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俄羅斯方舟

鎖定
《俄羅斯方舟》是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Sergei Dontsov 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5月22日在法國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 [1] 
該片講述了一位當代電影人和法國外交官來到1700年前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裏,目睹了俄羅斯千百年來風雲變幻的故事 [2] 
中文名
俄羅斯方舟
外文名
Russian Ark
別    名
Russkij kovcheg
製片地區
德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芬蘭、丹麥
導    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類    型
劇情片
主    演
Sergei Dontsov
片    長
99 分鐘
上映時間
2002年5月22日(法國戛納電影節)
電影分級
新加坡:PG
對白語言
俄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318034

俄羅斯方舟劇情簡介

一位男性講述他經歷的一場事故,當他恢復意識時,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1700年前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裏,同時周圍的人都無法看到他。
在這裏,他能任意穿行不同的世紀。銀幕上出現了一羣士兵小姐,身處18世紀聖彼得堡,正要參加一場舞會。敍述者不知自己為何會來到18世紀的俄國,正當他處於迷茫中,他遇到了另一位不知何故來此地的法國人,他是一名外交官,原本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於是,兩個“迷路者”結伴同行,一同在這座宮殿裏漫遊了。
他們看到了彼得大帝正訓斥自己的部下,凱薩琳女皇急着上廁所,之後兩人無意間走入了聖彼得堡著名的冬宮,在其間他們穿越了35個房間,參觀了幾百幅著名的西方油畫和雕塑,親歷了伊朗使節造訪沙皇的儀式,巧遇尼古拉斯以及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後的晚餐,並在1913年代末代皇室的最後一場盛大的華爾茲舞會上結束了他們的“旅程”。 於是,一次跨時空的文明和歷史之旅在影片綿長、婉約的樂曲中宣告結束。
一路上,法國外交官對俄羅斯的音樂、繪畫乃至皇宮禮儀和收藏驚歎不已。在他們的時間旅行逐漸展開之時,兩人之間也不斷就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問題發生爭執,法國外交官秉持西方對俄羅斯愛恨交織的傳統感情,而現代電影人卻反思和質疑着他的國家的過去和現在。法國外交官決意留在“這裏”,敍述者“乘上俄羅斯方舟”在舉目無邊的海上,開始了永不停止地漂泊。整個旅程橫跨了18世紀到21世紀四個世紀,如同見證了地球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興盛與衰敗 [2] 

俄羅斯方舟演職員表

俄羅斯方舟演員表

    • Mariya Kuznetsova 飾 凱薩琳女皇
    • Yuli Zhurin 飾 尼古拉斯一世
    • Vladimir Baranov 飾 尼古拉斯二世
    • Anna Aleksakhina 飾 亞歷山德拉費奧德羅芙娜
    • David Giorgobiani 飾 Orbeli
    • Aleksandr Chaban 飾 Boris Piotrovsky
    • Leonid Mozgovoy 飾 The Spy
    • Mikhail Piotrovsky 飾 Himself
    • Oleg Khmelnitsky 飾 Himself

俄羅斯方舟職員表

出品人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製作人 Oliver Damian、Andrei Deryabin、Victor Gailunas、Larissa Maevokaya
副導演(助理) Marina Koreneva
編劇 Boris Khaimsky、Anatoli Nikiforov、Svetlana Proskurina、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攝影 提爾曼·巴特納
配樂 Sergei Yevtushenko
剪輯 Stefan Ciupek、Sergei Ivanov、Betina Kuntzsch
選角導演 Tatiana Komarova
美術設計 Natalya Kochergina、Yelena Zhukova
服裝設計 Maria Grishanova、Lidiya Kryukova、Tamara Seferyan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3] 

俄羅斯方舟角色介紹

  • 法國外交官

    一名外交官。原本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卻突然來到1700年前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裏,開始了一場歷史的漫遊,整個旅程橫跨了1800到2100四個世紀,見證了地球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興盛與衰敗。

  • 彼得大帝

    俄羅斯沙皇,原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在法國外交官來到的時候,彼得正在訓斥自己的部下,他的殘暴是出了名的,並且命人處死他自己的兒子,卻教俄羅斯人要享受生活,所以人們不斷參加派對。

  • 凱薩琳女皇
    演員 Mariya Kuznetsova

    俄羅斯帝國的女沙皇,她在看俄羅斯樂團的演奏,顯然她是個迷人的女人,她或許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注重藝術的皇帝。演奏結束後,她急急忙忙的邊往外跑邊説,她要去上廁所,顯然她還是位不拘小節的皇帝。

  • 尼古拉斯一世
    演員 Yuli Zhurin

    俄羅斯帝國沙皇,保羅一世皇帝第三子。因長兄亞歷山大一世死後無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棄皇位繼承權,因此他被立為俄羅斯皇帝。他在冬宮接見波斯特使,波斯特使就俄國外交官被殺一事表示歉意。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2] 

俄羅斯方舟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 該片在一個鏡頭內拍攝完成,前三次拍攝都因技術上的難題而中斷,第四次終於成功。
  • 該片是第一部未壓縮的高清晰電影。
  • 由於俄羅斯國立美術館要關閉了,製片方只有一天的時間用來拍攝 [4] 
穿幫鏡頭
  • 管絃樂隊的一個成員在看的活頁樂譜,是用雙面膠帶粘成的。
  • 在冬宮開始建造前,彼得大帝其實已經死了32年並且4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最初的國立美術館 [4] 

俄羅斯方舟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獲獎稱號
獲獎對象
備註
2002年
第55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俄羅斯方舟》
提名
2002年
第15屆歐洲電影獎
最佳導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提名
最佳攝影
提爾曼·巴特納
提名
2002年
第2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目光單元大獎
《俄羅斯方舟》
獲獎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5] 

俄羅斯方舟製作發行

俄羅斯方舟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State Hermitage Museum, The
2、The Hermitage Bridge Studio(俄羅斯)
3、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俄羅斯)
發行公司
1、Alfa Films(阿根廷)
2、Filmmuseum(荷蘭)
3、人造眼(英國)

俄羅斯方舟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
2002年5月22日(戛納電影節)(首映)
捷克共和國
2002年7月6日(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
2002年9月6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02年10月6日(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
2002年10月7日(錫切斯電影節)
巴西
2002年10月17日(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02年10月18日(紐約市,紐約)
挪威
2002年10月21日(卑爾根國際電影節)
韓國
2002年11月(釜山國際電影節)
意大利
2002年11月8日
希臘
2002年11月11日(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
日本
2002年12月1日(東京FILMeX)
美國
2003年1月10日(洛杉磯,加州)
芬蘭
2003年1月16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荷蘭
2003年1月26日(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瑞典
2003年1月30日(哥德堡電影節)
巴西
2003年2月21日(聖保羅)
日本
2003年2月22日(東京)
澳大利亞
2003年3月1日(阿德萊德國際電影節)
希臘
2003年3月7日
墨西哥
2003年3月23日(國際電影展覽會)
比利時、法國
2003年3月26日
荷蘭
2003年4月3日
英國、愛爾蘭
2003年4月4日
中國香港
2003年4月10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瑞典
2003年4月11日
俄羅斯
2003年4月19日
土耳其
2003年4月22日(伊斯坦布爾電影節)
新加坡
2003年4月30日(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澳大利亞、德國
2003年5月1日
芬蘭
2003年5月29日(電視首映)
新西蘭
2003年6月19日
波蘭
2003年7月19日(切申電影節)
丹麥
2003年8月14日(哥本哈根國際電影節)
奧地利
2003年9月12日
阿根廷
2003年11月6日
匈牙利
2004年1月15日
波蘭
2004年2月6日
西班牙
2004年2月13日
捷克共和國
2004年4月1日(限定)
烏拉圭
2004年4月12日(烏拉圭國際電影節)
2004年4月16日
丹麥
2004年5月6日
智利
2004年8月19日
馬耳他
2004年9月1日
中國台灣
2005年7月6日(台北電影節)
冰島
2006年9月28日(雷克雅未克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13年9月6日(重映)(限定)
日本
2016年11月10日(那須微電影節)
法國
2019年3月20日(重映)(修復版)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1] 

俄羅斯方舟影片評價

該片是一部讓人瞠目結舌的電影,影片所有的演出都依據事先設計做到精確無誤 [6] (《揚州晚報》評)
該片不只是一部炫耀製作難度的電影,其真正動人之處是它精妙地把隱士盧博物館隱喻為俄羅斯歷史的諾亞方舟,裏頭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和各代皇室積累下來的藏品就是這隻大船要帶向未來的珍稀生命 [7] (《南方都市報》評)
該片對歷史和藝術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考查,使之成為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觀眾還會發現,這種手法與電影的主題是一對完美組合 [8] (《世界電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