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便嬖

鎖定
便嬖,拼音pián bì,漢語詞語,意思為能説會道,善於迎合的寵臣,親信。
中文名
便嬖
讀    音
piánbì
解    釋
能説會道,善於迎合的寵臣,親信

目錄

便嬖解釋

  1. 君主左右受寵幸的小臣。
  2. 泛指在身邊供使喚的人或幫閒者。
  3. 邪佞之臣。 [1] 

便嬖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荀子·富國》:“觀其官職,則其治者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愨:是明主已。”?
清·戴名世《北行日紀序》:“倡優便嬖之徒居其門下者,輒傾囷倒廩以與之而無所惜。”
黃侃《哀貧民》:“凡鄉必有遊蕩不事事喜與佗人事者,愚民尊憚之,實亦富人便嬖也。”
《荀子·君道》:“然而求卿相輔佐,則獨不若是其公也,案唯便嬖親比己者之用也,豈不過甚矣哉。”
《漢書·佞幸傳贊》:“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賢縊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奪位幽廢,咎在親便嬖,所任非仁賢。”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一》:“人主親賢士大夫,而遠近習便嬖,則可以涵養德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