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鎖定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縣傳統手工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保安族腰刀煅制流程複雜,最多可達80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鍛制、雕刻、刀柄製作、刀鞘製作等。
2006年5月20日,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2。 [1] 
中文名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遺產編號
Ⅷ-42
申報地區
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縣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歷史淵源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6張)
保安人打製腰刀的歷史久遠,保安腰刀的出現與元代的軍事活動密切相關。
1227年,成吉思汗東征時,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區,這部分色目人與當地蒙、漢、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鄰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族。定居在保安城以後,他們中有許多從事手工業者,主要有鐵匠、金銀匠、木匠、鞋匠等。雖然當時的鐵匠主要製作土槍、弓箭等軍事器備,但“一脈相通”的冶鐵技術使他們具備了雄厚的制刀資質。遷徙到大河家一帶後,由於生活條件的影響,保安人制作的“刀子”在保持着自衞功能的同時,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質。他們開始用“刀子”交換當地牧民的牛羊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從此,保安人用自己獨特的冶鐵技術打造的保安腰刀就和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着。 [1] 
新中國成立後,保安腰刀的生產曾兩度走過集體化道路,建立了兩個生產大隊腰刀廠,但很不景氣。“文革”期間,打刀被視為“棄農經濟”“工匠單幹,搞資本主義”,遭到禁止。新時期以來,保安腰刀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2]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工藝特徵

保安腰刀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緻的裝飾品,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喜愛。
保安腰刀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比較著名的腰刀有:“什樣錦”、“什樣錦雙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線”、“雙落”、“滿把”、“扁鞘”、“蒙古刀”、“哈薩克刀”、“魚刀”等等。規格多為5寸、7寸、10寸三種。刀面上,分別鐫刻着手、龍、梅花等各種圖案。其中,最漂亮的還數“什樣錦”。這種腰刀刀柄均用什樣錦鑲嵌而成,圖案協調華麗。金黃、翠綠、湛藍、黛黑、銀白、桃紅……五彩繽紛,並夾有朵朵梅花。銀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棗紅色的銅箍,分外璀璨奪目。刀鞘上端有個小孔,掛有別緻的紫銅環子。拔刀出鞘,刀鋒閃閃發亮,寒光逼人。 [3]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工藝流程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取材

保安腰刀質量上乘的特點有很大功勞要給原材料,鍛制原料主要是鐵,其次為牛角、銅(主要用銅元、紅銅、黃銅)、木料、鐵絲、紗輪等。除此之外,打製刀具的燃料也有很大的講究,一般情況下,燃料主要是木炭,打製腰刀的工具主要有風箱一個、砧子一個、大鐵錘兩個、小鐵錘兩個、鉗子兩個、鑽子一個、剪刀一把、鋼銼三四把、虎頭鉗一個、剔子、銃子以及其他小工具。 [1]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流程

傳統保安族腰刀製作技藝工序為三十道到八十多道不等,包括鍛制、雕刻、刀柄製作、刀鞘製作等環節。鍛制腰刀時,先反覆鍛打事先擇好的鐵,劈開加鋼後進行淬火。刀面上多刻有七顆星、五朵梅、一條龍、一把手等圖紋,紋飾精細。製作刀柄時,需對黃銅片、紅銅絲、白鐵絲、牛角、塑料等材料分別進行加工,然後將其疊合膠鉚而成,再雕繪上種種栩栩如生的精美圖案,最後拋光打磨。刀鞘多為鐵鞘銅箍,配以裝插的鋼製鑷子,既增添了刀鞘樣式的美觀,又可防止刀體從鞘中滑出。 [4]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保護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價值

保安腰刀帶給保安人的不僅僅是前後相繼的悠久歷史,也不僅僅是數百年代代相傳的工藝,而是活生生的保安民族文化。
從其傳承的精神價值來看,代代“果爾”製作腰刀的實踐活動積累了寶貴和精神財富:如刀把上鑲嵌“遜奈提”寓意堅守信仰,樂觀向上的精神;經歷千錘百煉千折萬繞才成就一把“折花刀”所藴含從不放棄、精益求精的精神;不畏強權的“一把手”的傳説所藴含的堅持正義的精神;在經商過程中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精神等。這些精神是藴含在保安腰刀製作過程背後的重要價值,對提高和豐富保安族的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 [5]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現狀

市場開放給保安腰刀打開了銷路,給這一歷史悠久的民族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保安人相繼建起多家民族刀具廠,集中技藝較高的工匠,添置新的設備,組織批量生產。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技藝由原先的手工操作漸向半機械化發展,傳統技藝出現了傳承危機。 [5]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物

冶古白,男,保安族,1930年2月生,2009年去世,甘潮積石山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安族腰刀鍛造技藝傳承人。 [6]  [10] 
馬維雄,男,保安族,1958年生,甘肅積石山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 [6]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保護措施

1957年,政府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組織起來,成立了刀具廠,購置了機器,開始了保安刀的成批生產。 [7] 
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以保安腰刀為題材,編排了反映保安族生活的歌舞——《保安腰刀》。 [8]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評估合格,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1]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社會影響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國際影響

1980年,保安腰刀已遠銷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西藏、內蒙古、雲南等地,有的還遠銷港澳、日本、西歐、印度、沙特、尼泊爾。 [4] 
1985年3月,時任甘肅省青聯主席的馬少青隨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日本時,曾把腰刀贈送給日本青年朋友,受到青睞。 [4]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榮譽表彰

1991年,馬驥、馬佔林等設計製作的銅扁鞘帶鎖腰刀,在第六屆甘肅省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審會上,被評為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在全省金屬工藝品質量評比中榮獲優秀產品獎。 [4] 
1999年,馬福祥設計製作的保安腰刀——“景泰藍將軍劍”獲外形設計國家專利。 [4] 
2009年,積石山縣保安民族腰刀製造有限公司製作的景泰藍保安腰刀獲第四屆甘肅文化產業博覽會文化產品金獎。 [4] 
2012年,保安腰刀榮獲全國休閒農業創意精品西北賽區銀獎。 [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文化軼事

據傳,很久以前有個名叫波日季的保安族青年,身懷打刀絕技,為人正直善良,常以打刀換得的錢財食物,賙濟貧苦的鄉親。這事引起當地富豪的不滿,經常逼迫他不準幫助窮人。波日季不畏強暴,寧死不屈,被富豪殘酷地斷其右手。為了紀念這位剛直不阿的保安工匠,後人們在自己打製的腰刀上刻下了一把手的圖形,並把這種刀叫做“波日季”刀,一直流傳至今。 [8] 
參考資料
  • 1.    楊素梅主編,每天一堂非遺文化課 傳統工藝卷,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10,第211-213頁
  • 2.    金星華主編;喬繼堂,白居正編著,共和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 下,貴州民族出版社,2016.12,第196頁
  • 3.    馬少青著,保安族,遼寧民族出版社,2015.08,第89-90頁
  • 4.    安正鋒,董克義主編,魅力積石山,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08,第112-114頁
  • 5.    刀鋒上的傳承:甘肅保安族神秘的腰刀文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18-09-22]
  • 6.    羅微主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典 第1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02,第171-172頁
  • 7.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 西北地區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47頁
  • 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委員會合編,甘肅文史資料選輯 第四十九輯 中國保安族,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45-47頁
  • 9.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19-12-13]
  • 10.    冶古白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1-10-31]
  • 11.    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公告  .文化和旅遊部.2023-11-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