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倫勃朗傳

(2011年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倫勃朗傳》是2011年4月1日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龍(Van Loon.H.W.)。該書用一種半小説體的自傳形式,描述了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天才繪畫大師倫勃朗悲情的一生:艱難掙扎的藝術生涯,曲高和寡的生活窘境。雖然作品被踐踏,人格受攻擊,但他仍然痴迷於藝術,甚至到了“迂腐”的地步。他相信自己的繪畫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藝術將帶給他前所未有的自由。100年後,蒙塵的珍寶終於得到世人的青睞,倫勃朗——這位荷蘭歷史上最傑出的藝術大師被人們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諸巨擘如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相提並論,淒涼離世的大師終於可以含笑九泉!
中文名
倫勃朗傳
作    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Van Loon.H.W.
譯    者
王逸梅等
出版社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4月1日
頁    數
583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5902051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倫勃朗傳編輯推薦

《倫勃朗傳(套裝上下冊)》:
房龍耗時最長的一部著作
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繪畫大師的權威傳記
我就坐在那裏,想着剛才那個奇怪的年輕人是誰,他竟能在人們自相殘殺時,全神貫注地畫他的畫 [1] 

倫勃朗傳媒體推薦

實在巧妙不過,乾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一寫,讀他書的人,無論大人小孩,都覺得娓娓忘倦了。
——著名作家 郁達夫
房龍不是深奧的理論家,但卻未必沒有自己的體系與思想。他的著述……選擇的題目基本是圍繞人類生存發展最本質的問題,貫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寬容和進步。他的目標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挑戰。他採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識與真理,使它們成為人所皆知的常識。

倫勃朗傳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亨德里克·威廉·房龍(Van Loon.H.W.) 譯者:王逸梅 等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Van Loon H.W 1882-1944),荷蘭裔美國人,歷史學博士,著名學者,出色的通俗作家,文化普及的大師級人物。他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屢經漂泊,同時苦練寫作。他一生筆耕不輟,勤奮著述,獨立完成了40餘部著作。代表作有《寬容》《人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等。他多才多藝,精通10種語言,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還善於繪畫,為自己的許多著作親繪插圖。
其作品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知識廣博而不乏真知灼見,文字深入淺出、通俗優美、輕鬆風趣而又發人深省,貫穿着理性、寬容和進步的思想,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

倫勃朗傳目錄

上冊
推薦序/01
序我為何寫這本書/05
第一章 1641年,我記憶中的雨天/1
我不僅記得大街上傾瀉的大雨,我還記得由於這位友善老人的關心照顧。原本我要為謀生而奔波的未來生活忽然像變魔術一樣改變了。
第二章 初見薩斯基亞,她已卧病在牀/21
我把手放在她的胸口上,她的心臟很微弱地跳動着。她病得很厲害,似乎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
第三章 有關我年輕時代朋友的情況/32
到底為什麼四位如此不同的人會在我那簡陋的房間裏相聚在一起?
第四章 在沉悶的生活中如何尋找快樂/51
那與文明世界隔絕的三天流放將作為最令人愉快的事件之一永遠珍藏在我一生的記憶裏。
第五章 我與倫勃朗的相識之緣/56
但那個年輕人對這場戰爭似乎充耳不聞,始終在忙着他的速寫,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砸死。
第六章 這個女人真討厭/62
她很瞭解病人的事,所以她知道男主人馬上就會成為鰥夫,她很想做填房。
第七章 薩斯基亞的肺病很嚴重/67
她很可愛,很可憐,很有耐心,可還是沒有絲毫好轉。
第八章 我對倫勃朗的繪畫藝術心領神會/70
這幅畫強烈地吸引了我,我發現了其他繪畫中少有的東西。
第九章 倫勃朗作了一幅巨畫,希望以此成名/78
這幅畫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人們將聽説我的繪畫技巧;我將擁有比以前更多的顧客,我就要做我的實驗,我將獲得前未有的自由。
第十章 這幅畫使倫勃朗受到嘲笑/97
從此,倫勃朗的厄運就開始了。
第十一章 與一位正直的磨坊主談論藝術/101
磨坊主對畫家非常崇拜,並咒罵士兵們,説他們一點兒用處也沒有,但是喝酒比打仗棒多了。
第十二章 畫家交友中。他的妻子日漸衰弱/104
這是一幅悲涼的畫面,然而我們卻愛莫能助。
第十三章 薩斯基亞安息了/113
他輕聲對我説:“她今晚真安靜!我從未見過她睡得這麼熟,她真的快
第十四章 葬妻後,倫勃朗立即投身工作/116
他在為薩斯基亞畫像,畫的是他們結婚那天薩斯基亞的神情容貌。
第十五章 倫勃朗意外登門。借走50盾/121
一個隨時能拿出五六萬盾現金的人競對我説,他要想辦法湊錢付給僕人工資,不,這裏一定有問題。
第十六章 有關薩斯基亞家的一些事/125
我不便出面,只得站在旁邊,看着他以一張不值一文的遺囑自認為富翁。
第十七章 講講我祖父的幾件趣事/132
即使在戰鬥中,假如敵人請求他,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寶劍送給敵人,然後再赤手空拳繼續對敵作戰,卻不肯對這種彬彬有禮的要求説“不”。
第十八章 我祖母是怎樣嫁給祖父的/141
“我很抱歉,”她説,“我決定嫁給你。你太英俊而不應這麼年輕就死去,另外我需要你。”
第十九章 1572年的蜜月/146
作為他的妻子,她的崇高的自我犧牲行為使她所有的親朋好友全都與她斷絕來往。
第二十章 第五戒律:我自幼對它心存懷疑/152
每次槍一響,他就會大聲尖叫,無法控制自己,只好躲在隱蔽處哭泣或低頭屈膝。
第二十一章 我那苦命的傻兄長/159
更糟的是,他娶的妻子被證實不僅是個潑婦,還厭惡與娶她的男人發生任何性行為。
第二十二章 我祈求哥哥歸來/173
“我給你帶來了消息,”他告訴我,“但不是你歡迎的消息。不是好消息。”
第二十三章 回鄉悲情:我哥哥慘死街頭/176
我是這樣歡迎他,手中託着他那顆停止跳動的心臟。
第二十四章 倫勃朗邀請我去看望他/180
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受害者不是在抵抗中被殺的,而是在當他拒絕向他的同夥告訴到我家的路時被殺的。
第二十五章 我有幸與市長共進晚餐/183
“是的,”我回答,“是剛才我間接提及的問題,為什麼這一切都要保密?為什麼不讓大家知道我航行的目的?”
第二十六章 我和朋友郊遊。討論遠航的可能性/207
我或我將要去居住的國家成了當晚活躍而有學術性的地理問題的討論中心。
第二十七章 我決定自願地背井離鄉去遠方/212
一想到如果我們面對的陸地上到處都居住着那個古怪的民族,將會發生什麼時,就讓我不寒而慄。
第二十八章 遠航美洲之時,我面臨千難萬險/218
桌子上的死人直直地坐了起來,大聲地打個噴嚏,説:“對不起,教授,請接着講!”
第二十九章 駛向新世界/231
我對這位孤獨的人越發喜愛,隱約預感到佈雷街上的這棟房子會發生災難。
第三十章 新阿姆斯特丹使人失望,但這個國家不錯/245
桅杆下面的一小攤血告訴了我,這是個悲劇。
第三十一章 總督大人給我的“見面禮”/249
然後,他把椅子朝後推了推,粗暴地對我説:“你有什麼事?”
第三十二章 宗教偏見和政治短視,並不限於大西洋東岸/254
善良的船長是對的。我們在新世界沒有一點機會。
第三十三章 一次失敗的拯救行動/262
他們為什麼被如此殘忍地劈成碎塊,我們永遠無法理解。
……
下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