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

鎖定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以科學的方法,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對法治國家理論在俄羅斯的形成、中斷及重現,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的基本內容、法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係、法治國家理論的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並通過探索其利弊得失,對中國法治國家建設進行思考。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非常重要的方面。俄羅斯對法治國家的探索,經歷了十月革命前的探討、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中斷,在當代又成為最盛行的一種政治主張和實踐活動的過程。 [1] 
書    名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
作    者
張俊傑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月1日
頁    數
313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2471559
叢書名
博士文庫
尺    寸
21 x 14.6 x 1.4 cm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內容簡介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非常重要的方面。俄羅斯對法治國家的探索,經歷了十月革命前的探討、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中斷,在當代有成為最省行的一種政治主張和實踐活動的過程。 本書以科學的方法,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對法治國家理論在俄羅斯的形成、中斷及重現,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的基本內容、法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係、法治國家理論的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並通過探索其利弊得失,對中國法治國家建設進行思考。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作者簡介

張俊傑,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俊傑博士專業領域為: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公法原理與方法、俄羅斯法律問題。她的主要研究成果:《當代俄羅斯法律思潮》,法律出版社;《法理學原理與案例教程》(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會主義法治論》(合著),法律出版社;《法理學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法律邏輯學》(合著),民主法制出版社;等。已發表論文:《俄羅斯社會轉型時期法學理論的根本轉向》,《法學家》2004(4);《法治(國家)與社會主義》,《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2);《俄羅斯法治國家思想歷史初析》,《求是學刊》2004(4);《法的本源新探》,《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5(5);《俄羅斯避免民族糾紛與衝突的法律機制》,《遼寧大學學報》2008(1);《俄羅斯民族關係現狀及改善民族關係的主要法律措施》,《俄羅斯民族問題》2008(2);《當代俄羅斯法治國家原則述評》,《俄羅斯法論叢》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俄羅斯法釐克國家與強力國家關係解析及國家作用的分析》,《社會轉型與法治發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後現代主義政法觀與中國民主法制》,《瀋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4);等。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法治國家理論在俄羅斯的形成及演進
第一節 法治國家理論在俄羅斯的形成
一、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產生和形成的説明
二、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的產生與形成的歷程
三、俄羅斯法治國家思想的獨特之處
四、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形成的評價
第二節 蘇聯時期法治國家理論研究中斷
一、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受到批判,研究被迫中斷
二、俄羅斯學界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研究中斷的原因分析
三、對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研究中斷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法治國家思想在俄羅斯再次復興和重現
一、蘇共新的領導人為法治國家思想的復興和開展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法治國家思想在俄羅斯重現的原因
三、法治國家思想在俄羅斯重現的意義
第二章 法治國家的基礎觀念
第一節 俄羅斯學者對法治國家基本含義的理解
一、法治國家的含義
二、法治國家形成的基礎與法治國家理論的形成歷程
第二節 法治國家與法的統治、依法辦事及法治的關係
一、法治國家與法的統治
二、法治國家與依法辦事
三、法治國家與ruleoflaw的比較
四、對法治國家與法的統治、依法辦事、法治的關係評析
第三節 法治國家與社會國家
一、社會國家的基本觀念
二、社會國家是對法治國家的補充
三、國家發展前景的預測
第四節 法治國家與強力國家
一、對強力國家的認識由爭論轉向共識
二、強力國家的基礎是法治國家,強力國家與法、法治緊密相聯
三、建立強力國家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對俄羅斯強力國家觀念的分析
第三章 法治國家中的法和法律、國家和法的關係
第一節 法治國家觀念下的法和法律
一、法治國家觀念下的法
二、法治國家觀念下法和法律的關係
第二節 法治國家觀念下的國家和法
一、關於國家與法的兩種基本觀點
二、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暴力論觀點的分析
三、關於國家與法的關係
第四章 法治國家原則
第一節 法治國家的原則
一、對人和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法律保護
二、法(法律)的統治或法優先
三、權力分立與制衡
四、國家和公民的相互責任
五、思想多元與多元民主
六、法治國家的其他原則
第二節 俄羅斯學者對法治國家原則的評價
一、認識存在差異,但基本認識一致
二、存在對十月革命前研究成果的繼承性及國際通用原則的理解
三、以自由主義為根基,具有個人中心主義的色彩
四、輿論工具不宜作為法治國家原則和特徵來看待
五、對人民主權作為法治國家原則進行細化特別看重
第三節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的條件
一、具備多種經濟成分
二、政治民主、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多元民主和人權保障
三、人民羣眾的政治覺悟、法律意識的提高
第五章 法治國家與市民社會
第一節 俄羅斯市民社會觀念
一、俄羅斯學者對市民社會的理解
二、市民社會的基本含義
三、俄羅斯學界對市民社會理論歷史的認識
四、俄羅斯學界關於當代市民社會的觀念
五、俄羅斯學界對法治國家與市民社會關係的認識
第二節 俄羅斯市民社會與法治國家的形成和演進的歷史
二、對俄羅斯法治國家建設情況的分析
三、對市民社會及其與法治國家關係的分析
第六章 俄羅斯法治國家實踐
第一節 蘇聯的改革為俄羅斯向法治國家邁進奠定了基礎
一、蘇聯的改革為俄羅斯法治國家建設奠定了基礎並推進了法治國家建設
二、領袖人物在法治國家建設的改革中起到了推進作用
第二節 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與法治國家實踐的對比分析
一、權力分立與制衡
二、民主和政治多元
第三節 對當代俄羅斯法治國家理論的評價
一、對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前期法治國家理論的評價
二、對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後期法治國家理論的評價
第七章 對法治國家的思考
第一節 對法治國家建設歷史的思考
第二節 對法治與社會主義關係的思考
一、社會主義的定位及其與法治(國家)的關係
二、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定位和法治國家的定位
第三節 中國法治國家建設的基本原則和輔助原則
一、相對完善的政治民主是法治國家的核心要件和根本特徵
二、在完善的民主條件下制定的法律就是良法,嚴格依法辦事本身既是對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有效保障,也包含着國家權力的合法行使
三、法治國家的輔助性原則
第四節 對中國法治國家建設路徑的思考
一、法治國家建設的改革措施必須符合國情
二、改進和完善權力制約機制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方面
三、改善黨的領導制度是法治國家所必須
四、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
五、必須正視法與國家權力的應有內涵和作用
六、法治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實現過程是長期的
七、修憲須謹慎、嚴肅
八、學者在法治國家理論探索中必須嚴謹求真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