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依次施工

鎖定
依次施工又叫順序施工,是將擬建工程劃分為若干個施工過程,每個施工過程按施工工藝流程順次進行施工,前一個施工過程完成後,後一個施工過程才開始施工。 [1] 
中文名
依次施工
外文名
In the construction
別    名
順序施工
適用類型
工程量小施工任務只有一棟的工程

依次施工簡介

依次施工也稱順序施工,即指前一個施工過程(或工序或一棟房屋)完工後才開始下一施工過程,一個過程緊接着一個過程依次的施工下去,直至完成全部施工過程。

依次施工特點

1.現場作業單一;
2.每天投入的資源量少,但工期長;
3.各專業施工隊不能連續施工,產生窩工現象;
4.不利於均衡組織施工。

依次施工適用工程類型

適用於工程量較小,施工任務只有一棟的工程。

依次施工順序施工

施工順序是指一個建設項目(包括生產、生活、主體、配套、庭園、綠化、道路以及各種管道等)或單位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循的合理的施工順序。
總體施工順序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先結構、後圍護;先主體、後裝修;先土建、後專業的總施工順序原則進行部署。主體工程自下而上施工,室內裝修採用自上而下的流向,水、電、電梯和設備等各專業分項工程在結構階段配合結構施工做好預埋及預留的同步作業,其施工階段隨結構與裝修工程穿插進行,專業分項工程與土建工程必須相互密切配合,由項目部統一協調與指揮,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依次施工原則

施工順序確定的原則如下:
(1)先場外、後場內,場外由遠而近;
(2)先全場、後單項,全場從平土開始;
(3)先地下、後地上,地下先深後淺;
(4)管線及道路工程先主幹、後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頭。
1.先場外、後場內
對於與場內外有聯繫的一些工程,如道路工程、管線工程等,其施工應從場外開始,然後再逐步向場內延伸。這樣完工一部分就有一部分可以利用,對施工就極其方便。正確的施工順序,使修建道路所需的器材可以直接通過幹道運抵施工地點,隨着道路向場內延伸,修建好的部分道路即可加以利用,從而保證現場所需器材的順利供應,既能充分發揮新建工程的效益,又能經濟地解決運輸問題,爭取施工的時間。
2.先全場、後單項
是説應該先完成全場性的工程,然後再完成各獨立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所謂全場性工程,是指對於許多工程的施工或使用者有關的、其作業面遍及整個施工現場的那些公用工程,如場地平整,各種管道、電纜線的主幹,場內的鐵路和主要幹道等。
3.先地下、後地上
這是任何工程的施工都須嚴格遵循的重要原則。所謂先地下,後地上,就是説在施工時應先完成零點標高以下的工程,然後再完成零點標高以上的部分。從整個施工現場來看,零點標高以下的工程,大致包括如下的工作:鋪設地下管網,修建專用線和現場內的鐵路與公路。在地下工程的施工中,除遵守上述順序外,還應貫徹先深後淺的原則,即先做深層的,再做淺層的。一層一層的做上來,只有在完成零點標高以下的工程之後,再進行地面以上工程的施工,地下工程按照先深後淺的程序施工,在許多情況下是屬於施工工藝上的嚴格要求,而一般情況下也是最為合理的。
4.管線及管道工程先主幹、後分支,排水先下游,其他先源頭
管線道路中的先主幹、後分支的施工順序,能使完成部分的工程得以迅速發揮作用。如果先進行分支、管線道路的施工,由於這些管線道路沒有與幹管、幹線和幹道接通,它們也就不能發揮工程的效益,上水道不能供水,下水道的水仍然排不出去,煤氣、蒸汽、電力也沒有來源,道路也不能充分利用。管線道路工程的施工必須要首先完成主幹,道路也就從與附近幹道聯接處逐漸通向場內。
上面所講的這些原則,一般是不允許打亂的,打亂了就會造成混亂,就可能損害工程質量,就必然會增加施工費用,形成浪費,延誤工期,總而言之是會導致少慢差費。當然,遵循上述的施工順序也並不是完全機械的。首先,由於施工條件不同,在特殊情況下變動上述的某一施工順序也可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比如在填土的地段,就可以先鋪管子。其次,遵循上述順序也並不意味着必須先施工的工程全部完工以後才能進行在順序上應後施工的工程,先後施工工程之間的交叉和穿插作業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這裏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合理的交叉搭接的界限。這種合理的交叉搭接界限也是因條件不同而互異的。一般的原則是後一環節的工作必須要在前一環節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條件後才能開始,而後一環節工作的開始既不應該影響前一環節工作,也不應該影響本身工作之連續與順利進行。 [2] 
參考資料
  • 1.    丁士昭;商麗萍.建築施工管理與實物: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
  • 2.    麻文燕, 向中富, 陳善勤. 先簡支後結構連續梁橋施工順序分析[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6(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