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健脾燥濕

鎖定
健脾燥濕,有蒼朮、白朮等具有健脾氣、燥中焦之濕的作用。
中醫病名
健脾燥濕
常用藥物
黨蔘、白朮、茯苓、蒼朮等
適用人羣
脘悶納呆,頭身困重者
藥    物
白朮、茯苓、蒼朮、厚朴
健脾燥濕:①治法。用益氣健脾之藥與苦温燥濕之品為伍,治療脾虛濕困的方法。適用脘悶納呆,頭身困重,口粘不爽,四肢不温,大便溏泄等。常用藥物如黨蔘、白朮、茯苓、蒼朮、厚朴、陳皮。代表方劑如胃苓四物湯。②中藥功效。如蒼朮、白朮等具有健脾氣、燥中焦之濕的作用。(來源於《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詞典》,主編:李振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出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