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傅家村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南關街道辦事處傅家村)

鎖定
傅家村位於南關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偏南4.1公里,東靠王家小莊,北和東北與西辛置、南辛置相接,南與逯家溝為鄰,西南和正西與膠西鎮的尹家店、雅會村、楊家村接壤。
中文名
傅家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南關街道
地理位置
位於南關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偏南4.1公里
人口數量
1362人

傅家村村莊由來

傅家村 傅家村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為元末,道光乙巳《膠州志》即有標註。因傅姓立村,以姓氏命名。

傅家村政區人口

傅家村位於南關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偏南4.1公里,東靠王家小莊,北和東北與西辛置、南辛置相接,南與逯家溝為鄰,西南和正西與膠西鎮的尹家店、雅會村、楊家村接壤。村南有香港路與村西的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相連,交通十分方便。2004年有耕地910畝,人口1362人,男690人,女681人。其中老村民1344人,新村民18人。

傅家村經濟狀況

1970年,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研究決定,對村莊的建設統一規劃,建成現在的新村。村南是一片丘陵,香港路以北地勢平坦。本村原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也是膠白的重要產地。隨着改革開放,98%的村民在村莊周圍建成了一大片水蜜桃生產基地,栽桃樹比種糧食作物增收好幾倍。每年四月份,滿山遍野紅彤彤的桃花盛開時,吸引外地來賞花的人絡繹不絕。到七八月份,來品嚐鮮桃的客人都是讚不絕口。收穫季節,無數的卡車把又大又甜的桃子運往全國各地。
1978年全村集體收入11.8萬元,主要靠磚瓦廠途徑,其中農業收入3.2萬元,特色作物有傅家村水蜜桃。工業收入8.6萬元,唯一的企業磚瓦廠,產值20萬元,税收1.3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00元。1988年集體收入20.1萬元,主要收入來源於磚瓦廠、五金廠,農業收入5.3萬元,特色作物水蜜桃,工業收入14.8萬元,著名企業磚瓦廠、五金廠,產值36.5萬元,税收6.1萬元,村民人均收入600元。2004年集體收入300萬元,主要途徑同三路賠青,其中農業收入180萬元,特色作物水蜜桃,人均收入4000元,與興創集團合資,計劃投資1.5億元人民幣創建韋達包裝有限公司,年創利税3000萬元。

傅家村社會事業

傅家村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民國初年由毛桂山投資,辦起一所私塾學校,招收傅家村、雅會村、尹家店等村的兒童入學。當時的校舍、課桌凳等設施以及辦公經費和教師工資等全有毛桂山承擔,對學生不收學費。解放後,村裏有初級小學一處。1965年村裏投資辦起了傅家村聯辦中學。1994年,響應上級關於合班並校的號召,傅家村與王家小莊、陸家溝、南辛置、西辛置集資修建了現在的傅家村小學,達到了適齡兒童中小學入學率100%。
集體富了,拿出一定資金,補助村民生活。按計劃每人每月發放麪粉、大米、食用油等。對60歲以上老人,計劃增加補助30-60元。對考上大學的學生補助800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