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侯國本

鎖定
侯國本(1919—2007),原名侯立初,男,山東即墨人,漢族,民盟盟員,海洋工程專家。1947年國立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學系畢業。1948年受聘任國立山東大學助教。1952年起先後在青島工學院、西安動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工業大學任教。1964年調入山東海洋學院,先後任海洋工程動力學研究室主任、河口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等。主要社會兼職:《海岸工程》副主編,中國海洋工程學會海岸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海岸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太平洋海洋科技學會(PACON)終身會員。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山東省人大代表,第八、九屆青島市人大代表,山東省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  2007年2月15日15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享年89歲。 [3] 
中文名
侯國本
外文名
houguobe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西北工學院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山東即墨
代表作品
《海洋結構物動力學》
職    稱
教授

侯國本人物生平

侯國本,教授,山東即墨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47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系。建國後,歷任山東大學、青島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講師,山東海洋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河口及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海洋工程學會海岸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太平洋海洋技術學會夏威夷分會第一、二屆理事,山東海岸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專於海岸工程和水利工程。為國內外水利、海岸工程和港口選址進行過多項實驗和研究。譯有《海洋結構物動力學》。
1951-1953年參加淮河治理工程。獲“一定要把淮河好”獎章。還參加了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官廳水庫、小豐滿水電站的建設工作。1958年參加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採用管柱法截流方案。1964年在山東海洋學院組建海洋動力試驗室,建成國內最大的平面水池、80米長的風浪槽和100米長的大型波浪槽。1978年在全國第一屆科學大會上獲“重大貢獻集體”光榮稱號。1984年組建中國海洋大學泥沙研究所。1985年組建中國海洋大學港口航道專業。創辦《海岸工程》季刊。1993年獲太平洋海洋科技大會(PACON)“海洋服務獎”
2007年2月15日15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享年89歲。 [3] 

侯國本人物事蹟

侯國本先生,是我國著名港口專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曾任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山東省人大代表、第九屆青島市人大代表,1984年創建中國海洋大學港口工程系,擔任海洋工程動力學研究室主任、河口及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1958年,他提出黃河三門峽“管術法截流方案”被採納並一舉成功,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1978年、1984年,向國家領導人建言,先後參與論證並促成日照港和東營港的建成;提出治理黃河“束水攻沙”、“挖沙降河”、“治河必始於河口”理論,改變了兩千多年來“高築壩、寬修堤”的束水傳統思路;1997年呼籲在青島建設北方航運中心。他一生出版《東營港》、《日照港羣》、《膠州灣港口功能》等專著11部,發表論文百餘篇;曾獲山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和青島市勞動模範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