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供應和需求模型

鎖定
供應和需求是經濟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描述顧客和生產商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個管理模型中的基本因素是供應曲線(supply curve)、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概述圖表明瞭上述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中文名
供應和需求模型
隸    屬
經濟學
解    釋
顧客和生產商之間的相互作用
基本因素
供應曲線

目錄

供應和需求模型作用

供應和需求管理模型很簡單,但它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組織信息。
(2)深入瞭解變化帶來的影響(如政府新增加的規定、供應量的減少等)。
(3)制定戰略以實現某個特定目標。

供應和需求模型應用意義

首先,供應和需求管理模型可以組織信息。例如,已知競爭市場中的均衡價格P,要求從長遠的角度確定一件商品的銷售量。若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迅速畫出概述圖所列出的供需圖。從圖中可見,當價格達到P時,供需平衡,因此,從長遠來看,可以銷售的商品數量是Q,即銷售量均衡點。故可以利用這個圖找到問題的答案並對它加以分析。
第二,供需管理模型可以瞭解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假設一個技術突破可以提高某種產品的產量。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擁有了這項技術,那麼它會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全新而高效的生產方法將使供應曲線向外變化,這表明產量增加。如果其他條件不變,供應曲線向外變化會使價格下降、產品需求量增加。而它對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的最終影響要取決於需求曲線的變化(即需求曲線的斜率)。因此使用這個管理模型可以使其答案更有力、更具分析性。
第三,供需管理模型還可以用來制定戰略以便實現某個特定目標。例如,一家公司為自己定的目標是增加收入,怎樣實現這個目標呢?通過使用供需管理模型並畫出消費者剩餘區域,經理人看到公司可以通過獲得消費者剩餘價值的方式增加其收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公司可以把價格定得高一些,但這會不會使對價格敏感的顧客不再購買此種產品呢?答案或許是肯定的,因此,最好的戰略是進行價格區分,即根據顧客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把他們分成不同的團隊並針對每個團隊制定不同的價格政策。因此,供需管理模型對制定戰略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