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侯衝

(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鎖定
侯衝,1966年生,雲南澂江人。1988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2009年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88年7月-2009年7月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先後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5-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09年8月調上海師範大學工作。現為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從雲南佛教逐漸拓展到中國宗教,提出“齋供儀式”“齋供模式”的概念,作為解釋中國佛教儀式、中國宗教儀式及其文獻的新面向。曾到英、美、日、韓、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和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參加學術會議和進行學術交流。已刊個人著作6種;合著9種;主編或合作主編7種;整理發表佛教文獻2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文大藏經未收宋元明清佛教儀式文獻整理與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民間流傳佛教儀式文獻整理與研究”。 [1] 
中文名
侯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
出生地
雲南澂江
性    別

目錄

侯衝主要著作

 
獨著:
1.《白族心史——<白古通記>研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2.《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
3.《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年3月。
4.《漢傳佛教、宗教儀式與經典文獻之研究——侯衝自選集》,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1月。
5.《“白密”何在——雲南漢傳佛教經典文獻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
6.《中國佛教儀式研究——以齋供儀式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
合著:
1.《雲南宗教知識百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
2.《雲南省志》卷七十五《社會科學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3.《雲南文化藝術詞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4.《雲南宗教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5.《當代中國宗教禁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
6.《昆明佛教史》,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
7.《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8.《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白族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年11月。
9.《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與禁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
主編:
1.《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一二三四輯)(與王見川等合編),台北(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7月、2013年6月、2017年7月、2021年7月。
2.《佛教文獻研究譯叢(第一輯)•漢文佛教文獻研究》(那體慧著,紀贇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7月。
3.《經典、儀式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
4.《明清以來善書叢編(初輯、續輯)》(與王見川、柯若樸等合編),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2021年10月。
5.《佛教文獻研究譯叢(第一輯)•尋蹤敦煌古書<金剛經>》(吳芳思與馬克·伯納德著,袁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
6.《<西遊記>新論及其他:來自佛教儀式、習俗與文本的視角》(與王見川合編),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7月。
7.《<西遊記>新論集》(與王見川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
文獻整理:
1.《楞嚴解冤釋結道場儀》(與趙文煥合作),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第35-226頁。
2.《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與趙文煥合作),同上書,第227-313頁。
3.《銷釋金剛經科儀》,同上書,第314-359頁。
4.《廣施無遮道場儀》,同上書,第360-371頁。
5.《大黑天神道場儀》,同上書,第372-382頁。
6.《護國司南抄》,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七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68-113頁。
7.《佛説消災延壽藥師灌頂章句儀》,同上書,第114-225頁。
8.《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與趙文煥合作),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第53-358頁。
9.《雞足山志點校》(與段曉林合作),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年4月。
10.《敦煌本<壇經>校釋疏義》第一章、第二章,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373-415頁。
11.《金剛峻經金剛頂一切如來深妙秘密金剛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種壇法經作用威儀法則 大毗盧遮那佛金剛心地法門密法戒壇法儀則》,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17-144頁。
12.《金剛峻經金剛頂一切如來深妙秘密金剛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種壇法經作用威儀法則 大毗盧遮那佛金剛心地法門密法戒壇法儀則》,同上書,第145-231頁。
13.《圓通三慧大齋道場儀》,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63-278頁。
14.《佛説受生經》,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三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09-136頁。
15.《受生寶卷》,同上書,第219-311頁。
16.《無遮燈食法會儀》,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六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5-38頁。
17.《佛門行移》,範純武主編《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十期,台北:蘭台出版社,2012年12月,第95-129頁。
18.《疏式雜用(首冊)》,崇化主編《全球化時代的佛教與絲綢之路研究——2015崇聖論壇論文集》(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第291-309頁。
19.《金剛經纂》,方廣錩主編《佛教文獻研究》第三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66-170頁。
20.《佛門請經科》,侯衝、王見川主編《<西遊記>新論及其他:來自佛教儀式、習俗與文本的視角》,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7月,第371-496頁。調整後以《請經科》為題,收入侯衝、王見川主編《<西遊記>新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第387-498頁。
21.《藥師本願功德寶卷》(與蔡迎春合作),釋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佛教中國化續集——“首屆東方山藥師信仰高峯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3月,第553-580頁。
主要論文:
(一)中文論文
1.《從張勝温畫<梵像卷>看南詔大理佛教》,《雲南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第81-88+66頁。
2.《佛教史料<南詔圖傳>初探》,《大理文化》1991年第5期,第53-56頁。
3.《雲南上座部佛教四十年》(與黃夏年合作),《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2期,第143-149頁。
4.《雲南上座部佛教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與刀述仁合作),《佛學研究》1993年刊(總第2期),第179-187頁。
5.《大黑天神與白姐聖妃新資料研究》,《大理文化》1994年第2期,第54-57頁。
6.《雲南雞足山成為迦葉道場的由來》,《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第4期,第53-55頁。
7.《徐霞客<雞足山志>初考》,《民族藝術研究》1995年第1期,第55-60頁。
8.《南詔大理漢傳佛教繪畫藝術──張勝温繪<梵像卷>研究》,《民族藝術研究》1995年第2期,第64-73頁。
9.《雲南阿吒力教辨識》,《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第74-81頁。
10.《元代雲南漢地佛教重考──兼駁“禪密興替”説》,《雲南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第46-55頁。
11.《試論<白古通記>的成書年代》,《雲南學術探索》1996年第2期,第25-34頁。
12.《少林寺禪學源流略説》,釋永信主編《中國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6月,第28-39頁。
13.《南詔大理寫經與南詔大理密教》,鳳儀志編纂委員會編《鳳儀志》,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第578-587頁。
14.《<白古通記>與白族民間書面文學》,《民族藝術研究》1997年第3期, 第75-79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9期,第310-314頁。
15.《張勝温畫<梵像卷>復原前的三點檢討》,《佛學研究》1997年刊(總第六期),第85-90頁。
16.《雲南阿吒力教經典及其在中國佛教研究中的價值》,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第389-400頁。
17.《中國有無“滇密”的探討》,《中國佛學》(台灣)(創刊號)第一卷一期,1998年10月,第245-265頁。
18.《石鍾健在白族研究方面的貢獻》,《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第102-107頁。
19.《大理國寫經<護國司南抄>及其學術價值》,《雲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第103-110頁;田懷清、黃德榮主編《大理叢書•考古文物篇》卷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8月,第4973-4979頁。
20.《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中國佛學》(台灣)第二卷二期,1999年10月,第175-194頁;童登金主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第四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06-327頁;胡文和主編《中國西南文獻叢書·西南石窟文獻》卷五,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234-254頁。
21.《楊慎編輯<南詔野史>新證》(與郭勁合作),《民族藝術研究》1999年第6期,第71-76頁。
22.《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的發現與認識》,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中國西南文化研究》4,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48-164頁。
23.《雲南阿吒力教之我見》,《中國佛學》(台灣)第三卷一期,2000年4月, 第295-305頁。
24.《白族白文新論》,《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第117-121頁;徐琳主編《白族語言文字研究文獻選編》(二)(《大理叢書•白語篇》卷二),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928-932頁。
25.《宗教生態旅遊與21世紀人類文明》,《思想戰線》2000年第5期,第90-92頁+ 120頁;蕭霽虹主編《雲南宗教研究(2018)──宗教與生態文明建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7月,第12-21頁。
26.《雲南佛教史上的印僧及其影響》,《大理文化》2000年第6期,第53-57頁。
27.《<白古通記>的作者考辨──兼與趙應寶先生商榷》,《大理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第6-10頁。
28.《劍川石鐘山石窟及其造像特色》,林超民主編《民族學通報》第一輯,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249-266頁;田懷清、黃德榮主編《大理叢書•考古文物篇》卷九,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8月,第4671-4684頁。
29.《松明樓故事的原型、歧異、意旨及演變》,《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第4期,第36-41頁。
30.《<白古通記>稱名考辨》,《學術探索》2001年第5期,第85-88頁。
31.《香格里拉松贊林寺宗教生態旅遊示範景區開發設計研究》(與潘發生等合作),肖篤寧、楊桂華主編《生態旅遊透視》,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2年2月,第171-177頁。
32.《明初大理名僧無極》,趙寅松主編《白族文化研究2001》,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第449-459頁。
33.《南詔大理國的佛教》,《佛學研究》2001年刊(總第十期),第314-323頁。
34.《元明雲南史料中的九隆神話》,《學術探索》2002年第6期,第127-130頁。
35.《論傣族的祭竜》,陶貴學主編《中國雲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月,第261-271頁。
36.《澄觀撰<受菩提心戒儀>初探》,釋永信主編《少林寺與中國律宗論文集》,鄭州:少林書局,2003年6月,第138-143頁。
37.《宗教與白族民族意識》,牟鍾鑑主編《宗教與民族》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第106-116頁。
38.《洞經與儒、釋、道教之關係辨析》(與楊淨麟合作),《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0期,第17-21頁。
39.《南詔大理國佛教新資料初探》,趙寅松主編《白族文化研究2003》,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426-461頁;林超民等主編《南詔大理歷史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362-381頁;趙寅松主編《白族研究百年》(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455-490頁。
40.《趙藩、李根源輯<雞足山志補>補論》(與段曉林合作),張勇主編《趙藩紀念文集》,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4月,第161-172頁。
41.《唐宋間雲南漢地佛教及其與巴蜀佛教文化的關係》,釋永壽主編《峨眉山與巴蜀佛教——峨眉山與巴蜀佛教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第384-394頁。
42.《<南詔通紀>的作者、卷數、影響及評價》,《學術探索》2004年第4期,第88-91頁。
43.《南詔觀音佛王信仰的確立及其影響》,趙懷仁主編《大理民族文化論叢》第一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49-195頁;古正美主編《唐代佛教與佛教藝術(“七-九世紀唐代佛教及佛教藝術”論文集,新加坡大學二〇〇一年國際會議)》,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6年6月,第85-119頁。
44.《高奣映<雞足山志>新識》(與段曉林合作),林超民主編《西南古籍研究》2004年,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63-72頁;沈家明主編《高奣映研究文集》,昆明: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7月,第141-158頁。
45.《論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5),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2-213頁。
46.《宋僧慈覺宗賾新考》,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5),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8月,第261-272頁;釋大安主編《超越千載的追思——紀念慧遠大師誕辰1670週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第263-280頁。
47.《白子國》,張昭主編《白子國研究考古論文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76-101頁。
48.《雲南佛教的歷史及經典簡述》(與姚珏、韓麗霞合作),李廣良等著《佛教與雲南文化論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第2-24頁。
49.《<大理古佚書鈔>是偽書辨》,同上書,第25-34頁。
50.《<論傣族詩歌>是偽書》,同上書,第35-46頁。
51.《劍川阿吒力教經典及其現代價值》(與趙文煥合作),同上書,第47-56頁。
52.《敦煌遺書和俄藏黑水城文獻中的<普賢行願品>》,魏道儒主編《普賢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337-366頁。
53.《大理白族地區的民間宗教》,《宗教哲學》季刊(總第三十六期)2006第6期,第55-60頁。
54.《大理國寫經研究》,汪寧生主編《民族學報》第四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1-69頁。
55.《達摩寶傳與清末民初民間宗教派別——以其對“祖師西來意”的理解為中心》(與楊淨麟合作),《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1期,第180-186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07年第6期,第125-131頁。
56.《川滇兩高僧:楚山與古庭(年譜)》,素慧主編《禪心映天成 顯密照石經——紀念楚山禪師誕辰600週年、能海上師誕辰12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第419-438頁。
57.《敦煌遺書中現存的<壇法儀則>》,明生主編《禪和之聲——“禪宗優秀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第479-484頁。
58.《再論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高惠珠、王建平主編《科學·信仰與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296-312頁;樓宇烈主編《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佛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第239-256頁。
59.《宋代信仰性佛教及其特點——以大足寶頂為中心的探討》,黎方銀主編《中國重慶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97-317頁。
60.《雲南雞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禪系》,印順主編《虛雲法師與雞足山佛教——中國賓川雞足山佛教文化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第323-339頁。
61.《<水陸儀>三種敍錄》,程恭讓主編《天問》(丁亥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321-348頁。
62.《佛教不只是非顯即密——為拙文<論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補白》,《佛教文化》2008年第6期,第66-69頁。
63.《雲南阿吒力教研究學術史——以民國時期研究文章為中心》,趙寅松主編《白族文化研究2008》,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43-334頁。
64.《俗講新考》,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人間佛教的當今態勢與未來走向: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9年8月,第494-503頁;《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8-124頁;最新修訂增補版見2021年6月11日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之“中國俗文化研究”公眾號推送網頁https://mp.weixin.qq.com/s/Ahb0DHFMxAg-uNQCLVAQ-A
65.《受座,還是受齋?》,《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第213-218頁。
66.《雲南雞足山成為迦葉道場始末》,《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第31-37頁。
67.《唐末五代的水陸儀》,程恭讓主編《天問》(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234-260頁。
68.《“滇藏”考》,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三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389-429頁。
69.《唐代英禪師舉行水陸法會考》,增勤主編《首屆長安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卷《長安佛教的歷史演進與傳播(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41-49頁。
70.《楊鍔<水陸儀>考》,《新世紀宗教研究》2010年第九卷第一期,台北:宗博出版社,2010年9月,第1-34頁。
71.《從佛教科儀看酆都信仰》,範純武主編《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九期,台北:蘭台出版社,2011年6月,第183-211頁。
72.《佛教無專門的“通俗講經”説——以齋講為中心》,《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3期,第65-69頁。
73.《咒愿及其異名》,《雲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第42-50頁。
74.《都市寺院的社會作用——以昆明圓通寺為例》,可祥主編《七塔報恩文化論壇——都市寺院與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58-272頁。
75.《從鳳儀北湯天大理寫經看旋風裝的形制》,《文獻》2012年第1期,第40-48頁。
76.《漢地佛教的論義——以敦煌遺書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1期,第42-50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2年第3期,第32-38頁。
77.《漢地佛教唱導研究》,王志遠主編《宗風》(己丑·冬之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第70-143頁。
78.《讀旅博本<壇經>三得》,黃夏年主編《中國禪學研究》(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第91-111頁。刪改後以《現存<壇經>的祖本及其演變》為題,收入石立善主編《古典學集刊》第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第554-567頁。
79.《密教中國化的經典分析:以敦煌本<金剛頂迎請儀>、<金剛頂修習瑜伽儀>和<壇法儀則>為切入點》,《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九期,2012年6月,第141-172頁;呂建福主編《密教的思想與密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31-351頁。
80.《“白密”何在?——以大理鳳儀北湯天“秘教經儀”為中心》,寬旭主編《首屆大興善寺唐密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互補互榮——唐代密宗的交往與傳播》,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年6月,第40-57頁。
81.《從福德龍女到白姐阿妹:吉祥天在雲南的演變》,寸雲激主編《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第五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357-374頁。
82.《祖覺<水陸齋儀>及其價值》,峨眉山佛教協會編《歷代祖師與峨眉山佛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251-263頁。
83.《洪濟之梵儀——宗賾<水陸儀>考》,黃夏年主編《遼金元佛教研究》(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第362-396頁。
84.《滇雲法寶:大理鳳儀北湯天經卷》,《雲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第124-127頁。
85.《禪門“開堂”及其儀式程序》,明向主編《禪宗叢林的當代實踐探索——“佛源禪師與雲門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473-484頁。修改後以《禪門的“開堂”:以其儀式程序為中心》為題,刊於賴永海主編《禪學研究》第十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42-156頁。
86.《楊黼家世及生平新證》(與張賢明合作),《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第77-82頁。
87.《阿嵯耶:“中國製造”的洋標籤》,《深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第15-20+25頁。
88.《<佛門請經科>:<西遊記>研究的新資料》,《宗教學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4-109頁。
89.《<受八關齋戒文>與敦煌遺書的性質》,李利安主編《佛教與當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佛史鈎沉——佛教文化的歷史傳承與積澱》,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第74-79頁。
90.《新見藥師佛相關佛教科儀敍錄》,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健康人生:“中國福山首屆藥師佛與健康文化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1月,第13-28頁。
91.《歸根教尊奉無極聖母論》(與楊淨麟合作),《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1期,第74-83頁。
92.《咒愿及其展開》,方立天、[日]末木文美士主編《東亞佛教研究》IV《佛教制度與實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3月,第112-144頁。
93.《齋僧文本:立體展現古代敦煌佛教儀式具體形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5月14日,A08。
94.《<地母經>的演變——以經眼刊印本為中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第80-84頁。
95.《論阿嵯耶觀音出現的時間和原因》,《華嚴學報》第七期,2014年6月,第85-104頁;蕭霽虹主編《雲南宗教研究:“一帶一路”與宗教文化交流》,昆明:雲南出版集團、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38-148頁。
96.《元代滇僧圓護與普瑞》,崇化主編《2013崇聖論壇論文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6月,第22-32頁。
97.《秘密真機——以<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續編>中雲南文獻為中心》,王見川等主編《研究新視界:“媽祖與華人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7月,第291-362頁。
98.《地母經的演變:從“收完”到“收圓”》,王文成、楊廷友編《雲南智庫專家走基層——邊疆民族歷史與廣南地母文化旅遊調研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18-130頁。
99.《敦煌變文:佛教齋供儀式角度的解讀》,《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第403-435頁。
100.《水陸碑研究》,《藝術史研究》第16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233-261頁。
101.《藥師水陸:藥師佛科儀的當代實踐》,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當代社會:“中國福山峆壚寺藥師佛與當代社會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月,第49-62頁。
102.《早期寶卷並非白蓮教經卷——以<五部六冊>徵引寶卷為中心的考察》,《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第106-113頁。
103.《桂西佛教齋供儀式文本稽鈎——以<桂西民間秘密宗教>為中心》,汪寧生主編《民族學報》第十一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第85-104頁。
104.《誰的密教——以雲南<天宮科>和甘肅<天功科>的比較為例》(與陳大為合作),洪修平主編《佛教文化研究》第一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525-548頁。
105.《宋代眉州中巖山德雲庵主祖覺行實、著作及貢獻》,劉邦成主編《西部觀音文化論文集》,北京:中國文化出版社,2015年5月,第298-313頁。
106.《論大理密教屬於漢傳密教》,王頌主編《佛教與亞洲人民的共同命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8月,第196-208頁。
107.《響堂山石窟的齋供》,黃夏年主編《第三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論文集·禪宗文化研究2》,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10月,第348-362頁。
108.《如何理解大理地區的阿吒力教?》,《宗教學研究》2015年第3期,第106-112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5年第6期,第37-44頁。
109.《眉山水陸考》(與張蓓蓓合作),《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1期,第31-38頁;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6年第3期,第27-33+43頁。
110.《佛教的義學——以<護國司南抄>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1期,第80-88頁。
111.《水陸齋意研究--以所見齋意文為中心》,如常法師主編《以法相會:寶寧寺、毗壚寺 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16年3月,第109-128頁。
112.《跋<儒門皈戒道書>》,劉成有主編《宗教與民族》第十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4月,第236-252頁。
113.《什麼是水陸法會?——兼論梁武帝創<水陸儀>》,蓮華、董羣主編《南朝佛教與金陵》第一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6月,第497-544頁。
114.《佛教科儀與疑偽經三題》,方廣錩主編《佛教文獻研究》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第85-96頁。
115.《元代雲南漢傳佛教補考》,王頌主編《時代特色人間佛教與亞洲的歷史與現實——2015崇聖(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8月,第35-45頁。
116.《齋一中、咒食一中與長生庫——基於峆壚寺僧人墓塔記的探討》,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公益慈善——“中國福山峆壚寺藥師如來與公益慈善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9月,第436-452頁。
117.《迴歸佛教儀式舊有時空——三論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大足學刊》第一輯,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年11月,第200-211頁。
118.《經眼貴州佛教齋供儀式文本及其價值》(與張賢明合作),李世偉編《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十一),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12月,第13-76頁。
119.《齋供儀式文獻<意旨瞭然集>》,《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九輯上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28-137頁。
120.《誰的普庵教?——以科儀文獻為中心》,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編《普陀學刊》第五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6月,第237-262頁。
121.《絲綢之路上的佛教——以所見民國龍陵文移抄本<疏式雜用>(首冊)為中心》,崇化主編《全球化時代的佛教與絲綢之路研究——2016崇聖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第281-291頁。
122.《韓國佛教儀式文獻“藥師請”及溯源》,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人間佛教——“中國福山峆壚寺藥師如來與人間佛教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9月,第459-472頁。
123.《<曹溪一滴>:<徑山藏>收錄的雲南佛教史料》,釋法幢主編《大藏經的編修•流通•傳承——<徑山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第287-302頁。
124.《寶卷新研——以羅祖<五部六冊>徵引四種寶卷為中心》,侯衝主編《經典、儀式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第37-63頁。
125.《契嵩本<壇經>新發現》,《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4期,第54-66頁;本書編委會編《黃心川先生欣開期頤祝壽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9月,第479-495頁。
126.《水陸齋的成立考察——以新發現資料為中心》,洪修平主編《佛教文化研究》第六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9月,第211-235頁。
127.《敦煌遺書多主題文獻的釋讀、擬名與稱引——以P.3021+P.3876等為中心》,王卡、汪桂平主編《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第二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月,第33-43頁。
128.《從齋供看中國佛教儀式》,《法音》2019年第2期,第72-74頁。
129.《經眼甘肅地區佛教儀式文獻》,範純武編《善書、經卷與文獻》(一),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7月,第99-133頁。
130.《漢文佛教儀式文獻語境中的蓮宗》,王頌主編《宗門教下:東亞佛教宗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10月,第65-102頁。
131.《中國宗教儀式文獻中的齋意類文獻——以佛教為中心》,《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5期,第26-32頁。
132.《敦煌不孤——以<金剛經纂>為例》,方廣錩主編《佛教文獻研究》第三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55-166頁。
133.《遣疏請僧:佛教中國化的儀式形態——以<南海寄歸內法傳>對印度、南海諸國等地及中國的齋僧記載為中心》,鄭長玲主編《第三屆“一帶一路”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9年12月,第313-324頁。
134.《雲南騰衝濟善局及其相關資料研究》(與冷雪梅合作),範純武編《善書、經卷與文獻》(二),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3月,第53-106頁。
135.《<西遊記>與佛教關係新探》(與楊天奇合作),侯衝、王見川主編《<西遊記>新論及其他:來自佛教儀式、習俗與文本的視角》,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7月,第9-32頁;《<西遊記>新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第227-250頁。
136.《玄奘:從僧人到形象大使》(與楊天奇合作),同上書,第33-62頁;第309-336頁。
137.《<消災經>溯源》(與黃璜、李學龍合作),呂建福主編《白傳密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03-131頁。
138.《新見佛教<楞嚴科>敍錄》,範純武編《善書、經卷與文獻》(三),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12月,第135-160頁。
139.《大足石門山石刻第2號龕再認識》,《大足學刊》第四輯,重慶:重慶出版社,2020年12月,第40-49頁;範純武編《善書、經卷與文獻》(四),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年6月,第53-72頁。
140.《<藥師本願功德寶卷>解題》(與蔡迎春合作),釋悟實主編《藥師如來與佛教中國化續集——“首屆東方山藥師信仰高峯論壇”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3月,第547-552頁。
141.《<壇經>“曹溪原本”考辨》,《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4期,第160-167頁。
142.《敦煌不孤——以“一行禪師設地燈”等為例》,釋慈光主編《從西竺到中土、從唐密到東密:佛教中國化與漢傳佛教國際化的另類故事》,新加坡: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2021年9月,第318-359頁。
143.《<壇經>德清勘校本考》(與劉寶峯合作),《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期,第50-57頁。
144.《長生教祖師及其著作考》(與李光瑞合作),馬力主編《善書、經卷與文獻》(五),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2月,第19-36頁。
145.《多樣的禳關:以經眼佛教禳關科儀為中心》(與連謝楊合作),範純武編《善書、經卷與文獻》(六),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7月,第139-160頁。
(二)外譯論文
1.《咒愿とその展開》,《東アジア仏教研究》, 2011年5月,第9號,第119-142頁。
2.《大理仏教——インド仏教と中國仏教の二重構造》,新川登龜男編《佛教文明と世俗秩序——國家·社會·聖地の形成》,東京:勉誠出版,2015年3月,第65-86頁。
3. The Chinese Origins of Dali Esoteric Buddhism,Chinese and Tibetan Esoteric Buddhism,edited by Yael Bentor and Meir Shahar,BRILL,2017,pp.389-401.
書評與序跋
1.《雲南道教研究的新突破:<道教與雲南文化──道教在雲南的傳播、演變及影響>評介》,《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1期,第138-140頁。
2.《古籍整理 豈能輕率——芮增瑞校注本<雞足山志>校讀記》,《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144-150頁。
3.《南詔大理國科學技術史•序》,李曉岑著《南詔大理國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4.《<西遊記>小説無關吳承恩考及其他•序》,王見川著《<西遊記>小説無關吳承恩考及其他》,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7月。
參考資料
  • 1.    侯沖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2022-10-18[引用日期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