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氏

鎖定
信姓自姬姓,是戰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的後代。無忌系魏昭王之子,封於信陵,人稱信陵君。禮賢下士,曾用侯生計,竊符救趙,又率五國君敗秦於函谷關,威震天下。後魏國君中秦離間計,罷無忌職,無忌日夜淫樂,憂鬱而死。其後代子孫以其封號之信字為姓,乃成信氏。見《風俗通》,參見《左傳》。 信姓望出魏郡。
中文名
信氏
出    自
姬姓
祖    先
信陵君無忌
出    處
《左傳》

信氏信氏起源

姬姓:始於周朝始祖周文王姬昌.
畢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受封於畢國(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稱畢公高,周康王時曾命他保衞東郊,因而作了《書經》上的那篇《畢命》。他還與召公等顧命大臣一起輔政,使周之經濟文化有較大的發展。畢公高之後,有一支稱畢氏。
魏姓: 畢公高有後代名畢萬,因畢周被西戎攻滅而投奔晉國,成為晉獻公的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公出徵,屢建奇功。公元前661年,他與趙夙一起率兵討滅了霍、耿、魏三國。事後,晉獻公便把魏(今山西省芮城縣北)封給畢萬。不久,畢萬便以國名為姓,稱魏氏。
信姓: 戰國時期,魏昭王之子無忌(畢萬第二十世孫),封於信陵(今河南省寧陵縣),人稱信陵君。曾用侯生計,竊符救趙,又率五國君敗秦於幽谷關,威震天下。其後代有一支以其封號之信字為姓,即信氏。信姓始祖為信陵魏無忌。信姓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風俗通 姓氏篇》。其姓源自信陵君魏無忌之後。據《風俗通義記載,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無忌之後裔,有以祖先封號中的信字作為隆者。

信氏信氏祖先

信陵君(?~前243),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即魏無忌,號信陵君。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公子。

信氏信氏郡望

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信氏始祖為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 [1]  ,至清末後裔分佈: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安徽、江蘇、湖南、湖北、內蒙、 山西等地。信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樹祭祖堂一號供櫥!!! 信姓望出魏郡。

信氏同根同祖

信陵君:魏.王.信三姓的同宗祖 信陵君無忌公封地於河南信陵﹝即今安陽內黃一帶﹞,其子十四人於魏安釐王孫「魏王假」時,魏國國都大梁被秦將王賁屢攻不下,後引黃河之水灌大梁,舉城投降魏王子及家眷數百人均招殺害,信陵君無忌公之十四子因遠離國都倖免於難,全數逃往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為「王」。公元前二○七年秦亡後,其中三子回覆魏姓其中一支為魏無忌公孫魏無知公傳承至大唐名相魏徵公至今閩南、廣東、台灣均為其五十七代或五十八代裔孫。而未改回本姓之無忌公後裔十一子孫即今繁延為中國第三大姓氏「王」姓八千五百萬族人之宗祖之一,故戰國信陵君無忌公乃為「魏」、「王」共同宗祖,其繁延子孫、千千萬萬,幾為中國姓氏人數之首,先祖地下有知,當含笑欣悦之。
注 : 1.信無二家,一個始祖.
2.魏姓來源有四. 一是,出自姬姓,二是,三個外姓後改姓魏.
3.王姓來源,已知三十七個,部分是屬,其他姓氏的敗落帝王之後,為逃避追殺,又不忘是帝王之後,因此讓後代改姓王.
參考資料
  • 1.    [1] 金月全.信氏:源於信陵君的古老姓氏 [N].周口晚報,2012-12-07(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