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修女艾達

鎖定
《修女艾達》是由波蘭、丹麥、法國、英國聯合制片的80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執導,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等主演,於2013年8月30日在美國特柳賴德電影節上映 [1] 
該片講述了一名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兒在宣誓正式成為修女之前,離開了修道院,去見世上唯一親人的故事 [2] 
中文名
修女艾達
外文名
Ida
其他譯名
修女伊德
依達的抉擇
修女伊達
艾達
伊達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Opus Film、Phoenix Film Investments
製片地區
波蘭、丹麥、法國、英國
導    演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
編    劇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
麗貝卡·倫科維茨
主    演
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
片    長
8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3-10-13(倫敦電影節)
對白語言
波蘭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2718492

修女艾達劇情簡介

作為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兒,艾達一直成長在修道院這個相對閉塞的空間之中,每天在宗教的指引下生活,在宣誓成為真正的修女之前,修道院院長要求艾達去找到自己的姨媽,儘可能地獲得有關自己身世的相關信息,完成對於自我的認知和了解。
姨媽告訴艾達自己是猶太人,父母都已故去,在草草打發掉艾達之後,姨媽照常去工作,而艾達則來到車站,等候傍晚的車回到修道院。也許是久違的親情勾起了姨媽旺達心底的記憶,她來到車站接走艾達,並告訴她可以陪她一起去尋找她父母的墳墓祭拜。二人一路打聽,緩慢前行,就連姨媽旺達也不知道艾達的父母是怎麼死的並埋在何處。當二人在一處酒店落腳,旺達在晚上濃妝豔抹出去尋歡作樂,而艾達則在旅館裏獨處。直到姨媽醉醺醺地從外面回來,質疑着艾達禁慾的修女行為,醉酒的姨媽想要艾達讀一段《抹大拉的瑪麗亞》時,艾達奪門而出,不自覺地走向了帥氣的薩克斯風演奏者的身邊。這個搭車的陌生男性對艾達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她竟開始向他吐露自己的內心。此後,艾達幾乎每天晚上都來到酒吧,欣賞演出,她的靈魂不自覺地希望與他親近。
艾達父母曾經居住的農場小屋如今已經被一户人家佔有,同時這户人家當初曾經庇佑過艾達父母和她的哥哥,但最終他們仍然逃不過猶太人大屠殺,殺死他們的也正是這家人。如今的農場主找到艾達,承諾只要艾達不索要回舊屋就帶領她們找到她父母和哥哥的遺骸。當艾達哥哥的頭顱被挖出來時,艾達才知道自己的確曾經擁有一個兄弟,也正是農場主當時將幼小的艾達送到了教堂交給了神父。全家其他人都死在了樹林裏,只有艾達活了下來,成為家族生命的延續,而像極了母親的一頭紅髮,更是讓姨媽旺達唏噓不已,期待艾達能夠仔細想清楚是否要走向成為修女的道路。
將親人埋葬在家族的墓地之後,姨媽旺達將艾達送回修道院。在受洗、宣誓之前,艾達退縮了,她知道自己還沒準備好成為一名真正的修女,沒有準備好禁錮自己所有的慾望,遠離塵囂。
在經歷尋根之旅並親手埋葬了自己的親人後,姨媽旺達感受到生命的虛無和人的渺小,自己雖然把握國家權力,能夠通過法官的職位給任何有罪之人以懲罰,但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權力再大也不能將自己摯愛的親人的生命挽回。旺達曾經是一個勇於感受生命的女性,傾聽自己的內心和慾望,雖然顯得十分輕浮。最終抵不過記憶的傷痛,她寧願自己親手將自己毀滅。
艾達脱下修女的服裝,穿上旺達的裙子和高跟鞋,塗上紅色的唇膏,放下自己的一頭紅髮去和薩克斯風演奏者約會,艾達突破了自己的信仰和內心防線,最終與男性發生了關係,而艾達所做的一切,是她信仰的崩塌,同時也是她對姨媽旺達的尊重與紀念——因為旺達生前希望艾達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快樂地生活,而不是終日躲在陰暗的角落 [3] 

修女艾達演職員表

修女艾達演員表

修女艾達職員表

製作人 Eric AbrahamPiotr Dzieciol、Sofie Wanting Hassing、Christian Falkenberg Husum、Magdalena Malisz、Ewa Puszczynska
導演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
副導演(助理) Grzegorz Debowski、Marcin Mayzel、Viktor Mentlewicz、Mariusz Wlodarski
編劇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麗貝卡·倫科維茨
攝影 裏薩德·列克維斯基盧卡斯·扎爾
配樂 Kristian Eidnes Andersen
剪輯 Jaroslaw Kaminski
選角導演 Alina Falana
藝術指導 Marcel SlawinskiKatarzyna Sobanska-Strzalkowska
服裝設計 Ola Staszko、Agata Winska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4] 

修女艾達角色介紹

  • 艾達
    演員 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

    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兒。她一直成長在修道院這個相對閉塞的空間之中,每天在宗教的指引下生活,在宣誓成為真正的修女之前,修道院院長要求她去找到自己的姨媽,儘可能地獲得有關自己身世的相關信息,完成對於自我的認知和了解。

  • 旺達
    演員 阿伽塔·庫雷斯扎

    艾達的姨媽,紅色政權的法官。在經歷尋根之旅並親手埋葬了自己的親人後,她感受到生命的虛無和人的渺小,自己雖然把握國家權力,能夠通過法官的職位給任何有罪之人以懲罰,但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權力再大也不能將自己摯愛的親人的生命挽回。

  • 利斯
    演員 大衞·奧格尼克

    帥氣的薩克斯風演奏者,艾達尋親之旅中遇到的陌生男性。他對艾達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艾達竟開始向他吐露自己的內心。此後,艾達幾乎每天晚上都來到酒吧,欣賞演出,艾達的靈魂不自覺地希望與他親近。

  • 希蒙
    演員 Jerzy Trela

    艾達父母曾經居住的農場小屋的現任主人。他當初曾經庇佑過艾達父母和她的哥哥,但最終他們仍然逃不過猶太人大屠殺,殺死艾達家人的也正是這家人。如今的他找到艾達,承諾只要艾達不索要回舊屋就帶領她們找到艾達父母和哥哥的遺骸。也正是他當時將幼小的艾達送到了教堂交給了神父。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3] 

修女艾達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5年
最佳外語片
《修女艾達》
獲獎 [5] 
最佳攝影
裏薩德·列克維斯基、盧卡斯·扎爾
提名 [6] 
最佳外語片
《修女艾達》
提名 [7] 
最佳國際電影
《修女艾達》
獲獎 [8] 
2014年
最佳歐洲電影
《修女艾達》
獲獎 [9] 
最佳歐洲導演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
最佳電影劇本
《修女艾達》
最佳攝影
裏薩德·列克維斯基、盧卡斯·扎爾
觀眾選擇獎
《修女艾達》
最佳歐洲女演員
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庫雷斯扎
提名 [10] 
最佳歐洲電影
《修女艾達》
提名 [11] 
最佳外語片
《修女艾達》
獲獎 [12] 
最佳攝影
裏薩德·列克維斯基、盧卡斯·扎爾
最佳女配角
阿伽塔·庫雷斯扎
獲獎 [13] 
最佳外語片
《修女艾達》
最佳外語片
《修女艾達》
獲獎 [14] 
2013年
第57屆倫敦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
《修女艾達》
獲獎 [15] 

修女艾達製作發行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時間、細節
上映國家
上映時間、細節
美國
2013年8月30日(特柳賴德電影節)
波蘭
2013年9月11日(格丁尼亞電影節)
英國
2013年10月13日(倫敦電影節)
波蘭
2013年10月15日(華沙電影節)
波蘭
2013年10月25日
希臘
2013年11月8日(塞薩洛尼基電影節)
法國
2013年11月23日(基諾波爾斯卡電影節)
意大利
2013年11月24日(都靈電影節)
摩洛哥
2013年12月11日(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
法國
2013年12月15日(萊薩爾克電影節)
法國
2014年1月17日(Angers電影節)
荷蘭
2014年1月23日(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14年1月23日(紐約猶太電影節)
比利時
2014年2月12日
法國
2014年2月12日
瑞士
2014年2月19日(法語區)
英國
2014年2月25日(格拉斯哥電影節)
塞爾維亞
2014年3月4日(貝爾格萊德電影節)
意大利
2014年3月13日
立陶宛
2014年3月20日(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
中國香港
2014年3月25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荷蘭
2014年3月27日
西班牙
2014年3月28日(限定)
美國
2014年4月6日(裏弗倫國際電影節)
德國
2014年4月10日
挪威
2014年4月11日
瑞士
2014年4月17日(德語區)
美國
2014年4月21日(納什維爾電影節)
美國
2014年4月30日(蒙特克萊爾電影節)
美國
2014年5月2日
美國
2014年5月16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阿根廷
2014年6月26日
日本
2014年8月2日
丹麥
2014年9月4日
英國
2014年9月26日
愛爾蘭
2014年9月26日
瑞典
2014年10月24日
參考資料 [16] 

修女艾達影片評價

《修女艾達》讓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拿掉藝術虛飾的鏡框,進入真正的電影,並以4:3的古老電影畫幅向“黃金時期”的電影前輩致敬,而他的野心不止於此,他向大師的電影邊界挑戰,機位的傾向、景深的壓力,調度的內驅、蒙太奇的詩學潛力,及對古老畫幅的內外時空激發,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幾乎在他能調動的所有天才的界面上深沉而低調的揮霍。最終影片的故事讓殘酷歷史的現實悲情淹沒了電影形式,美學最終亦挽救不了人性不得已的沉淪 [17] (導演王超評)
《修女艾達》通篇以復古的黑白影像,雕塑一處處情緒逼仄的場景,修道院餐廳、擱着電唱機的客廳、鄉下小木屋、旅館房間和爵士舞池。大量的近景和安置於佔畫幅1/3下部額人物局部特寫,幾乎把兩位女主人公——艾達和她的姨媽旺達,鎖定於脖子以上的部位,而讓作為背景的酒吧和教堂等室內空間,形成二次構圖。這種影像風格,也成功傳遞出角色拷問真相卻欲言又止的尷尬。與其説它的鏡頭語言獨特創新,不如説是固執而傳統。不過,在畫幅最大充其量就到IMAX的銀幕尺度下,所有的構圖方式早在百餘年來被藝術家們在探索中窮盡,只要不是挑釁觀感的實驗視覺藝術,電影範疇內所有鏡頭風格的雷同,都只能是英雄所見略同或被觀看教育潛移默化影響得來的相似,遠遠夠不上抄襲嫌疑。
值得一提的還有配樂運用。當給艾達貞女信念激起一絲漣漪的爵士樂手登台時,舞池裏飄出薩克斯演奏家約翰·克特蘭的作品《Equinox》。而又一次一夜情後,在公寓內看似與以往一樣稀疏平常的旺達,則在突然縱窗而出前,打開電唱機,播着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壯麗燦爛的最後一部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生命的盛放和凋謝,就在宏偉壯闊中,不經意飄過。電影結尾,之前還沒做好立誓準備的艾達,在返城處理往姨媽後事並與爵士薩克斯手初嘗禁果後,看不出是漫不經心還是內心堅毅的走在回教堂鄉路上,被改編為鋼琴獨奏曲的原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管風琴小品《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輕柔飄出。
《修女艾達》註定是一個有着漂亮開放性反思尾聲的傑作 [18] (騰訊娛樂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