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陽博物館

鎖定
信陽博物館(Xinyang Museum)位於河南省信陽市羊山新區新八街中段。佔地面積3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2008年4月,信陽博物館開工建設。2010年9月8日,信陽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1] 
據2020年5月博物館官網信息顯示,信陽博物館陳展面積近1萬平方米。有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動植物化石等各類藏品近20000餘件套,其中三級以上文物近2000件套,館藏文物中青銅器最為著名。 [1] 
2018年9月,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博物館協會授予信陽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  2019年12月,信陽市博物館獲得“河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3] 
中文名
信陽博物館
外文名
Xinyang Museum
類    別
文物博物館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6:30(16:0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地    點
河南省信陽市羊山新區新八街中段
竣工時間
2010年9月8日
館藏精品
淮河古沉舟
票    價
免費

信陽博物館歷史沿革

2008年4月,信陽博物館開工建設。
2010年9月8日,信陽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1] 

信陽博物館建築佈局

信陽博物館綜述

信陽博物館
信陽博物館(17張)
信陽博物館佔地面積3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其中陳展面積近1萬平方米。信陽博物館常設七個基本陳列廳,分別為淮上故園、遠古家園、淮上諸侯、楚地王風、天下根親、茶韻天香、豫風楚韻。 [1] 

信陽博物館基本展覽

  • 綜述
信陽博物館陳展面積近1萬平方米,常設七個基本陳列廳。分別是序廳、遠古家園、淮上諸侯、楚地王風、天下根親、茶韻天香、豫風楚韻,多維展示了信陽淮上文明歷史進程。 [1] 
  • 序 廳
序廳中藍色的星空下兩個巨型文化柱居中而立,代表着中原文化和楚文化,柱體浮雕和環頂噴繪帶顯現信陽出土的“十大文物之最”;3500年前的淮河古沉舟是淮河上游早在商代已通舟楫的實物見證,是信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4] 
  • 遠 古 家 園
遠古家園陳列廳展示了淮濱、固始、平橋等地出土的遠古時代動植物化石,潢川、淮濱、溮河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標本。早在八千多年前,信陽境內的淮河兩岸就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農業,考古發現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等先後彙集於此。 [4] 
  • 淮 上 諸 侯
淮上諸侯陳列廳主要展示“淮上文化”。商周時期,信陽是中原王朝的南部屏障,號稱“小殷墟”的羅山天湖出土大量精美青銅器,經研究是商代息國墓地;由商繼周,淮河上游一帶星羅棋佈着申、息、江、黃、弦、白、賴、蓼、番等10餘個諸侯方國出現了“淮上文化”。 [4] 
  • 楚 地 王 風
楚地王風陳列廳主要展示信陽楚文化發展序列及其特徵,發掘文物背後的故事,重現楚宮美輪美奐的編鐘樂舞,使觀眾在難忘的體驗中受到歷史的薰陶。信陽素稱“楚頭豫尾”,城陽城址是中國現存6座楚王城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一座,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在此發掘了長台關1、2號楚墓,出土有編鐘樂曲《東方紅》。此外,城陽還是孔子周遊列國最南端的城市,“葉公問政”、“亡羊補牢”的典故也發生在此時此地。 [4] 
  • 天 下 根 親
天下根親陳列廳主要展示歷史上三次信陽固始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代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兄弟開漳定閩和開發東南的歷史貢獻。展覽以橋相連,寓意“僑鄉”;移植生物學的樹狀表達方式,設計一顆“根親樹”;導入了“虛擬主持人”,電子翻書、電腦觸屏“閩南人與客家人”“方言土語識親情”等。 [4] 
  • 茶 韻 天 香
茶韻天香陳列廳設“信陽問茶”、“佳茗天成”、“茶的藝術”3個單元,部分復原清末“八大茶社”之一的車雲茶社,闢出“紅茶館”,展示茶萃、茶具、茶藝、茶俗和茶緣。 [4] 
  • 豫 風 楚 韻
豫風楚韻陳列廳通過實景體驗和情景互動,展現信陽山川風物,人文景象,民間風俗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形成信陽民風民俗大觀園。 [4] 

信陽博物館特別展覽

  • 綜述
信陽博物館
信陽博物館(21張)
信陽博物館自2010年9月8日開始設置特別展覽以來,已先後舉辦了49次特展,分別是“中山·中國收音機博物館藏品展”、茶文化節期間和雞公山萬國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雞公山萬國別墅圖片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信陽書畫作品展”、“工業和信息化杯”信陽市首屆工業攝影大賽圖片展、《遠古的凝視——非洲古代藝術展》、“夢迴茶都——李家原書法展”、《筆墨千里舊家風—劉寶光.曾鑑書法彙報展》、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加快領導方式轉變,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書畫攝影作品大賽巡迴展、《迎春放歌——信陽市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展》、信陽第二十界國際茶文化節名家書畫展、花少峯先生捐贈文物藝術品專題展 、走進信陽——面碑·西安碑林名拓暨西安碑林、信陽書法名家作品展、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週年暨施業明書法作品展、“愛我中華·追尋夢想”信陽書法美術精品展、首屆“息州人書畫藝術展”、“迎新春·送祥和”年畫春聯展、清華美院李志向教授美術作品展、丹青潤茶鄉——信陽第23屆國際茶文化節·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共鑄中國魂·高揚中國夢——曹勇油畫作品故鄉展、張振齊先生書畫作品展、平橋區鄉村攝影大賽作品展、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書畫展覽、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書畫展、南陽漢畫精品拓片展、大別山同心助殘慈善書畫展、“河清海晏 時和歲豐”——信陽市首屆書法臨帖大展、書韻茶鄉滿申城——李強書法展、帝京氣象——乾隆時期北京的城市和生活、第二屆《老區新貌》攝影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正山堂·信陽紅杯”信陽首屆茶文化書法大賽 暨書法名家作品提名展、2016·美麗中原河南省小幅油畫作品展信陽巡展、家風的力量——信陽族譜家訓堂聯展、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長征——壯麗史詩”展、記憶·鄉情——王付平水彩作品展、“我眼中的文明信陽”攝影展、一代畫僧——懶悟法師作品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暨李德生同志誕辰100週年書畫作品巡展(信陽)、絲路畫語——‘一帶一路’採風活動信陽書畫作品彙報展、“河清海晏 時和歲豐”——信陽市第二屆書法臨帖大展精品展、油畫中原 ——河南省百名油畫家走進信陽寫生作品展、翰墨茶鄉——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絲路瓷語——景德鎮陶瓷藝術展、翰墨詩韻·名家與晴川閣書畫珍藏展、新安一脈——懶悟弟子賀澤海書畫作品展、穿越千年來看你——南陽漢代陶狗文物特展、在那遙遠的地方——新疆哈密哈薩克民俗風情展、盛唐瑰寶——洛陽唐三彩特展、情滿大別山——鄂豫皖三省四市書畫攝影聯展、淮上故園 豫風楚韻——信陽博物館精品文物圖片展。 [5] 
  • 淮上故園 豫風楚韻——信陽博物館精品文物圖片展
淮上故園 豫風楚韻——信陽博物館精品文物圖片展展出的圖片,精選了信陽博物館館藏的文物精品,包括禮器、酒器、樂器、飪食器、兵器、生活器皿等等,品種不一,流派眾多,風格回異,手法多樣充分展示了中華文明兼容幷蓄的人文風貌和信陽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6] 

信陽博物館建築特色

信陽博物館建築設計方案根據羊山新區的總體佈局,以百花園為核心,以百花之館、百花之城、百花之窗、百花之聲的深刻寓意為基礎,以“百寶盒與博古架”為設計概念和定位,將博物館和圖書館合為一體進行建造,符合文化建築的特質,同時從設計尺度和構成方式上與“百花之聲”等周邊建築形成良好的呼應關係。 [1] 

信陽博物館館藏文物

信陽博物館綜述

截至2020年5月,信陽博物館有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動植物化石等各類藏品近20000餘件套,其中三級以上文物近2000件套,館藏文物中青銅器最為著名。 [1] 

信陽博物館館藏精品

  • “父乙”角
“父乙”角於1986年信陽溮河區溮河港鄉出土,通高28釐米,通寬22.5釐米,口徑19~19.8釐米,腹徑8.4釐米。
“父乙”角是由爵演變而來的飲酒器,出現於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際。《考工記·梓人》引《韓詩》雲:“一升曰爵,二升觚(gū),三升曰觶(zhì),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商周之際墓葬所出土的酒器中有以角代爵的現象。考古界稱之為“角王”。 [7] 
  • “黃夫人”壺
“黃夫人”壺於1983年光山縣寶相寺出土,通高30.7釐米,口徑10.3~12釐米,底徑11.9~13.5釐米。
“黃夫人”壺長頸鼓腹,矮圈足,兩耳作虎型。蓋頂有一鈕,蓋面飾竊曲紋,腹部紋飾分三組,最上面是對環紋,中間是三角紋,下面是蟠虺紋。頸部鑄有銘文四行十六字:“黃子作黃甫(夫)人器 則永寶寶霝冬(終)霝後”。黃夫人壺是春秋時期的盛酒器。孟姬是春秋黃國國君夫人,器身上的自鑄銘文為我們研究其身份及信陽楚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 
  • “黃夫人”豆
“黃夫人”豆於1983年光山縣寶相寺出土, 通高30.7釐米,口徑10.3~12釐米,底徑11.9~13.5釐米。
“黃夫人”豆斂口寬沿,折肩斜腹,小平底,高圈足飾鏤空人字紋。有蓋,蓋上四個長方形小鈕,素面,腹內壁鑄有銘文三行十六字:“黃子作黃甫(夫)人器 則永寶寶霝冬(終)霝後”。黃夫人豆是春秋時期的盛食器。孟姬是春秋黃國國君夫人,器身上的自鑄銘文為我們研究其身份及信陽楚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 
  • 犧尊
犧尊於1986年信陽市溮河區五星鄉平西村出土, 通高17.4釐米,口徑6.7~5.8釐米,通長21.6釐米。 [7] 
  • 饕餮紋鼎
饕餮紋鼎於1979年羅山縣莽張鄉天湖村出土,通高19.4釐米;口徑15.5釐米;腹徑16.1釐米。 [7] 
  • “息父辛”爵
“息父辛”爵於1980年羅山縣莽張鄉天湖村出土,通高19.7釐米,流至尾端16.4釐米,腹徑5.9釐米。 [7] 
  • “番君”盤
“番君”盤於1978年潢川縣彭店出土,通高14.2釐米;口徑33.7釐米;底徑27.9釐米。
番君”盤敞口、附耳、淺腹、平底、圈足。圈足下附有三個獸首足。腹飾竊曲紋,圈足外飾垂鱗紋,盤內底中央鑄有一週銘文:“唯番君伯龍用其 赤金 其萬年子孫永用之享”。番君盤是春秋時期奴隸主重要的盥洗器,製作精緻,通體光亮如玉,盤內底鑄的蟠龍紋和蟠螭(chī)紋。 [7] 

信陽博物館所獲榮譽

2018年9月,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博物館協會授予信陽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 
2019年12月,信陽博物館獲得“河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3] 

信陽博物館文體活動

信陽博物館活動建設

  • 國寶檔案
2011年6月, 中央電視台四套國際頻道《國寶檔案》欄目拍攝了信陽博物館5件器物,並於9月24日-29日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國寶檔案》播出。此外,信陽電視台專門製作了《走信陽——淮上故園·信陽博物館專題》。 [8] 
  • 博物館的一天
2015年7月11日起,信陽博物館主辦“讓夢飛翔”——2015“博物館的一天”夏令營。博物館的一天是針對新縣、商城、羅山等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中心城區農民工子弟、優秀學生等青少年學生的社會教育優質品牌活動。 [9] 
  • 歷史課堂
歷史課堂用講故事的形式,結合學校平時注重的安全和文明禮儀教育,向學生們闡述中華文明禮儀的歷史知識。在輕鬆氣氛中瞭解信陽博物館的珍藏,知道文物的來源和用途等基本知識。博物館教育所追求的是寓教於樂,內容多樣化的講解形式,讓學生們在體驗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輕鬆快樂中感悟博物館文化的魅力。 [10] 

信陽博物館學術研究

信陽博物館完成有淮河古沉舟脱水保護項目。 [11] 

信陽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址信息
信陽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信陽市羊山新區新八街中段。 [12] 
  •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6:30(16:0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13] 
  • 交通信息
前往信陽博物館乘坐信陽公交8路、25路至行政審批中心站下車即可。 [12] 
  • 門票信息
成年人持本人有效證件經核驗後入館參觀,未成年人必須在監護人的陪同下方可入館參觀。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