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單極神經元

鎖定
假單極神經元系神經元的一種。神經元的胞體亦伸出1個胞突,因此常被列入單極神經元之內。但此神經元胞突離開胞體不遠處便呈“T”字分枝,1支走向感受器,稱外周突;另1支走向腦或脊,稱為中央突。這種神經元在胚胎早期是雙極的,由於後來的演變,兩極在近胞體的部分合並而成假單極。從生理學觀點看,興奮向胞體傳導者為樹突;由胞體發出的胞突為軸突,但在形態上兩者無差別。此種類型神經元見於腦神經節和脊神經節。
假單極神經元,胞體近似圓形,發出一個突起,在離胞體不遠處分成兩支,一支樹突分佈到皮膚、肌肉或內臟,另一支軸突進入脊髓或腦。
中文名
假單極神經元
外文名
pseudounipolar neuron
釋    義
周圍神經系統中的一個感覺神經元
所屬學科
神經學

假單極神經元概述:

1、神經元: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神經元是神經組織的結構單位,由胞體和突起構成。胞體由細胞核和細胞漿組成,其形狀和大小不一,種類也很多,位於腦和脊髓的灰質,神經節及其他器官的神經組織中,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一個神經元可以有許多樹突;但只有一個軸突,神經突起可以很長,常稱為神經纖維。神經元又是神經系統的功能單位,具有接受刺激、傳遞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經元是傳導神經衝動的唯一組織,按其功能特性可分為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及傳出神經元。按其引起後繼單位的反應可分為興奮性神經元和抑制性神經元。神經元同時也是神經系統的營養單位。

假單極神經元解剖結構:

假單極神經元:
假單極神經元在胚胎的早期實為兩個突起,後來的變化使兩個突起在靠近胞體的一段結合在一起,因此稱為假單極神經元。有時也列入單極神經元。它所伸出的軸突離胞體不遠便呈“T”字形分支,其中一支走向感受器,稱為周圍突;一支進入脊髓或腦,稱為中樞突。此種神經元存在於脊神經節和某些腦神經的感覺神經節內。

假單極神經元神經元的形態學結構及其分類方法:

神經元是一種高度分化的細胞,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衝動的功能。其形態多種多樣,但都具有突起,因此可將神經元分為胞體和軸突兩部分。胞體的形狀和大小差別很大,有球形、錐體形、梨狀、星狀和顆粒狀等。小的神經元胞體直徑僅4~6微米,如小腦顆粒細胞。大的可達150微米,如大腦皮質內的大錐體細胞。胞體的結構與一般的細胞相似,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胞膜大多為典型的單位膜結構,在軸突處延續為突起表面的膜,在突觸處具有特殊的形態,形成突觸的前膜或後膜。胞核一般呈球形,位於細胞中央,異染色質少,核仁明顯。神經元的細胞質又稱神經漿或稱核周質,其中除含有線粒體,高爾基複合體、滑面內質網、中心體、溶酶體、脂滴、微管以及脂褐素顆粒等細胞器外,還含有兩種為神經細胞所特有的成分,即尼氏小體和神經原纖維。 [1] 
還有些神經元軸突末端釋放的化學信使(特殊的化學顆粒物質)進入血液中,這種化學信使稱為激素,它通過血液循環到相應受體的效應細胞,這種神經元稱為分泌神經元或神經內分泌細胞。
神經元可按其形態和功能進行分類,通常有三種分類方法:
1、按軸突(又稱為“極”)的數目,分為單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和多極神經元四種類型。
2、按神經元軸突的長短,可分為高爾基Ⅰ型細胞和高爾基Ⅱ型細胞兩種類型。
3、按神經元的功能,分為感覺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三類。

假單極神經元神經元的受刺激時傳遞神經衝動的原理: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功能單位。由一個帶核的細胞體組成;細小分叉的突起稱樹突;單一長神經纖維(即軸突)被脂質(髓磷脂)包圍,在突觸處與其他神經元相聯繫,或延伸至肌纖維或腺體細胞。當一個神經元受外部或其他神經元的刺激時,神經衝動就會通過電化學反應沿軸突向下傳輸。衝動頻率是控制行為的基礎。成束的神經纖維纏結形成神經,神經將感覺器的衝動傳送到大腦或脊髓(感覺神經),或從中樞神經系統向外傳到肌肉或腺體(運動神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