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停車暫借問

鎖定
《停車暫借問》是當代作家鍾曉陽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82年。
該小説以抗戰時期的東北和戰後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女主人公趙寧靜一生的愛情悲劇。小説在不失古典的風格中對女性情感世界進行了重新挖掘和書寫,體現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主體地位的張揚。 [1] 
2002年2月26日,根據該小説改編,由周迅主演的電影《煙雨紅顏》在中國內地上映。 [2] 
作品名稱
停車暫借問
作品別名
趙寧靜的傳奇
作    者
鍾曉陽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82年
字    數
160000

停車暫借問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幕,習醫的日本青年吉田千重,在仍是偽滿洲國的瀋陽,遇見了當地的大户千金趙寧靜。這段讓世人不容的異族之戀,變得有如北國燦爛飛舞的盛雪,鮮烈綻放。戰亂中的東北依舊動盪不安,與日本戀人生死訣別後的趙寧靜,無意間與遠房表哥林爽然相逢。亂世中,兩人營造出一段苟安的青春時光,卻又不得不在時代的動亂中,接受重重考驗。 [3] 
雖然當時的中國吹進了一些西風,但傳統的倫理觀仍然禁錮着人們的身心。任性無畏的趙寧靜和灑脱不羈的林爽然,最終也逃不出傳統的牽絆:林爽然從小已經訂婚。綢緞莊一場大火之後,兩人勞燕分飛。許多年後,趙寧靜在香港街頭邂逅了依然獨身的林爽然,她決定重續舊夢,與丈夫離婚。然而希冀破滅,林爽然已經遠走美國,人去樓空,唯留一張信箋。 [1] 
《停車暫借問》封面

停車暫借問作品目錄

第一部 妾住長城外
第二部 停車暫借問
第三部 卻遺枕函淚
後記 車痕遺事 [4] 

停車暫借問創作背景

鍾曉陽介紹,其實她在1980年回瀋陽探親之前,已經在構思小説了。那一次回瀋陽探親,她其實有一看實景的目的,還一道收集了眾多珍貴的素材和資料。鍾曉陽説,雖然在中國香港長大,但平日從父母那裏蒐集來的拉拉雜雜的記憶碎片,特別是母親的童年記憶,都是她寫作的材料。長年累月,鍾曉陽的腦海裏慢慢浮現一個老東北場景,那裏有四合院、梨樹林、雪落,其後開始出現人物、情節。 [3]  1980年底,鍾曉陽完成第一部《妾住長城外》。1981年,創作完成第二部《停車暫借問》和第三部《卻遺枕函淚》。2007年,鍾曉陽應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提議,對內文做全面修訂,添寫《車痕遺事》。 [5] 

停車暫借問人物介紹

趙寧靜:她是東北大户人家小姐的縮影,原本是個純真無邪的女孩子。趙寧靜在一次躲警報時與吉田千重相遇,這段純潔的愛情由於戰爭無疾而終。後來表哥林爽然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兩個人逐漸產生了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也逃不出傳統的牽絆。她為了林爽然,多次離家出走,追隨林爽然的蹤跡,一生顛沛流離。她一生愛過兩個男人,然而也僅僅是愛過而已。父親甚至其他人對她的感受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他們總是按照世俗的標準衡量她。 [1] 
林爽然:趙寧靜的遠房表哥,英俊灑脱。林爽然有婚約在先,又有那種天塌下來獨自頂着的大丈夫性格,縱是愛戀趙寧靜,卻未將悔婚一事點破。趙寧靜為使心愛之人免受煎熬,擅自作主答應熊大夫的求婚。林爽然因此大病一場,黯然離去。 [6] 

停車暫借問作品鑑賞

停車暫借問作品主題

《停車暫借問》裏的林爽然,本與趙寧靜相知相愛。儘管兩人之間的愛情,有着來自雙方家庭的梗阻。但它還並不足以成為兩人無法逾越的障礙。問題的關鍵只在於,林爽然和趙寧靜顯得過分含蓄,勇氣總是被敏感及多慮消蝕殆盡,故而愛的言表永遠充滿着艱辛。林爽然就是在緊要關頭,最終未能讓勇氣戰勝含蓄,結果永久失去彼此之間的美好情感,並鑄成兩人一生的不幸。鍾曉陽將這一悲劇書寫成了人物性格層次的悲劇,而沒有像其他同類文本處理成特定時代層次的悲劇。 [7] 
小説中,鍾曉陽通過書寫婚戀悲劇,刻畫了人性對利益追逐的貪婪和脆弱。趙寧靜與熊應生的婚姻是一樁利益婚姻。因為趙寧靜心中只有林爽然一人,對熊應生並無感情。為了不讓表哥為難,她一賭氣答應了熊的求婚,嫁給不愛的男人,過上優越的生活。時過境遷之後,她與林爽然再次在香港重逢時,為與心上人廝守,她毅然決然地要與熊離婚。然而當林爽然不告而別,過慣富足生活的趙寧靜早己失去生存的能力,無法忍受貧困生活,她又硬着頭皮回到熊的身邊。在複雜曲折的情感糾紛中,趙寧靜和熊應生的婚姻是因為利益而結合,因為無愛而從始至終名存實亡,但也因為利益而苟延殘喘。趙寧靜雖然勇於追求自我情感,但她始終是自私並且得隴望蜀的,她可以用婚姻交換利益,也同樣用婚姻來滿足自身慾望。 [8] 

停車暫借問藝術特色

《停車暫借問》中隨處可掬起古典的意象,其中反覆出現的《紅樓夢》最讓人動容。趙寧靜常歪在炕上讀着《紅樓夢》,寶玉祭晴雯的傷感,在趙寧靜心上又蕩起悲涼的漣漪。這位活潑的東北姑娘與孱弱的林妹妹形象,其實差距甚遠,卻執著地實踐了絳珠仙草的還淚説:“淚流乾了,她欠這人世的,也就還清了”,這句話寫在前面,結尾一段,“寧靜的眼淚,也很快的,就幹了”,照應上文出現的《紅樓夢》,彷彿一卷悲涼的長歌。 [9] 

停車暫借問作品評價

作家張愛玲:動人的愛情故事實在少,難怪《停車暫借問》這樣轟動。
文學評論家王德威:鍾曉陽是“今之古人”,能用現代小説的形式包裝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情思,其中尤其擅長描繪流離的哀傷。相較於決定台灣文學史發展的張愛玲的精警敍事觀點,鍾曉陽的敍事手法明白突顯感傷的情愫;張愛玲所寫的人物都是庸俗的人物,只為得“以庸俗反當代”,然而鍾曉陽卻是落實描寫普通人物在普通生活中的悸動。 [4] 
鳳凰網文化:無論是文字技巧的運用上,還是寫情寫意的經營上,這部小説都有獨到之處。小説不僅將少女情思刻畫得絲絲入扣,同時還展現了一幅活靈活現的東北風土人情畫卷,讀着那一條條熟悉的地名和街道,猶如重回上個世紀的東北。 [10] 

停車暫借問出版信息

1981年,中國台灣《三三集刊》《自由日報》、中國香港《大拇指半月刊》同時刊載《妾住長城外》。同年8月,《停車暫借問》開始在《聯合報》副刊連載。
1982年,《卻遺枕函淚》在《聯合報》副刊連載,三部曲結集為《停車暫借問》,由中國台灣三三書坊首次出版。
2011年,《停車暫借問》誕生近三十年後,首次正式出版簡體字版。 [5] 

停車暫借問作者簡介

鍾曉陽,1962年12月出生於廣州,1963年隨父母移居中國香港,十三四歲即開始寫作。1982年,其三部曲結集為《停車暫借問》,先後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出版。另著有小説集《流年》《愛妻》《哀歌》《燃燒之後》,散文集《春在綠蕪中》,長篇小説《遺恨》,詩集《槁木死灰集》。填詞作品《最愛》入圍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