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侘寂

(李幸倪演唱歌曲)

鎖定
《侘寂》是由林夕作詞,C.Y.Kong(江志仁)作曲與編曲,李幸倪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於2018年09月21日。 [1-2] 
中文名
侘寂
所屬專輯
侘寂 [1] 
歌曲時長
4分52秒
歌曲原唱
李幸倪
填    詞
林夕
譜    曲
C.Y.Kong
編    曲
C.Y.Kong
音樂風格
Pop
發行日期
2018年9月21日
歌曲語言
粵語 [1] 
出版者
環球唱片 [2] 
監    製
Alvin Leong [2] 

侘寂歌曲簡介

「『侘寂』由日本傳來的概念,有三個特色:很多事情不需要完美、一種很簡約的風格、在粗糙之中反映出細膩。我寫〈侘寂〉歌詞時,包含了『侘寂文化』中著名的沙畫和枯山水。」 -林夕
相信不少人都會對「侘寂」這個詞彙感到陌生,它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觀,更是哲學的一種,將所有事情都變得簡約,接受一切的不完美。林夕巧妙地以情歌作為背景,為李幸倪(Gin Lee)新歌〈侘寂〉填上唯美的歌詞。 「在~他的家住過了也是我家喝茶味道特別嘛劇情像沙畫演化記住了每剎那嗎」對方曾經出現過,不過,因為愛情關係會隨時變換,就像一幅沙畫,不用太過執着於一個永恆的狀態,同時這種不完美也可能是一種完美,令人生可以不斷有變化。 「若想起他就試試以淚當水泡茶味道寂寞嘛漫遊在枯山水裏碎石會砌到有家」將沙畫、枯山水這些元素契合,在一段感情關係中立體地將〈侘寂〉意義勾畫出來。
「30歲以後,愈來愈想去學習這種簡約、實在和接受生活上各種不完美。這種態度對我來説是一種成長,以前的我經常追求完美,但近年學會接受不完美的事情。」 -Gin Lee
對於林夕填寫的歌詞,Gin瞭解整個故事後,覺得很特別而且十分符合她的生活態度。瑕疵未必是不好,每一道瑕疵都是一個學習,所以〈侘寂〉哲學化的道理和境界,是Gin嚮往和學習的態度。
「對於Gin的潛質我寄予無限厚望,這次的版本我十分放心和滿意,通透之中有一種甜和細膩,介乎於比較抽離聲音之中,又不失一種接地氣的『人味』 ,當然是一個突破!」 -林夕
Gin新歌〈侘寂〉,一首具有電子迷幻流行元素的另類作品,是她第一次的新嘗試。電子音樂(Electropop)這種曲風,Gin很久以前已經喜歡,但接觸機會不多,這次終於有機會嘗試,更可以跟一個她期待已久的班底合作。 〈侘寂〉由C Y Kong作曲和編曲、林夕填詞、Alvin Leong監製,全新班底造就不一樣的Gin。
「最初我擔心Gin會用以往唱CY歌的聲音去演繹,但Gin唱得非常唯美,與通過錄音技術非人化的聲音好不同。」 -林夕
這種感覺夢幻的曲風,令Gin有一個突破的轉變和嘗試,以不一樣的曲風和演繹方法,帶來一個煥然一新的感覺,希望能借此看到她在音樂上的多變和可能。
〈侘寂〉是關於放下、無所謂、不要執着,所以Gin在演繹的時候,用了比較隨性的方式去唱,難度在於適當地拿捏態度,怎樣在看化和執着間拿捏到平衡的過程。正因為Gin在人生態度上的啓發,不論在歌唱、與人相處、工作還是生活上,她都在學習欣賞一些瑕疵,這些領悟都有助她在演唱時的發揮。 [2] 

侘寂歌曲歌詞

心房空寂 並沒住客可記掛
天涯孤寂 現狀可怎麼變卦
猶如汗水煮蛙 不生不死以為算吧
在~他的家 住過了也是我家 喝茶 味道特別嘛
劇情像沙畫演化 記住了每剎那嗎
有畫過什麼嘛 抹掉了什麼嘛
心裏畫過他 也就有他 沙堆沙 也剩下了沙
我心無一物 遇着小偷不會怕
我家無一物 便沒家俬可刮花
回頭漫天煙花 不必捨得也就放下
若想起他 就試試以淚當水 泡茶 味道寂寞嘛
漫遊在枯山水裏 碎石會砌到有家
缺陷處是個湖 散落處是晚霞
心裏住過他 哪用見他 煙生煙 最後未見花
山跨山 水淹水 沒有他
他非他 家非家 沒牽掛
夜越夜 冷更冷 沒雪花
心傷心 心偷心 沒牽掛
風吹風 火燒火 沒有疤
三加三 三減三 等於化
在~他的家 住過了也是我家 喝茶 味道特別嘛
劇情像沙畫演化 記住了每剎那嗎
有畫過什麼嘛 抹掉了什麼嘛
心裏畫過他 也就有他 沙堆沙 也剩下了沙
山跨山 水淹水 沒有他
他非他 家非家 沒牽掛
夜越夜 冷更冷 沒雪花
心傷心 心偷心 沒牽掛
風吹風 火燒火 沒有疤
三加三 三減三 等於化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心傷心 心偷心 沒牽掛
風吹風 火燒火 沒有疤
三加三 三減三 等於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