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偏誤分析

鎖定
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是對學習者在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偏誤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其來源,揭示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從而瞭解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和規律。
偏誤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不自覺地對目的語的偏離,是以目的語為標準表現出來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這種錯誤是成系統的、有規律的,反映了説話人的語言能力,屬於語言能力範疇。
中文名
偏誤分析
外文名
error analysis
名詞類型
定義概念
名詞領域
語言學

目錄

偏誤分析簡介

偏誤分析是在語言學理論中介語假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早由魯健驥介紹到中國(80年代初)

偏誤分析語言特點

1、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和作用:偏誤分析的心理學基礎是認知理論,語言學基礎則是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
2、偏誤分析的偏誤的分類:對偏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科德根據中介語的發展過程,將偏誤分成三類:
(1)前系統偏誤:指目的語的語言系統形成之前的偏誤。學習者處於尚未掌握目的語的規則和系統,處於摸索階段,出現較多的偏誤;
(2)系統偏誤:指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者正逐漸發現並形成目的語的規則和系統,但還不能正確地運用這些規則,因而出現的規律性的偏誤;
(3)後系統偏誤:指目的語系統形成後的偏誤。此時學習者基本掌握了有關語言規則,一般能正確運用,但有時會出現錯誤,造成偏誤。
3、偏誤的來源:
(1)語內/母語負遷移。學習者不熟悉目的語規則的情況下,只能依賴母語知識,因而同一母語背景的學習者往往出現同類性質的偏誤。
(2)目的語知識負遷移。學習者把他所學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語知識,用類推的辦法不適當地套用在目的語的語言現象上,造成偏誤,也稱為規則泛化或過度泛化。
(3)文化負遷移。有的偏誤不完全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由於文化差異造成語言形式上的偏誤,或是語言使用上的偏誤。
(4)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指學習者在學習目的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解決,與此同時,造成偏誤的學習策略主要有遷移、過度泛化和簡化(即以上幾條),造成偏誤的交際策略則是迴避和語言轉換。
(5)學習環境的影響。指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誤,如教師不夠嚴密的解釋與引導,教材編排不當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誤。
(6)語言訓練的轉移。有些“中介語”的成分是產生於教師的訓練方式及教學中反覆進行機械訓練的結果。
4、對待偏誤的態度:
(1)對偏誤的本質要有全面的認識。偏誤是第二語言習得中必然有的正常現象,伴隨習得過程的始終,學習者正是通過不斷克服偏誤而學會語言的。
(2)利用對比分析和偏誤分析,教師可預先了解學習者可能發生的偏誤及偏誤來源,在教學過程中掌握主動,從一開始就提供正確的示範,讓學習者正確的學習。
(3)糾正學習者的偏誤,要有正確科學的態度,糾錯方法要得當,最好的辦法是啓發學生自己發現並改正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