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

鎖定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是200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筱蘭。
中文名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
作    者
張筱蘭編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7月
頁    數
279 頁
定    價
28.0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5064175

目錄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內容簡介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教育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廣大的教師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也深感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已成為信息時代教師的能力結構中必須具備的能力。
大家在閲讀過程中很容易發現本書的特點,一是淺顯易懂,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作到語言通俗,內容處理上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為了便於實踐操作,本書提供了常用的、有代表性的設計模板,並選取了一些設計案例,這些案例可以讓學習者進行模仿,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的設計。這些案例可以讓學習者進行模仿,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的設計。二是內容新,儘可能地在查閲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反映出新的內容。三是內容全,我們考慮到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程很不平衡,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層次需求,既需要有主同技術水平環境下的高學習投入的整合方式;也需要有在信息化水平較低的環境下,改變教育觀念設計學生投入學習的整合方式。因此,本書對於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應用於教學,解決傳統教學形式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設計理論與方法進行了介紹;也對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應用於教學,改變教學的方式的設計理論與方法進行了介紹。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方法目錄

第一模塊 現論基礎
第一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述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
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進程
第二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條件
一、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二、信息時代的教師
三、信息技術時代的學生
四、學校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第三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
二、信息技術進入課堂的基本策略空間
第二模塊 理論與方法
第四章 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進行的課堂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在以教為主的教學中的應用
二、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概述
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的組成要素
四、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輔助工具的相關技術支持
第五章 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進行的學科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在以學為主的教學中的作用
二、兩種教學設計案例的分析比較
三、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
四、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中的技術支持
五、專題網站的設計
第三模塊 實踐操練
第六章 基於研究性學習的整合模板
一、通過案例,直觀感知研究性學習
二、走進研究性學習
三、研究性學習用表
四、研究性學習案例及其分析
第七章 基於Webquest的整合設計模板
一、通過案例,直觀感知Webquest的整合模式
二、走進Webquest
三、Webquest的構成
四、設計Webquest的關鍵點解析
五、Webquest整合模板
六、Webquest的案例及分析
……
第八章 Intel未來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
第九章 “拾荒式”整合模板
參考文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