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偷菜

(風俗)

鎖定
偷菜這種嗜好,古人也有。古代一些典籍對古人的偷菜行為有記載。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裏説,人們從契丹人那承襲放偷習俗後,有婦女明目張膽地率領婢妾到他人家趁主人迎客之際偷竊物件。主人發現後,提家用茶食糕點上門贖取。清代廣東文昌縣也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為祥,失者以不詈為吉”的習俗。
中文名
偷菜
類    型
風俗

目錄

偷菜偷些什麼

放偷節裏,人們都偷些什麼呢?各地“偷青”的不少。“偷青”即竊取他人蔬園裏少許的青菜。江蘇省《沙川撫民廳志》(清道光十六年)提到婦女出門觀燈時,“或私摘人家菜葉,以拍肩背,曰拍油蟲。”但也有偷青菜不止偷少許,而是偷菜偷空人家菜園的。一遇元宵佳節,“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各園主稍為疏防,即被一掃而空。”這説的是光緒十二年時,原駐防於柳州的廣西提督率同家屬進駐廣西龍州縣,隨同的家屬將“偷青”之風引進該地,演變到後來,就變成了此種現狀。

偷菜放偷

人們為何獨在元宵節放偷呢?據説“元宵放偷是一種別緻的饋贈形式,它是原始共產制的折射”。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元宵夜或者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台灣地區有句俗語“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古人偷菜“偷”得不亦樂乎,體現了其對生活的熱愛。今人“偷菜”,則體現了網絡對大眾的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