葉體呈寬圓狀倒卵形,後端急尖,一般為5毫米×2.5毫米,兩翼寬大,向左右擴展為寬卵形,前端上升,內側呈“V”字形叉開。幼細胞內葉綠體近圓盤形,老細胞內有些呈圓盤形或橢圓形,有些則呈啞鈴形,中間隘入,大小為20微米×10微米,葉綠體內均具桿狀或顆粒狀結構。 [2] 
  • 假根
孢子萌發初期產生的假根1-3條,是由營養細胞外突延長分裂而產生。多數假根分佈於原葉體腹面下部。假根直徑25微米左右,長約300-2000微米,少數假根幼時內含葉綠體,但長大逐漸同大部分假根一樣變為無色,且多發生彎曲,頂端稍細。MS培養基中產生的假根較混合土培養和濾紙培養產生的假根粗壯。 [2] 
  • 性器官
混合土培養自播種後4-11周左右陸續出現性器官。精子器多生於原葉體中下部或假根附近,可達幾個至幾十個。精子器近圓球形,由3細胞組成,直徑40微米左右,高45微米左右,基細胞略低於環細胞,精子器成熟時,蓋細胞破裂,精子自精子器中逸出並做旋轉運動,有時按順時針方向,有時按逆時針方向,並且速度由快逐漸變慢,大約6分鐘後,精子若不與卵結合即死亡而且隨即解體。頸卵器位於原葉體生長點下方中脈處,每個原葉體上有數個至數十個頸卵器,成熟頸卵器細長,頸部3-5層細胞,高達80-100微米,直徑40-50微米,常向原葉體基部傾斜或彎曲。接種到MS培養基中產生的性器官較混合土培養產生的性器官體積小。濾紙培養不能正常產生性器官。 [2] 
  • 胚的發育
幼胚第一葉無拳卷現象並且具多個單細胞毛狀體,毛狀體可以不斷生長併發生2-4次橫裂,成為多細胞毛。幼孢子體長出後,原葉體仍繼續發育,原葉體上寄生的幼孢子體數目不等。用MS培養基或用混合土培養出的傅氏鳳尾蕨配子體均有80%左右發育為幼孢子苗。 [2] 

傅氏鳳尾蕨繁殖方法

傅氏鳳尾蕨的繁殖方法一般為分株、孢子繁殖。 [9] 

傅氏鳳尾蕨主要價值

傅氏鳳尾蕨觀賞價值

傅氏鳳尾蕨葉色美麗,適合盆栽裝飾客廳、卧室或案几,也可植於公園廕庇的路邊石邊或水岸邊欣賞。 [9] 

傅氏鳳尾蕨藥用價值

傅氏鳳尾蕨全草可入藥,味苦,性涼。有清熱利濕、祛風定驚、斂瘡正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痢疾、黃疸、燙火傷等症狀。 [10] 

傅氏鳳尾蕨食用價值

傅氏鳳尾蕨的嫩葉可煮食或炒食,老葉連柄曬乾後,可泡茶飲用。 [2]  [3-4] 

傅氏鳳尾蕨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5] 
傅氏鳳尾蕨 傅氏鳳尾蕨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