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侯德榜

(大型原創話劇)

鎖定
《侯德榜》 是一部大型原創話劇。2021年10月27日,在天津大劇院歌劇廳上演。本劇由國家一級編劇兼導演許瑞生執導,天津大學師生共同參與創作,歷時近7年反覆修改,十易其稿,最終將這部再現一代化工先驅──侯德榜救亡圖存之路的原創話劇搬上舞台。
中文名
侯德榜
演出地點
天津大劇院歌劇廳
類    型
話劇
導    演
許瑞生

侯德榜劇情簡介

《侯德榜》以北洋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化工學家、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先驅人與奠基者侯德榜的事蹟為背景,再現了近代愛國科學家侯德榜創新自強、無私奉獻、實業救國的一生。話劇自少年侯德榜奮發振興之志起敍,以其制鹼之路上的波折起落為主線,跨越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百年追夢歷程,為大眾呈現出一部情節跌宕起伏,旋律激昂明快,內涵大氣磅礴的壯麗史詩。 [2] 

侯德榜意義

作為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發起的國家級項目“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入選項目之一,天津大學建校一百二十週年原創獻禮大戲《侯德榜》旨在反映天津大學(北洋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化工學家、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先驅與奠基者侯德榜先生的事蹟和科學家精神,以啓示後人珍惜當下。

侯德榜創作

2014年,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啓動實施的科學家主題聯合宣傳活動“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正式啓動。侯德榜作為中國化工領域的奠基人,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的教授,他實業救國、科研救國、教育救國的精神在天津、在天大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天津大學充分動員師生參與劇本創作。
為了真實還原侯德榜這一人物形象和這段曲折的歷史,工作組先後赴北京、天津、大連、南京、福建等地,拜訪中國化學學會、中國化工學會、永利錏廠廠辦校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化工集團公司、永利化工天津鹼廠等單位,實地追蹤侯老的生平足跡,採訪侯老後人、秘書、知情人士,查閲書籍和歷史文獻千餘份,整理10餘萬字的一手資料,並據此創作了話劇《侯德榜》的劇本初稿,先後邀請劇作家楊愛君、天津大學校友高深等開展創作,舉行劇本研討會、評審會,羣策羣力,十易其稿,終於成稿。
2017年底,天津大學對話劇進行再度創作和全面提升。2018年2月1日組建新劇組,邀請國家一級編劇兼導演許瑞生執導,全面提升舞台表現力。以“寫戲即寫情”為創作標準,用人物對話、行動、情感來塑造形象,讓話劇更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組成強大的藝術專家團隊,邀請天津職業院團的藝術家加盟,與天大青年教師和北洋話劇團學生共同參與話劇演出和舞美等工作。
天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師、青年作曲家馮公讓老師還為話劇創作了交響樂,完成了交響樂與話劇結合的一次創新嘗試。為了趕上進度,他利用寒假期間創作,推遲了自己手術的時間。交響組曲包括序、手足情、念太公、踏車讀書、出鹼等17段,創作着力表現點在“情”字上,侯德榜與太公的親情、與張淑春的愛情、與範旭東的友情等。由天津交響樂團和天津大學北洋合唱團反覆排練後完成錄製。
導演許瑞生表示,在拿到話劇《侯德榜》劇本的時候,就深深被這部劇所吸引,侯德榜不為一己私利,甘願為國家以及世人奉獻終身的民族精神讓他深受感動,“侯德榜的身上有着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最顯著的標誌──士子之風。他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始終心懷天下,將國家民族的利益視作終生奮鬥的目標,這種人才稱得上是‘共和國的脊樑’,這種精神才叫做民族精神,值得我們繼續傳承下去。”
為了將話劇《侯德榜》呈現出來,許瑞生找來了與其合作多年的專業舞美製作團隊參與創作,並邀請由他執導的原創大型歷史劇《伯牙摔琴》中伯牙的扮演者、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教師任東嶽出演侯德榜。“接到許導演邀請時,我很驚訝,已經年近八十高齡的他,還願意花如此大的精力去創作一部新的話劇。當我為了這部話劇,開始查閲侯德榜的資料時,我才明白導演為何如此。侯德榜曾説過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當我看到他願意將蘇爾維制鹼技術公之於眾時,我由衷欽佩於他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我們這代人很難做到的。”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任東嶽翻閲了有關侯德榜的大量資料,仔細揣摩人物的心理,力求做到最為真實貼切的還原。侯德榜一生豐功偉績無數,然而讓任東嶽覺得塑造起來最有難度的,不是侯德榜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的時候,卻是侯德榜妻子張淑春去世時侯德榜與其告別的那場戲。
與侯德榜不同,張淑春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沒讀過書,大字不識,但與侯德榜相伴一生,默默為其守護着這個家。由於侯德榜多年求學、出國、奔波穿梭於各地,夫婦二人聚少離多,相處的時間極為短暫。1958年侯德榜率團在日本考察期間,張淑春因病去世,侯德榜悲痛不已,深感對妻子虧欠良多,他説,“我一輩子教書育人,培養了如此多的人才,卻唯獨只教會你一個‘淑’字。”此後16年,侯德榜一直與亡妻的骨灰盒相伴,從未動過續絃的念頭,完成了他“惟將白髮守空房,報答半生死別離”的承諾。
任東嶽表示,這場戲在整部劇中看似並不重要,卻是最為動情之處:“侯德榜在外是赫赫有名的化學家,是科學救國的實業家,為國家興盛奉獻一生,但他依然也有脆弱的一面,對於妻子,他只有深深的愧疚之情。也是這一場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侯德榜。”

侯德榜演出時間

2023年4月10日,《侯德榜》話劇首演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辦。4月,天津大學原創話劇《侯德榜》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創《旋翼人生》登陸河南,於黃河科技學院和洛陽師範學院分別演出2場。 [2] 
2024年3月28日晚,“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宣傳工程”劇目之一、天津大學原創話劇《侯德榜》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木樨地校區禮堂舉辦演出專場。 [3] 

侯德榜作品影響

據悉,原創話劇《侯德榜》自2015年4月第一輪公演以來,先後在天津、北京、內蒙古、廣東公演17場,好評不斷。2020年,在天津大學建校125週年12.5小時的慶典直播中,話劇《侯德榜》更是成為師生校友最喜愛的文化藝術節目,播放量達百萬餘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