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俚曲

鎖定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佈地區之一。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
中文名
俚曲
拼    音
lǐqǔ
年    代
明清
地    點
淄川

俚曲詞語解釋

lǐqǔ
[popular music and songs]通俗的歌曲。也叫“俗曲 [1] 

俚曲代表曲目

蒲松齡坐館三十餘年的西鋪畢家是豪門貴族,一直就有編寫演唱俚曲的傳統,這給蒲松齡編寫俚曲故事準備了極好的社會氛圍和條件。蒲松齡集一生之閲歷,匯明清俗曲之精華,取諸宮調、南北曲的曲牌聯套成曲,於完成了15部俚曲的創作。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這些俚曲均具有極高的價值。
從寫作時間看,除較短的幾種寫於作者中年外,其餘多作於暮年。從寫作動機看,作者是為"參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媪之夢",用以勸善懲惡,移風易俗。大多數作品寫於西鋪的直接動因,是為取悦於畢際有的孀妻王老夫人(王漁洋的從姑母)。
從寫作形式看,聊齋俚曲經歷了一個從短篇到長篇的發展過程,更經歷了一個由簡單的琴書説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戲演變進程,如最後完成的《禳妒咒》、《磨難曲》與《牆頭記》。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進而轉化為與大眾同悲同喜的最高境界。
參考資料
  • 1.    俚曲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