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庚生

鎖定
傅庚生(1910.10.27~1984),瀋陽人,筆名肖巖、更生、齊爭,193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歷任北京弘達學院中學部教師,東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華西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私立東北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4月到西北大學任教,曾任文學院院長等職務。1927年,他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專著《中國文學欣賞舉隅》《中國文學批評通論》《杜甫詩論》《杜詩散繹》《國語選》《文學鑑賞論叢》《杜詩析疑》等。傅庚生是海內外知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新中國成立以後,傅庚生則把重點放在杜甫詩歌方面,發表了多部著作和為數眾多的論文,為我國唐代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1-2]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傅庚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0年10月27日
逝世日期
1984年 [1]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遼寧省瀋陽縣
職    稱
教授
筆    名
肖巖、更生、齊爭
研究方向
隋唐五代文學
性    別

目錄

傅庚生人物生平

傅庚生,漢族人,字肖巖。曾用筆名有:傅肖巖,肖巖、肖嚴、筱巖、更生、齊爭等。祖籍山東省蓬萊縣。父親傅良弼(陟巖)自幼讀書。1900年,20歲時考取秀才後,即在遼陽縣教書。清光緒末年考取優貢。時值康梁變法,清政府在全國選擇“心術端正、文理明通之士”,用官費派到外國留學。父親即被選派赴日本留學。歸國後多年從事教育工作。
1910年(清宣統二年庚戌) 10月27日生於遼陽。六歲時入吉林省立模範小學讀書,1922年畢業。1923年春考入瀋陽第三中學。在中學學習期間,他的語文老師楊夢熊先生對我的教益非淺,引導他掌握了古詩詞的格律及作法,為他以後的從事詩詞的研究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1926年他轉入東北大學國文系預科。在預科讀書時即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當時東北風氣初開,他醉心於新文藝和翻譯文學,曾和楊予秀、吳恩裕、趙石溪等同學自編、自寫、自印文藝刊物《夜航》,共出四期,後因籌不出印刷費而停刊。以後,他就常在報刊上投稿,想作個業餘作家了。
1927年冬,他與楊予秀、吳恩裕等同學一併升入了東北大學本科哲學系。1929年因該校要取消哲學系,加之當時和他接近的同學楊予秀、吳恩裕等都次第被學校開除,他很不自安,想另謀出路。經同學介紹,翌年春,被派任東省特別區(哈爾濱)教育會編輯,並轉學法政大學經濟系。數月後,調任東省特別區(哈爾濱)教育廳第二科科員。從1927年至1931年春,他先後在《盛京日報》、《泰東日報》、《新亞日報》、《益世報》、《大公報》 等報上發表了一些小説和雜文。其中曾在《泰東日報》上發表過長篇連載小説《燕侶鶯儔》等。他到教育廳後不久,因工作上的勞累與困難,且在法政大學讀書又是有名無實,因此漸萌悔念;遂於1931年夏復學東北大學國文系。
“九·一八”事變後,傅庚生全家逃到北京。當時東北大學的學生一部分在北京復學,一部分由教育部安插,分別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寄讀。他就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作了寄讀生。翌年暑假,參加轉學考試,轉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三年級。1932年他的父親因患心臟病,突然去世。父親死後,家無恆產,他的胞兄傅誼生在北寧鐵路局天津車站當一名小職員,月薪只有四十元,不可能供他讀書。因此,他只好謀求一個職業,一面工作,一面學習。1932年他兼任了北京弘達學院語文教員。“九·一八”事變後,一般東北青年都有民族意識,都想抗日救國。當時梅公任、周天放等東北人在北京發起建立東北行健學會。1933年他加入了東北行健學會,併兼任民友書局編輯。1934年,他於北京大學畢業,作了弘達學院的專任教員。
在北京大學讀書時,他曾寫過一篇小説《桐兒》(又名《雪兒》,曾在《東北月刊》上發表過),馮文炳(廢名)先生看過後,説寫得好,但他又説,要想在創作上搞出成就來,非搞好外文不可。馮先生的這些話對我影響頗大。當時,因為他的外文水平不高,所以從那時起,他就逐漸地開始從文學創作轉向了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開始了社會科學研究生涯。北大畢業後,他的同學華鍾彥曾對我説;許之蘅先生説過,要想搞出成績來,一定要學會作學問。金靜庵先生後來也説過:要搞就要搞真學問,決不要搞假學問。這些話對他都有一定的啓發。從“九·一八”事變至1934年這期間,他常在由民友書局出版的行健學會的會刊《行健月刊》、《行健叢書》 、《行健旬刊》和在上海的東北協會的會刊《黑白半月刊》、《東北月刊》 等雜誌上發表一些關於東北問題的記載、掌故和小説、詩歌等。1934年蔣介石向日本帝國主義屈服,命令華北當局取締一切抗日活動。行健學會遂併入了在上海的東北協會,民友書局從此停辦。
1937年他兼任教育部成立的東北青年教育救濟處第二組組長。蘆溝橋事變後,他到了武昌擔任湖北省教育廳秘書。同年六、七月間,武漢告急,便到四川萬縣賦閒。1939年至1941年任東北協會第一組幹事、主任幹事、秘書。當時協會內備有《古今圖書集成》,由於工作上的方便,他閲讀了其中大量的中國古典文學書籍,為日後進行古典文學研究作了一個初步的奠基工作。自到萬縣後,他就加緊備課,準備教學,並開始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曾在當時的《國文月刊》、《東方雜誌》上發表了一些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論文。在那一段時期裏,他一直是對中國古典文學作些廣泛的研究,後來方專心致力於唐代文學的研究。
1941年9月,他擔任了東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併兼校長辦公室秘書。到東大以後,認識了高亨、陸侃如、馮沅君等先生,又因經常在雜誌,上投稿,與葉聖陶、朱自清、朱光潛、陳中凡、餘冠英、林庚、李廣田等先生時常通信。1939年,他即想寫《中國文學欣賞舉隅》。原本想用語體文寫,後因所引材料均為文言,用語體文寫總感到有些格格不入,於是還是決定用文言寫了。稿子寫成後,曾給朱自清先生看過,他説,寫法很好。1943年經餘冠英先生介紹,由開明書店出版了該書。《中國文學欣賞舉隅》共二十六章,每章之中採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為欣賞的資料,從文學的感情、想象、思想、形式等諸方面進行了賞析。陸侃如先生為本書寫了序言。1943年冬,他離開東北大學,經郭效汾先生介紹,到四川金堂銘賢學院任教。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葉聖陶先生介紹他到成都華西大學任副教授,並在成都市一中、市女中及甫澄中學等校兼課。這時才與葉聖陶、朱自清、陳中凡等先生晤面,時相過從,立定志向搞一輩子社會科學研究。同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中國文學批評通論》。《通論》共分三編十一章。上編四章為緒論,中編四章為本論,下編三章為結論。當時其它的批評史都是作縱的、史的敍述,《通論》 則是採用橫的寫法,平列起思想、感情、想象、形式四大項目。
1946年10月間,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朱光潛介紹他為北大中文系講師。其時物價飛漲,他雖在各雜誌上投稿,並有朋友資助,但生活仍感困難。他過去在東大時的同事陳克孚先生當時任北京蒙藏學校校長,聘他去兼職,補助生活。但北大規定講師不準出外兼課。1947年他離開北大。後由朱光潛先生介紹到南開大學任教。因聘書來得太晚,他已另外任職,故將聘書退回。同年,由高亨先生介紹轉任東北中正大學、東北女子文理學院兩校中文系教授,又經遼東學院中文系主任匡扶先生介紹,兼任遼東學院中文系教授。同年10月還兼任了瀋陽益華公司總務部經理。1948年初,東北各校紛紛停辦,東北中正大學等校也不能開課了。3月間高亨先生給西北大學中文系主任張西堂拍了一份電報,介紹他赴西大任教。不久,西北大學回電聘他為中文系教授,並寄來聘書。他於4月間到西北大學任教至今。
從1937年至解放前夕,他陸續在《國文月刊》、《東方雜誌》上發表了很多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論文。其中主要的有《中國文學史上之文質觀》、《咀華隨筆》 、《論文學的復古與革新》、《讀詩偶識》、《説“三瘦”》、《評李杜詩》(以上均發表於《國文月刊》)、《漢賦與俳優》、《詩論蒙拾》、《文論神氣説與靈感》、《論文學的隱與秀》 (以上均發表於《東方雜誌》)等。
1949年西安解放後,他被選為西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併兼任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他開始文學研究以後,原本醉心於學習與研究李太白的詩,以後又專研杜工部集。1955年由棠棣出版社出版了《杜甫詩論》。《杜甫詩論》一書從杜甫的生活與思想、人民性、非戰思想、愛國精神、現實性等方面對杜詩進行了較深刻的分析與研究;並且對杜詩“沉鬱”的風格進行了比較深入的闡遠。195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西安分會。1959年由東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杜詩散繹》。《散繹》一書,總計翻譯杜詩九十六首。它用散文澤詩,又散落加以繹逃,並且對杜詩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也略作了分析。全書共十二章,這本書是為了能夠給學習古典文學的讀者提供一些閲讀杜詩的例説,啓迪初學,古為今用。1963年,東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文學賞鑑論叢》。該書收錄了他解放前後發表的關於文學欣賞論文二十餘篇。
從解放至“文化革命”前,他在《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匯報》、《文學評論》、《人文雜誌》、《詩刊》、《西安晚報》、《陝西日報》、《延河》、《西北大學校刊》,《新建設》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一些文章。其中主要的有:《魯迅在文史研究上的幾點啓示》、《從沉鬱頓挫窺測魯迅的小説》、《詩情畫意》 、《詩詞的意境》、《陶詩析疑七例》、《〈孔雀東南飛〉疑義相與析》、《説唐詩的醇美》、《沉鬱的風格,宏美的詩篇》、《探杜詩之琛寶,曠百世而知音》、《試再論杜甫的〈搗衣〉詩》、《情語與景語談片》等。1961年前後曾在《西安晚報》上開闢了《朝花夕拾》專欄;在《陝西日報》上開闢了《燈前漫記》、《旭窗談藝》等專欄。“文革”前曾任《人文雜誌》編委。
1979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詩析疑》。《析疑》對杜詩中若干疑難問題,就個人的見解作了剖析,旨在“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共計九十三題,是一部爭鳴之作。該書在陝西省第一次優秀書籍評選中,獲優秀文學書籍獎。同年,他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文化革命”以後,他在《陝西日報》、《西安日報》、《西北大學學報》等報刊上發表了一些文章。其中主要的有《李白詩散繹自序》、《陸機〈文賦〉今譯》等。歷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顧問、中國作家協會西安分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陝西省分會理事、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在古典文學的研究方面,他受清代章實齋《文史通義》的影響很大。他認為,理解古人的詩文,應該象章實齋説的“盡其旋折”(《文史通義·辨似》);做這個初步的奠基工作,大略有如下的過程:一要知人論世,二要剖判精粗,三要設身處地,四要緣情度理,五要分清主從,六要區別正反,七要疏通比較,八要衡量揣摩,九要辨明辭義,十要一以貫之。大抵能利用這些規矩繩墨,然後融會貫通,居高臨遠,深入鑽研,大膽嘗試,再識其甘苦,如輪扁斷輪之得心應手,不疾不徐;或遊刃有餘,如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問,官知止而神欲行。在研究古典文學方面,他一向反對自清代以來就一直盛行的考據之風,而主張以詞章、義理為主,他認為考據只能作為一個初步的奠基工作,是一個輔助的手段。這一點他在《中國文學欣賞舉隅》一書的“書旨與序目”裏提出了。
另外,在研究文學方面,一定要有創新,不可照搬。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昌登黃鶴樓,看見崔灝題詩於壁,就不題詩了,只寫了兩句:“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灝題詩在上頭。”雖只兩句,卻得以流傳後世,因為兩句是他的創造。他搞了近五十年的科研教學,總結出兩個信條:在教學方面,不嚼剩飯再去喂人,在科研方面,不走他人的熟門熟路。在學習方面,應該儘量作到過細。《論語·憲問》雲:“子白: 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既然是務在為己之學,當然就要如荀子所要求的:“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荀子·勸學篇》)不能像“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同上)他還感到,學習的不二法門,應該是如荀子所説的“日積日一”。積者,是積累知識,一者是“吾道一以貫之”。當然,還要善於學習,杜甫就曾説過,要“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古人在這方面論逃極多,且多鞭辟入裏,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研究和清理古代文化遺產,秉持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去尚友古人。總之,將這筆珍貴的遺產很好地繼承下來,是古典文學工作者必須經過艱鉅的努力才能夠完成的。 [1] 
參考資料
  • 1.    北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 第2輯,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03,第344-350頁
  • 2.    傅庚生:唐代文學研究的集大成者,瀋陽晚報,2010.04.24,第86版:全民讀書月
  • 3.    高增德、丁東編,世紀學人自述 第4卷,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00.01,第78-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