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鎖定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於1898年在沙皇俄國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成立。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以列寧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同馬爾托夫社會主義者圍繞黨綱、黨章問題展開激烈的鬥爭。在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成員時,前者獲得多數,得名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俄語意為多數派,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革命派(左派)。
中文名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成立時間
1898年
成立地點
明斯克
結    果
發生分裂
取    名
布爾什維克
屬    性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革命派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形成過程

1912年黨的第六次會議上,把少數派孟什維克驅逐出黨後,布爾什維克成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稱社會民主黨(布)。1918年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大會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898年3月1—3日,來自彼得堡莫斯科基輔等地的“鬥爭協會”和俄國西部地區工人組織的九名代表,在俄國白俄羅斯明斯克秘密舉行了這次大會。大會宣告黨的成立並發表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言》,宣言指出,俄國無產階級將擺脱專制制度的桎梏,用更大的毅力繼續同資本主義資產階級作鬥爭,直到社會主義勝利為止。大會選出了中央委員會,批准《工人報》為黨的機關報。大會以後,中央委員會雖遭沙俄政府屬下的內務部警察破獲,《工人報》被迫停刊,但各地黨組織仍在秘密活動。列寧指出:“1898年春黨的成立,是這一時期社會民主黨人所做的最突出的、同時也是最後的一件事情。”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大會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先在布魯塞爾、後在倫敦,秘密召開了這次代表大會。大會由普列漢諾夫主持,主要議程是制訂黨綱、黨章和選舉中央委員會。大會討論的黨綱草案,是由《火星報》編輯部提出來的。它把爭取無產階級專政的鬥爭作為黨的主要任務提出來。經過激烈爭論,大會通過了綱領草案。這是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後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第一個寫入無產階級專政的黨綱。大會在討論黨章時,發生了更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黨章的第一條中關於黨員條件的問題。列寧認為,凡是承認黨綱,在物質上幫助黨並且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的,都可以成為黨員。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發生分裂

馬爾托夫(真名:尤·奧·策傑爾鮑姆,1873—1923年)認為黨員不一定要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他甚至主張不管什麼人,只要表示承認黨綱,就可以自行宣佈入黨,黨員可以不服從黨的紀律,不受組織的制約。普列漢諾夫支持列寧的條文。但最後大會在表決時,以多數票通過了馬爾托夫的條文。大會在選舉中央領導機構時,由於幾名機會主義分子的退出,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大會選舉普列漢諾夫、列寧、馬爾托夫組成中央機關報火星報》編輯部,擁護列寧的三名代表組成了中央委員會。從這時起,擁護列寧的人,因在選舉中獲得多數票,故被稱為布爾什維克俄文譯音,意指多數派);獲得少數票的,被稱為孟什維克(俄文譯音,意指少數派)。布爾什維克的觀點體系,被稱為布爾什維主義;孟什維克的觀點體系,被稱為孟什維克主義。從此,在俄國民主工黨內出現了兩個政治觀點對立的派別。布爾什維主義的出現,標誌着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在俄國的建立,標誌着列寧主義的誕生。列寧後來指出:“布爾什維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潮,作為一個政黨而存在,是從1903年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