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倚傍

鎖定
倚傍,讀音為yǐ b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取法;因襲,出處為《晉書·王彪之傳》。
中文名
倚傍
拼    音
yǐ bàng
注    音
ㄧˇ ㄅㄤˋ
釋    義
取法,因襲

目錄

倚傍解釋

1、取法;因襲。
2、扶持,照顧。
3、依靠;依據。
4、謂依附,投靠。
5、舊時女子謂託身,許嫁。 [1] 

倚傍出處

《晉書·王彪之傳》:“是時 温 ( 桓温 )將廢 海西公 …… 彪之 既知 温 不臣跡已著,理不可奪,乃謂 温 曰:‘公阿衡皇家,便當倚傍先代耳。’”
唐 元稹 《樂府古題序》:“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
梁啓超 《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兒之學説》:“蓋自中世以來,學者惟倚傍前人,莫能自出機杼。”
鶴林玉露》卷十引 宋 梅堯臣 《汝墳貧女》詩:“ 汝 墳貧家女,行哭音悽愴。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龍鍾去持杖。勤勤囑四鄰,幸願相倚傍。”今本《梅堯臣集》作“依傍”。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那王孫公子倚傍着祖宗勢要,頂戴着先人積攢下來的錢財,不知稼穡,又無甚事業。”
《明史·閹黨傳·門克新》:“克新,汝陽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葉燦、光祿卿錢春、按察使張光縉倚傍門户,且請速誅熊廷弼。忠賢大喜,立傳旨行刑。”
謝覺哉 《學會想、問和做》:“先談‘想’吧!‘想’要有倚傍、有路數,憑空是想不出什麼的。”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投胎誤,悔落水中央。怕沒個才人相倚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