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倒戈卸甲

鎖定
倒戈卸甲,漢語成語,拼音:dǎo gē xiè jiǎ,意思是用來比喻放下武器認輸。出自《續傳燈錄》。
中文名
倒戈卸甲
外文名
lay down arms
拼    音
dǎo gē xiè jiǎ
注    音
ㄉㄠˇ ㄍㄜ ㄒㄧㄝ ˋ ㄐㄧㄚˇ
出    處
《續傳燈錄》

倒戈卸甲釋義

[lay down arms] 脱下盔甲,放下武器。喻認敗服輸 [3] 

倒戈卸甲出處

宋·惟白《續傳燈錄》:“雪峯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為什麼倒戈卸甲?” [1] 

倒戈卸甲例句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二人倒戈卸甲,拜伏於地。”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忽有一彪軍來到,乃袁熙部將焦觸、張南也。操自引軍迎之。二將倒戈卸甲,特來投降。”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卻説玄德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戈卸甲者,並不許殺害,如傷者償命;又諭眾降兵曰:“汝川人皆有父母妻子,願降者充軍,不願降者放回。”於是歡聲動地。”
孤本元明雜劇《齊天大聖·第四折》:“呀!殺得他忘魂喪魄怎還鄉,倒戈卸甲盡來降。” [2] 

倒戈卸甲成語辨析

【近義詞】:倒戈棄甲 [1] 

倒戈卸甲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認輸投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