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俄羅斯帝國

鎖定
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歷2月27日】), [2]  中文一般簡稱為“沙俄”,自稱“第三羅馬”。 [3-4]  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 [5]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6]  [12]  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10月22日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11]  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進一步強盛。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帝國進入鼎盛時期。 [13]  參與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併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7]  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經濟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1904年,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1914年參加一戰,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
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三次瓜分波蘭,兩次擊敗奧斯曼帝國 [13]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俄羅斯帝國成為擁有2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一百多個民族的大國。 [14] 
俄羅斯帝國統治時期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帝國,但沒能真正的解決俄國窮困落後的生活狀況,農奴制也沒能真正的被廢除。東正教作為宗教因素是俄羅斯帝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15] 
中文名
俄羅斯帝國
外文名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Russian Empire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聖彼得堡
主要城市
莫斯科聖彼得堡華沙基輔里加明斯克赫爾辛基阿斯特拉罕
國慶日
1721年10月22日
國    歌
天佑沙皇
官方語言
俄語
貨    幣
盧布
時    區
UTC+2至+12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制度
國家領袖
彼得一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亞歷山大一世
尼古拉一世
亞歷山大二世 展開
人口數量
1.657 億(1914年)
人口密度
5.9 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
主要宗教
東正教
國土面積
22880000 km²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別    名
沙俄、帝俄、沙皇俄國
時間範圍
1721年10月22日 至 1917年3月12日 [11] 
國    徽
雙頭鷹
國家格言
主與我們同在
立法機構
國家杜馬

俄羅斯帝國國號

俄羅斯帝國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的國名。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俄羅斯沙皇國是1547年—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的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俄羅斯的沙皇凱撒)”的稱號也變成了“俄羅斯的皇帝”。

俄羅斯帝國歷史

俄羅斯帝國早期歷史

10-11世紀的基輔羅斯 10-11世紀的基輔羅斯
俄羅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長於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羅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聶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廣袤的東歐平原上。
擴張之前的俄羅斯 擴張之前的俄羅斯
862年,留裏克統治諾夫哥羅德。882年,留裏克的親屬、諾夫格羅德公國的奧列格大公征服基輔公國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輔為中心建立起一個國家(史稱基輔羅斯),取得基輔大公稱號。13世紀初,基輔羅斯衰落,封建制度與諸侯分立。
伊凡雷帝 伊凡雷帝
1453年,奧斯曼帝國皇帝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和伊凡三世結婚,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和俄羅斯大公伊凡三世的兒子繼承王位成為瓦西里三世,從此以後便自稱“第三羅馬”。1497年,伊凡三世頒佈了法典,規定了拜佔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
伊凡四世於1547年加冕稱沙皇,俄羅斯從此開始了對外擴張政策。得到封建領主階級的支持,1549年設立了特別會議,編纂新法典,改革地方和中央的政治、行政、經濟、軍事,尤其是軍事改革,使俄羅斯走向強大;打破了領主政體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權力很小,受領主們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領主政體,建立沙皇專制政體,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俄羅斯;軍事強大後,開始對外擴張。在1547—1552年的遠征中滅亡了喀山汗國,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國也被吞併。到1557年,西伯利亞汗國也臣服於伊凡。然後使大諾蓋汗國臣服於俄羅斯。
伊凡四世時期,俄羅斯開始成為多民族國家。1572年粉碎克里木汗國。滅掉喀山汗國俄羅斯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標誌着從此以後俄羅斯力量強於蒙古韃靼人的力量,攻滅喀山改變了俄羅斯人與蒙古韃靼人的力量對比;粉碎克里木意義重大,克里木汗國當時是奧斯曼土耳其之鞭,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前進侵略的陰影籠罩着整個東歐大陸,而粉碎克里木汗國使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俄羅斯及東歐再也不可能;打開了通往西伯利亞的道路。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自留裏克王朝起首都為莫斯科,其國號稱俄國。伊凡四世之子費多爾無子,死後留裏克王朝絕嗣。全俄縉紳會議推舉戈東諾夫為俄羅斯沙皇。他繼承伊凡雷帝遺志,停止與波蘭的戰爭,在北方向瑞典發動戰爭,擴大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向東繼續侵略西伯利亞汗國,南方與克里米亞汗國交戰,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
伊凡四世在位時期,也推進俄羅斯農奴化進程,規定如果一個自由人為他人工作滿六個月以上,就淪為這個人的奴僕。還公佈逃亡農奴的追捕期限為五年。在位末期俄羅斯不斷髮生農奴起義。
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地處歐洲東部的東正教國家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為統一的國家。

俄羅斯帝國帝國成立

1613年,全俄羅斯縉紳會議(zemskysobor)宣佈立17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羅曼諾夫王朝開始。俄羅斯開始只是一個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國,其帝國的地位並不被歐洲承認。彼得一世成為沙皇后,一開始他為了保護南方的國界而開始對抗信奉伊斯蘭教的韃靼和奧斯曼帝國。為了繼續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彼得開始到歐洲尋找盟友並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拜訪了勃蘭登堡荷蘭英國神聖羅馬帝國等。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3張)
彼得一世是從改變生活習俗開始進行改革的。為了使俄國人在外表上更像西歐人,他在回國後的第二天親手剪掉了前來覲見他的大貴族們的長鬍須,不久又宣佈這是全國臣民應盡的義務.彼得還廢除了俄國長期以來使用的歷法,自1700年1月1日起改用歐洲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彼得從西歐引進了許多文化成分,其中最突出的是發展俄國的教育事業.他親自聘請幾名英國教授到俄國辦學和執教,於1701年1月在莫斯科建立了俄國曆史上第一所世俗學校——數學航海學校。此後,彼得又創辦了許多學校。彼得一世認為金錢是進行戰爭的命脈。他從西歐回國後,立即按照英國的經驗進行了幣制改革,自1700年起開始在俄國流通新幣。他還巧立名目,在短短几年內使各種捐税成倍增加。北方戰爭開始後,俄軍在1700年11月19日進行的納爾瓦戰役中一敗塗地。這迫使彼得加緊進行加強俄國軍事實力方面的改革。 [10] 
為了增加與西方交流的機會和尋找俄國在波羅的海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與奧斯曼帝國停戰,並對當時歐洲最強國家之一的瑞典宣戰。在芬蘭灣的納爾瓦,瑞典軍證明了俄軍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幸運的是,瑞典在這時陷入了波蘭王位的爭奪當中。在這喘息的時間,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西方化的軍隊。彼得一世加緊招募新兵,並且仿照西方國家的模式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彼得一世還在英國人的參與下開始籌建波羅的海艦隊;他不僅在國內造船,還多次指示駐英大使在英國買船。 [10]  當兩支軍隊在1709年在波爾塔瓦再度相遇時,俄國擊敗了瑞典。17世紀90年代末,探險家約翰·帕特庫爾通過《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成功將俄羅斯,丹麥和薩克森結成聯盟,三國於是於1700年發動了俄國北部戰役。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俄羅斯從瑞典王國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瀕海國。
1712年後,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遷都至聖彼得堡(在一戰時該城改名為彼得格勒),以窺視歐洲大陸。1721年,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稱彼得大帝。

俄羅斯帝國涉足西歐

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可以説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個強盛期,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版圖。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為索菲亞·腓特烈·奧古斯特,是出生於德國沒落貴族家庭的公主。1744年被選為俄國彼得三世的妻子,之後成為了俄國的皇后。1762年6月底,葉卡捷琳娜二世通過宮廷政變,推翻了自己昏庸無能的丈夫,登上了女皇的寶座。 [8] 
葉卡捷琳娜在位期間,農奴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開始自行瓦解除了大貴族和大地主階層,國內大多數人都呼籲廢除農奴制。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深知農奴制對於俄國社會發展的阻礙,但是她不僅沒有廢除農奴制,反而還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鞏固農奴制度,甚至把農奴制擴展到了烏克蘭頓河伏爾加河流域以及南方各省,使得俄國貴族的領地不斷擴大,農奴不斷增加。 [9]  她還頒佈了《賜予俄國整個貴族階層自由》詔書,不僅免除了他們的服役責任,讓他們直接繼承世襲土地,還給了他們處置農民的無限權力,甚至可以把農奴當做物品隨意買賣。1773年俄國爆發了普加喬夫起義。由於不堪大貴族和大地主的壓迫,廣大農民、市民下層羣眾、礦工和部分哥薩克在普加喬夫的領導下爆發了革命。他們反對地主,反對農奴制,但認為沙皇是好沙皇,沒有提出反對沙皇的口號。起義使得葉卡捷琳娜二世十分恐慌,她派出重兵鎮壓了起義並且非常殘酷地將起義領導者普加喬夫、佩爾菲利耶夫等人處以極刑,將幾千名起義官兵流放到西伯利亞 [8] 
瓜分波蘭圖 瓜分波蘭圖
1768年,與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和黑海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並征戰和稱霸了數個數個世紀已久的伊斯蘭教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原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脱離奧斯曼帝國”獨立“,而葉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奧斯曼土耳其屬下的巴爾幹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的勢力沒有被俄羅斯帝國完全趕出地處歐洲東南部地區的巴爾幹半島,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身為一個歐洲的主要國家,俄羅斯帝國終究也無法避免的捲入了拿破崙戰爭。1812年6月,法國皇帝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這支部隊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上,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而拿破崙又遇上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到他們的祖國。在法國軍隊撤退之際,俄國軍隊則推進到中歐和西歐,最後到了巴黎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皇帝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十二月黨人起義),被鎮壓。

俄羅斯帝國近代改革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16世紀中期俄國成為地處歐洲東部邊陲半亞洲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盛行封建農奴制。由於封建農奴制的阻礙,到19世紀中期,俄國的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俄國農奴境況十分悲慘,暴動頻繁。
面對嚴重危機,1861年,皇帝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因為農奴制的廢除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發展成近代資本主義強國,成為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是這次改革不夠徹底,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殘餘。

俄羅斯帝國衰變滅亡

對馬海戰 對馬海戰
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使得民眾對沙皇制度的不滿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的反戰請願,由於軍警擅自開槍鎮壓造成了所謂的“流血星期日”,此事件成為了1905年全俄大革命的導火索。此次革命雖然成功被鎮壓,然而嚴重撼動了沙皇的威權。並且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於是沙皇啓用斯托雷平進行改革,斯托雷平上任後推行土地改革制度並嚴厲鎮壓農民運動,儘管頗具成效,可惜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大陸爆發,俄國聯合英法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大戰後期,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俄國長達三百多年的的專制統治被推翻。
攻打冬宮 攻打冬宮
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它與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同時存在。因此它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俄羅斯臨時政府掌握着主要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顧人民死活,繼續進行世界大戰,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並且大肆逮捕和殺害布爾什維克黨人。布爾什維克黨被迫轉入地下狀態。由於形勢發生了變化,布爾什維克黨在8月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1917年11月7日晚9時45分,隨着停泊在俄羅斯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軍艦“阿芙樂爾”號的幾聲炮響,起義軍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最後據點—冬宮發起了總攻。最終,武裝起義取得勝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俄國“十月革命”。

俄羅斯帝國疆域

俄羅斯帝國統治範圍

俄羅斯帝國對外擴張 俄羅斯帝國對外擴張
俄羅斯帝國地跨歐亞兩大洲(1799—1856年間一度在北美阿拉斯加建立了殖民地),面積達到2288萬平方公里(1914年),略小於北美洲遠大於南美洲,是當時世界上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大英帝國,其領土東起白令海峽,囊括整個西伯利亞東歐平原,西抵波羅的海,南至高加索山脈裏海興都庫什山脈,隔阿穆爾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與中國相望,陸上與李氏朝鮮(1910年前)、日本帝國(1905年後)、中國(1912年前為大清帝國、1912年後為中華民國)、阿富汗波斯伊朗)、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羅馬尼亞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瑞典挪威等國家或地區接壤。
俄國面積遼闊,地跨十個時區(東二區至東十二區)。19-20世紀之交的俄國,總面積2288萬平方公里,面積為歐亞兩大洲面積的42%,佔整個地球面積的1/22,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6。
隨着瑞典大北方戰爭中失敗,哈米納條約在1809年9月的簽訂,芬蘭作為一個自治大公國被併入了俄羅斯帝國。沙皇作為一個立憲君主,通過他的政府和芬蘭當地的參議院來控制芬蘭大公國,牢牢地掌握着任免權

俄羅斯帝國行政區劃

全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2288萬平方千米,人類史上僅次於大英帝國蒙古帝國。最東曾佔據阿拉斯加(1867年賣給美國),勢力範圍廣大。為了更好地管理,俄羅斯分成了81個省、20個區及1個自治區。
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政治疆界大致和東歐平原自然邊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還佔有芬蘭會議王國以及波蘭會議王國。它的北界達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諸島。
俄羅斯帝國的烏拉爾山以東部為其亞洲北部的領地,西伯利亞以及其南部的草原。
俄羅斯帝國的亞州部分和歐洲部分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及裏海高加索山脈為界。南界達到了黑海東南岸以及高加索山脈。西部邊界在傳統意義上從科拉半島途經波羅的海直到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羅斯所佔有波蘭的部分。西邊鄰國有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以及羅馬尼亞
1914年俄羅斯帝國的行政區劃

俄羅斯帝國附屬國

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保護國,有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1914年後的圖瓦唐努烏梁海)等。俄羅斯帝國的亞洲部分佔了11個省,17個區和一個自治區(薩哈林島)。而除俄羅斯本土外,還有另外8個省在芬蘭,10個省在波蘭。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部分擁有59個省和一個區(頓河區),戰爭部長對頓河區擁有管轄權;其他的省有自己的省長管理當地政府。
此外,通常在幾個省的省長之上還設有一個秘書長,秘書長一般擁有調動自己管轄範圍內軍隊的特權。1906年,俄羅斯帝國已經在芬蘭華沙維爾紐斯基輔莫斯科里加設有秘書長。較大的城市(聖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刻赤尼古拉耶夫羅斯托夫)還有獨立於省的,它們自己的管理系統;在這些城市中總警監相當於省長。

俄羅斯帝國政治

俄羅斯帝國政體

  • 政體
根據歐洲王族家譜年鑑的記載,俄羅斯帝國在1910年時實施的是普魯士式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這個政體建立於1905年10月,並且作為過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體。然而在這天以前,俄國沙皇的權利是專制而且無限的。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國杜馬開始後(1906年4月27日),專制這個字就被謹慎地保存著,但是權力已轉為有限的程度。然而這種政權並沒有辦法成為有意義的憲法,因為還缺少了議會單位。但是無限專制卻給了自我限制專制體系一個空間,無論將會永久專制,或是隻按獨裁者的意見統治及行事,都只會增加各黨間的衝突而已。那麼,當前看來,俄國的政府系統最好定義為專制皇帝下的君主權力有限體制。
  • 沙皇
彼得大帝在1721年時改稱自己為皇帝,並且宣佈自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之後的統治者也一直延用這個名稱,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推翻為止。
俄羅斯的君主在1547–1721年間一直使用沙皇這個稱號,但之後都是使用皇帝這個名稱,只是在中文半音半意的譯法下,還是稱其為沙皇
皇帝的權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兩項規定所限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現有的體制。教宗保羅一世認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須是東正教教會的成員,而且必須要遵守繼承權法(PaulineLaws)的規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況就改變了,皇帝自願限制他的立法權力。他認為在沒有經過帝國杜馬(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無法通過成為法律。雖然在1906年4月28日時出現了與上述道德責任相關的法律,並且和組織法一起擴增,但同時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馬的權利,並且他也行使了這項權利。

俄羅斯帝國內閣

  • 參政院
為了改革中央機構彼得一世在1711年2月出徵土耳其前夕頒佈了組建參政院(Сенат)的詔令.參政院取代大貴族杜馬成了一個完全受監督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沙皇的馴服工具,它的建立對專制制度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0] 
  • 近代內閣
根據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規定,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議會被建立,並在政府首腦的名義下,設立了俄國首相。俄國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門和它們的部長組成,各部長並列在下:
皇家法庭法官;外交部長;戰爭部長;海軍司令經濟部長;工商業部長(1905年創立);國務部長(包括保安,醫療,審查及出版,郵政及通訊,涉外領土事務,事務統計);農業部長;交通部長;司法部長;教育部長。

俄羅斯帝國議會

  • 帝國議會
根據1906年2月20日製定的法律,帝國議會和帝國杜馬合併成為立法的上議院,並且皇帝的立法權從這個時候開始只有和兩議院合作才能正常運作。
帝國議會,產生了196個席位,其中有98個由皇帝提名,剩下的98人則是由選舉產生,而且總理也是其成員之一。關於這些當選議員,其中有3人是希臘正教的僧侶神父,另外3人是負責掌管教區或世俗職務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貴族,6人是大學或科學學院的成員,以及6人來自商會,6人來自工業局,18人來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餘16人則無,並且有6位來自波蘭。然而當立法單位和杜馬合作後,該組織的提案卻很少被實行。
  • 參議院
建立於彼得一世改革的俄羅斯參議院(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сенат,PravitelstvuyushchiSenat,iedirectingorgoverningsenate)的成員全部由沙皇任命。而它巨大的功能是由其分開的部門的職務組成的。它是擁有否決權的最高機構;是帝國的會計部,也是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還有一個部門起着同英國紋章院類似的功效。它還對帝國所有機關發生的爭論擁有裁判權,特別是對中央代表和地方選舉出的機構之間的矛盾。最後,它還頒佈新的法律,一個理論上的功能賦予了它同美國最高法院相同的權力:拒絕實施與基本法律相牴觸的措施。
  • 下議院(杜馬會議)
帝國杜馬或是英制杜馬(杜馬帝國)組成了俄羅斯國會的下議院,共有442個席位,並且擁有極度複雜的選舉方式。這些會員的工作是爭取佔了其中壓倒性多數的富裕人家支持,尤其是地主階級,並且代表俄羅斯人民發聲。除了中亞之外的每一個省,都會推舉出幾個成員,並且他們大多來自大城市。然而這還不表示他們能成為正式議員,他們還必須通過由農民、公民和地主階級的決選才能正式出任。然而當代表團代表較弱勢的業主出席時,那些富有的業主們將會親自上陣,公民(都會人士)則是依照課税財產被分成兩類,並且被選為省代表團的成員,農民則是由小行政區的代表團所代表。工人階級則是以特別的方法對待,如果不是每個工廠任用50個員工,則是選出一個或以上的代表參加代表團
杜馬會議 杜馬會議
在代表團裏他們進行了秘密的過半數獲勝選舉,優勝者可以代表其參加杜馬英制議會。自從這些人形成了保守勢力(下議院和公民),改革派的人得已擁有從各階層政府推選出一個人參加代表團的權力。因此如果杜馬擁有一些激進份子,那是因為他們享有了七個大城市的特殊專營權,分別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敖德薩里加和波蘭的華沙羅茲。然而地方會直接選出杜馬的成員,雖説他們的選舉是依照應税財產而有所區別的,並且如此一來會給有錢人家一些優勢,以及選出相同數量的代表。

俄羅斯帝國教會

最神聖的主教會議(1721年成立)是俄羅斯正教會的最高政府機關。這是一個由世俗檢察官主持,代表着沙皇,以及莫斯科聖彼得堡基輔三個大城市和格魯吉亞的大主教,另外還有輪流任職的主教。

俄羅斯帝國法律

1767年葉卡捷琳娜還親自為法典委員會編寫了《聖諭》她引用了大量啓蒙思想家的思想,《聖諭》中充滿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詞彙這是葉卡捷琳娜將自己的民主思想實施到法律中的一次偉大實踐。體現了女皇在執政初期想要在俄羅斯推行民主政治的決心。 [8] 

俄羅斯帝國國家象徵

  • 國旗
1721年彼得大帝登基後,俄羅斯帝國的國旗曾長期是羅曼諾夫皇室的皇帝私人御旗—金底黑色雙頭鷹,19世紀末,尼古拉二世才將國旗更改為現有樣式。該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
俄羅斯帝國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温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温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
俄羅斯帝國曆代國旗
  • 國徽
東羅馬帝國日趨滅亡的過程中,俄羅斯將雙頭鷹圖案引入自己的國徽。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佔廷帝國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後,將雙頭鷹圖案放進俄羅斯國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羅馬。
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交界處,它一頭望着西方的歐洲東南部,另一頭望着東方的亞洲西部地區,象徵着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在俄羅斯的國璽上出現,直至1918年。

俄羅斯帝國外交

俄羅斯帝國與中國清朝

早於17世紀,俄羅斯已積極向遠東擴張,並與中國清朝發生衝突。中俄分別於1689年和1727年簽署《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確立邊界,但這並未阻止俄羅斯的擴張野心。
1858年5月,俄羅斯乘英法聯軍侵略中國之際,俄羅斯以武力威脅清政府簽署《璦琿條約》,以黑龍江為邊界。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俄羅斯帝國更把整個外滿洲(包括庫頁島)吞併,並獲得海參崴這個不凍港,以擴展其於西太平洋的影響。
俄羅斯帝國割佔中國領土示意圖 俄羅斯帝國割佔中國領土示意圖
另一方面,俄羅斯亦企圖將勢力染指庫頁島千島羣島,與日本展開爭奪。1875年5月7日,日本與俄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俄羅斯將所佔的千島羣島給予日本,換取日本所佔的庫頁島南部。
1858年至1911年,俄國先後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界約,又夥同英國對中國帕米爾地區進行了兩次私自瓜分,將中國東北和西北的大片領土納入其版圖,策動外蒙古與中國分離,並武裝侵佔了江東六十四屯、唐努烏梁海(1944年被正式併入俄羅斯)等地區,共計使中國喪失了33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 
19世紀末期,俄羅斯向清廷租借大連,成立關東州。俄國亦藉得到了東清鐵路的建築權對內滿洲(即東三省)進一步侵略,意圖建立所謂“黃俄羅斯”。旨在將土地廣袤,人口稠密的內滿洲也轉變為俄國的殖民地。此為俄國遠東大戰略的最終目的。1900年的庚子俄難(即俄國加入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製造海蘭泡慘案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等外交事件,洗劫內滿洲諸多城鎮)之後該戰略的實施步伐被大幅度的加快。但由於俄國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敗於日本帝國,並且本國也爆發革命,該項戰略計劃遂成畫餅。
俄羅斯在北美洲亦曾經於1787年佔有土地,但在1867年將其以七百二十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即當代的阿拉斯加州

俄羅斯帝國與中亞國家

在中亞方面,俄羅斯最早向中亞的活動,是彼得大帝時代,當時已向希瓦汗國擴張。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在伊格納契夫慫恿下,向中亞擴張。由鹹海出發。前往希瓦汗國與布哈拉。這二國成為附屬國。1864年,攻打浩罕塔什干。1877年,佔有全中亞。沙俄還企圖通過支持浩罕汗國的侵略者阿古柏染指新疆,並出兵攻佔了伊犁,最後在左宗棠擊敗阿古柏、且曾紀澤堅決交涉的情況下“戀戀不捨”得離開了伊犁,但還是割走了中國在新疆的不少領土。

俄羅斯帝國文化

俄羅斯帝國文學

彼得一世時期的文學仍然是新舊雜陳,具有過渡性質。沙費羅夫和費奧方·普羅科波維奇的政論反對守舊,宣傳開明君主專制,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動向。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礎上興起的古典主義,是此後將近半個世紀中俄羅斯文學的基本流派,表現了啓蒙主義同中世紀思想原則之間的鬥爭。
普希金 普希金
康捷米爾的諷刺詩着重批評20至30年代社會上的愚昧主義流毒和封建等級觀念,到50年代還在廣泛傳誦。羅蒙諾索夫寫頌詩褒揚開明君主,讚美科學文化造福人類。他使文學體裁和語體規範化,並將音節體詩改為更適合俄語特性的音節和重音並重體詩,對統一的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詩歌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8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諷刺雜誌盛行,其中最突出的是諾維科夫 主編的《雄蜂》 和《畫家》。70年代末,傑爾查文的頌詩開始問世。他把諷刺與歌頌、批判與肯定結合起來,又把“鄙俗”的日常生活引進詩中,從而多少突破了古典主義的模式。馮維辛在其優秀喜劇《紈袴少年》中雖然還遵守“三一律”,卻深刻揭露了農奴主的殘暴和寄生性,點出農奴制是俄國的萬惡之源,向現實主義邁進了一步。
18世紀末葉,在英、德、法等國文學的催化下,感傷主義在俄國勃興,反映了1773至1775年普加喬夫起義後貴族的憂傷情緒。其倡導人卡拉姆津(1766-1826)打破古典主義的禁忌,將卑賤者的形象引入文學,在《苦命的麗莎》(1792)中寫一個農家姑娘和貴族青年相愛,最後見棄自殺。小説着力渲染人物的內心感受,格調新穎,語言清雅流暢,發表後風行一時。
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
受1812年反拿破崙戰爭勝利引發民族意識高漲和社會動盪的影響,19世紀初的俄羅斯文學變化較快,帶有新舊交接的性質。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里鮑耶陀夫(1795-1829)的喜劇,雖然遵循古典主義的詩藝規範,但所展示的俄羅斯社會衝突、情節、形象和生動語言,已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感傷主義迅速為浪漫主義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詩歌脱胎於卡拉姆津,追求內心自由和諧,流露出悲觀遁世情調;雷列耶夫(1795-1826)和馬爾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黨人的詩歌和小説更多繼承拉季舍夫的傳統,洋溢着反對暴政和爭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約自19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1825年貴族革命的失敗和專制農奴制統治的強化,俄羅斯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又很快讓位給以強調冷靜客觀地觀察和描寫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為主要特徵的現實主義。原來和十二月黨人一起同屬於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普希金,從這時起先後創作大量現實主義的戲劇、小説和詩歌,他因此被尊為俄羅斯近代文學之父。稍後的萊蒙托夫首先是個浪漫主義詩人,果戈理也起步於浪漫主義並始終保持着浪漫氣質,但前者的長篇小説《當代英雄》及後者的劇作和小説都是嚴峻的現實主義之作;他們分別從心理分析和幽默諷刺兩個不同的方面進一步豐富和鞏固了普希金的現實主義藝術。批評家別林斯基主要通過對這三位作家創作的分析評論,為現實主義(當時叫自然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之從此成了半個多世紀裏俄羅斯文學的主潮。此後湧現的赫爾岑、岡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薩爾蒂科夫-謝德林、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説、詩歌、戲劇巨匠。當時屬於或接近這個主要流派的,還有杜勃留羅波夫和皮薩列夫的評論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詩歌,以及皮謝姆斯基、格里戈羅維奇、列斯科夫、格·烏斯賓斯基等的小説、特寫。

俄羅斯帝國音樂

18世紀末在俄國啓蒙思潮的影響下,俄國作曲家學派形成。代表人物有:別列佐夫斯基、博包爾特尼揚斯基、帕什克維奇、福明、漢多什金等。他們的創作共性是對俄國民間生活題材的關注,採用俄羅斯民歌素材,音樂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歌劇最集中地反映出他們的創作面貌。代表作品有: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師、騙子和媒人》,京斯基和帕什克維奇的《善有善報》,福明的《馬車伕》等。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
19世紀初的俄國音樂顯示出浪漫主義的傾向。歌劇題材偏好童話和民間傳説,追求豪華的舞台效果,音樂充滿多愁善感的情調。30~40年代,米哈伊爾·格林卡的創作標誌了俄國音樂古典主義傳統的確立。格林卡吸取了歐洲古典和浪漫樂派的成果,鑽研了俄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將專業的音樂技巧與質樸的俄國民間音樂結合,使俄國音樂文化提高到歐洲先進水平,奠定了俄國民族樂派的堅實基礎。他的愛國主義的歌劇《伊萬·蘇薩寧》(原名《為沙皇獻身》)和神話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管絃樂幻想曲《卡瑪林斯卡雅》以及用A.C.普希金詩譜寫的聲樂浪漫曲《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夜晚的和風》等成為俄國音樂典範之作。50年代末和60年代,隨着社會運動和進步思潮的高漲,俄國音樂文化獲得了更為廣泛的發展。在音樂演出活動和專業音樂教育方面,魯賓斯坦兄弟作出了卓越貢獻。1859年在聖彼得堡,魯賓斯坦'、魯賓斯坦創建了俄羅斯音樂協會。魯賓斯坦次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分會。他們廣泛舉行交響音樂和室內樂音樂會,開辦音樂訓練班。後來在此基礎上先後成立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音樂學院
處在同一時期的柴科夫斯基則重視音樂藝術思想性民族傳統方面,他和強力集團並無多少差異,但是在創作實踐上卻存在着不同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的創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80~90年代在沙皇專制高壓政策下的俄國知識分子階層的苦悶心理;作品的音調更多來源於城市歌曲;創作領域擴大,涉及了幾乎全部音樂體裁和形式;作曲技術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織着戲劇性衝突、抒情性表白和風俗生活的描寫,委婉的旋律,真摯的感情和生動的形象給人以深刻的感染。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第四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六交響曲》(《悲愴》),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和《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第一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悼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以及聲樂浪漫曲《祝福你們,森林》、《是白日籠罩嗎?》等。
19世紀末以來,俄國專業音樂的發展出現了新局面。本國的傳統和外來的影響交織在一起,產生了多樣的創作風格和個性。19世紀以來,俄國音樂表演藝術蓬勃發展,建立了俄國學派,湧現許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有歌唱家O.A.彼得羅夫斯特拉文斯夏里亞賓'、夏里亞賓、涅日丹諾娃、索比諾夫、葉爾紹夫,鋼琴家 魯賓斯坦、拉赫瑪尼諾夫,小提琴家格爾日馬利,大提琴家達維多夫,指揮家S.庫謝維茨基等。

俄羅斯帝國美術

彼得大帝到葉卡捷琳娜女皇統治的整個18世紀,這是俄國的改革和“歐化”時期。俄國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國古典藝術的影響下迅速發展,俄國藝術開始納入歐洲文藝發展的進程,歐洲流行的古典主義這時在俄國也被效法和模仿。
19世紀上期是俄國民族藝術的奠定時期。18世紀中期成立的皇家美術學院,在半個多世紀中逐步培養了一批本民族的藝術家,他們呼吸本民族的空氣,吸收民族文化的養料,具有俄國特色的文藝開始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第四個階段是19世紀中期以後至20世紀初,即從批判現實主義到含有形式主義唯美主義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現,其中批判現實主義最為輝煌。俄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藝創作,在關注現實和在與西歐廣泛的交流中,以其題材、體裁 、風格和手法的多樣性與獨創性,在世界藝壇佔有重要的位置,它與當時的法國文藝並駕齊驅,各領一方風騷,各自推出了世界級的大師,組成了文藝史上璀璨奪目的一串明珠。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俄羅斯帝國科技

  • 鐵路
1860年後的鐵路規劃和建設對於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央機關和貴族階層們基本壟斷了決策,但地方氏族階層為鐵路的建設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貴族、商人和企業家暢想“從地方到帝國”的未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時常與其他城市競爭,由此也為帝國的經濟做出了貢獻。
俄國軍隊在19世紀80年代在中亞修建了兩條主要鐵路:高加索鐵路,連接黑海海濱的巴統裏海海濱的巴庫;外裏海鐵路,由裏海海濱的克拉斯諾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馬爾罕塔什干。兩條鐵路為帝國的商業和戰略需求服務,同時促進了人口流動
俄羅斯鐵路 俄羅斯鐵路

俄羅斯帝國民族

20世紀初俄國共有200多個民族,使用146種語言和方言。但國家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由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五個民族構成。大俄羅斯人佔國家人口的43%(5570萬人);烏克蘭人(或稱小俄羅斯人)佔18%(2240萬)和白俄羅斯人佔4.7%(590萬),這三個俄羅斯民族(1917年革命前,“全俄羅斯人”這個術語包括三個主要的東斯拉夫民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佔全國總人口的68%。

俄羅斯帝國社會

俄羅斯帝國社會階層

俄羅斯帝國的俄羅斯人被分為四個等級:貴族、商人、哥薩克農民。而高加索人,韃靼人等少數民族則被稱為外籍人。在俄羅斯人中81.6%的人是農民,9.3%的人是商人,6.2%的人是軍人,只有0.9%的人是貴族(0.6%)和神職人員(0.3%)。在8800多萬農民中,有一多半是農奴,剩下的則是被限制在土地上的農民(絕大多數)和自由的農民(少數)。

俄羅斯帝國農奴制度

俄國農奴制創立於16世紀,在17世紀中期(1647年)成為了法律條文。在1861年的改革後,俄羅斯帝國廢除了農奴制。從農奴變成的農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這些土地只是被分給了農村公社,一個管理這些耕地所有權和税款的組織。如果想切實的擁有耕地,農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贖金”。而在那時候,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去給別人幹短工來賺取“贖回”土地的錢。不過在向沙皇交了這筆錢之後,新生的農民也就正式的成為了農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這筆錢很高,因為是先由沙皇付給地主贖金,所以農民直接把錢還給沙皇,而後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對地主經濟上的補償理由並不是土地,而是他們損失了應該為其義務勞動的農奴。不僅如此,很多地主還盤算着如何減少以前自己地上的農奴可以分得的已經少得可憐的土地,比如剝奪他們最需要的部分:農奴小屋周邊的牧草地。其結果就是自由身的農民依然需要為以前的主人幹活,藉此來償還贖回土地的費用。

俄羅斯帝國宗教

俄羅斯帝國的國教是東正教沙皇是其領袖,同時還保有最高保護者的稱號。沙皇雖然能夠進行任命與去職,卻不能修改教條及教會傳授的內容。東正教在宗教意義上的領導機關是最神聖主教會議,這一會議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極大的權力。理論上所有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對於猶太人則有一定的限制。
聖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最著名的東正教場所 聖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最著名的東正教場所

俄羅斯帝國歷代君主

序號
中文譯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1547年—1584年
2
1584年—1598年
費奧多爾一世(敲鐘者)
3
1598年—1605年
空白
4
1605年(58天)
費奧多爾二世
5
1605年—1606年
空白
6
1606年—1610年
空白
7
1613年—1645年
米哈伊爾一世
8
1645年—1676年
空白
9
1676年—1682年
10
1682年—1689年
空白
11
1689年—1721年
大帝
俄羅斯帝國時期(1721年始)
11
1721年—1725年
大帝
12
1725年—1727年
-
13
1727年—1730年
-
14
1730年—1740年
-
15
1740年—1741年
-
16
1741年—1762年
-
17
彼得三世
1762年—1762年
-
18
1762年—1796年
大帝
19
1796年—1801年
-
20
1801年—1825年
神聖王
21
1825年—1855年
-
22
1855年—1881年
解放者
23
1881年—1894年
和平締造者
24
1894年—1917年
殉教者
參考資料
  • 1.    蘇俄兩次宣佈歸還被佔中國領土的歷史真相  .新浪軍事.2015-10-27[引用日期2018-10-14]
  • 2.    高鬱.《新編俄語通用國家概況》.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8:13
  • 3.    斯塔夫裏阿諾斯著,周明博主編.《全球通史·從史前時代到二十一世紀(第3版)》.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19:111
  • 4.    趙彥編著.《拜占庭文明》.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2:266-267
  • 5.    (英)阿諾德·湯因比著;賴小嬋譯.《從東方到西方:湯因比環遊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81
  • 6.    孟偉,熊震,王連喜等編著.《演變後的俄羅斯》.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6
  • 7.    李忠傑.《馬克思恩格斯怎樣看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21
  • 8.    齊哲.淺析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專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04):132
  • 9.    陳東.試析塑造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歷史因素[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43
  • 10.    杜立克.論俄皇彼得一世改革的“歐化”與“專制化”[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4):75-77
  • 11.    方連慶,王炳元主編.《國際關係史·近代卷·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41
  • 12.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3
  • 13.    趙士國.俄羅斯帝國盛極而衰的理性追溯[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02):114
  • 14.    趙士國.俄羅斯帝國盛極而衰的理性追溯[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02):116
  • 15.    尤·亞·彼得羅夫.帝國論與俄羅斯帝國的形成及其特點[J]:史學史研究,2013(01):8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