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倩,漢字二級字 [1]  ,讀作qiàn或qìng,形聲字,最早見於小篆 [2]  。本義為古代男子的美稱。引申有姿容美好;疾速;含笑的樣子;藉助;僕人等意思。
(信息欄使用參考資料: [2] 
中文名
拼    音
qiàn或qìng
部    首
五    筆
wgeg
鄭    碼
ncq
筆    順
3211212511
字    級
二級字 [1] 
平水韻
十七霰去聲 [3] 
注    音
ㄑㄧㄢˋ ㄑ〡ㄥˋ
總筆畫
10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5029
倉 頡
oqmb
四 角
25227

字源演變

倩,形聲字。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圖1”,由“人”、“青”二字構成。從人,示人之容貌。從青,聲符,註明音讀,兼表義。青,示青春之義。會二字得青春美好義。隸書承自篆文,所從“青”,上體豎筆不伸出;下體增一橫畫。楷書承自篆文,所從“青”,上體豎筆伸出,曲筆變作橫筆;下體二豎筆平頭,中小點變作橫畫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4]  [5] 
《説文》:“倩,人美字。從人,青聲。”男子美稱用字。讀qiàn。引申指美好。《詩·衞風·碩人》:“巧笑倩兮。”讀qìng,《方言》卷十二:“倩,借也”,指借、藉助。 [4] 

詳細解釋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qiàn
名詞
古代男子的美稱
man
倩,人字也。從人,青聲。漢有東方曼倩, 蕭長倩。——《説文》
倩,士之美稱。——《漢書·朱邑傳》注
昔陳平雖賢,須 魏倩而後進。——《漢書·朱邑傳》

形容詞
含笑的樣子
smiling
巧笑倩兮。——《詩·衞風·碩人》
倩,好口輔。——毛傳
倩笑、倩語、倩倩
泛指姿容美好
pretty;handsome;beautiful
披顏爭倩倩,逸足競駸駸。——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
如倩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倩巧、倩女、倩俊
疾速
fast


qìng
動詞
請人做某事
ask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倩人、倩代、倩筆
藉助
have the aid of
汝倩人邪?——《三國志》

borrow
書寄兩三番,得見艱難。再倩霜毫,寫下喬公案。——《金瓶梅》

倚近,挨近

嬌痴性,恰才相迓還相倩。——明沈仕《懶畫眉·幽會》套曲
乍遇情不定,笑把身相倩。——明梁辰魚《駐雲飛·風情》曲之二
相倩
名詞
舊稱女婿,女兒的丈夫
son-in-law
倩可承家如有子,俸能給祭勝無官。——明· 楊基《懷萬郎中伯玉》

指僕人
servant
頃小兒回籍應舉,自行顧倩。——明· 張居正《答應天巡撫宋陽山》

參考資料: [2]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人字。從人青聲。東齊壻謂之倩。倉見切 [7] 

説文解字注

(倩)人美字也。
依韻㑹本訂。朱邑傳。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師古曰。倩、士之美稱也。葢本説文。而改人為士。改字為稱。其實可無改也。倩猶甫也。穀梁傳曰。父猶傅也。男子之美稱也。男子之字有稱甫者。儀甫、嘉甫是。有偁倩者。蕭長倩、東方曼倩、韋昭雲倩魏無知字也皆是。倩、好也。毛傳説倩曰。好口輔。以詩言巧笑。故知為口輔好也。
從人。靑聲。倉見切。
古音在十一部。
東齊壻謂之倩。
方言曰。靑齊之閒壻謂之倩。按此葢亦以美偁加之耳。郭雲。言可借倩也。借倩讀七政七見二切。葢方俗語謂請人為之。 [8]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正韻》𠀤倉甸切。千去聲。美好也。《説文》:男子之美稱。若草木之葱蒨也。蕭望之,字長倩。東方朔,字曼倩。皆美也。
又《詩·衞風》:巧笑倩兮。傳:好口輔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正切。淸去聲。揚子《方言》:東齊之閒,壻謂之倩。
又凡假代,及暫僱、使令亦曰倩。𨻰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怪乃輕其家丘,謂為倩人。 [9]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日本 日本

書法演示

書法演示 書法演示

書法欣賞

隸書
篆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彙集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次清
倉甸切/七政切
tsʰiɛn

次清
七政切/七見切
tsʰjɛŋ
集韻

次清
倉甸切
tsʰɛn

次清
七正切
tsʰiæŋ
韻略






倉甸切







七正切

增韻






倉甸切







七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次清

tsʼ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先天





倉線切


去聲
庚青





葉青去聲

洪武正韻



次清
倉甸切
ts‘ien



次清
七正切
ts‘iəŋ
參考資料: [10] 
參考資料
  • 1.    《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二級字表、三級字表)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0-04-11]
  • 2.    倩 漢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0]
  • 3.    平水韻 十七霰 倩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11]
  • 4.    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第701頁
  • 5.    倩 字形演變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11]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第1143頁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第507頁
  • 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第1467頁
  • 9.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第33頁
  • 10.    漢典 倩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