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倉巷街

鎖定
倉巷街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文峯區 [1]  ,為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是明清時期安陽彰德府城保存的建築文化遺產。倉巷街全長528米,寬4.9米,現有57個院落,大部分是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 [2]  作為安陽古城保存較為完好的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有着安陽的“南鑼鼓巷”之稱。 [3] 
中文名
倉巷街
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價格
免費
地理位置
河南省安陽市文峯區三道街與文峯北街交叉口西北50米

倉巷街基本介紹

安陽倉巷街
安陽倉巷街(40張)
倉巷街位於七朝古都安陽古城區中心,入選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是明清時期安陽彰德府城保存的建築文化遺產。倉巷街全長528米,寬4.9米,現有57個院落,大部分是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作為安陽古城保存較為完好的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有着安陽的“南鑼鼓巷”之稱。 [3] 
安陽倉巷街
安陽倉巷街(26張)
倉巷街東西長500餘米,寬約5米,因原來位於縣衙糧倉門口,故得名倉門口街。新中國成立後,因時代發展糧倉漸廢,更名為倉巷街。明清時期,倉巷街兩側為商賈民居雲集之地,建築精美,不乏經商富户,因而與甜水井街並稱“龍鳳街”。
倉巷街建築以明清、民國建築風格為主,其中最具有鮮明清代建築風格的是3
安陽倉巷街
安陽倉巷街(30張)
號任家大院。院落原為三進四合院,正房與廂房均為硬山坡頂小青瓦,門窗為磚雕花式拱券窗,裝飾有竹子圖案,院落正中的懸山式垂花門木雕細膩,東偏院有一座造型別致的月亮門通向後院。院落中的房屋瓦檐、山花、墀頭等建築局部細節磚雕細膩、圖案精美,是安陽古城保存完好的珍貴建築文化遺產。 [3] 

倉巷街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倉巷街為彰德府城商賈民居雲集之地。
安陽倉巷街
安陽倉巷街(25張)
新中國成立後,因時代發展糧倉漸廢,更名為倉巷街。 [2] 
彰德府城,也稱安陽古城。安陽作為七朝古都,第一個城當是商代河亶甲居之都,然後是盤庚遷殷之都城。398年,在今安陽城西南燒盆窯村一帶,建安陽城,屬都京畿之地。580年楊堅焚鄴城,將鄴官府和所有居民全遷安陽城,安陽城於是稱,為相州。此後安陽城代替鄴城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新鄴城。之後唐宋元明清時期,安陽彰德府城均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