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侖蒼鎮

鎖定
侖蒼鎮,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地處南安市西部,晉江西溪中游,東與美林街道溪美街道交界,南與東田鎮英都鎮毗鄰,西同安溪縣接壤,北與眉山鄉相連, [5]  總面積44.6平方千米。 [8]  截至2019年末,侖蒼鎮户籍人口為53718人。 [7] 
宋代時期,分別屬於金雞鄉仁德里、崇順裏和歸善鄉經善裏。1985年2月,侖蒼鄉改侖蒼鎮。 [5]  截至2020年6月,侖蒼鎮轄11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侖蒼街298號。 [5] 
2020年,侖蒼鎮完成工商税收4.27億元、規上工業產值142.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51億元。 [8] 
中文名
侖蒼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地理位置
南安市西部
面    積
44.6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侖蒼街298號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編碼
3623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C
人    口
53718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侖蒼鎮歷史沿革

宋代時期,分別屬於金雞鄉仁德里、崇順裏和歸善鄉經善裏。
元、明、清,改鄉里為都,分別屬於廿四都至廿七都。
民國初期,以廿六都為中心置大宇鄉。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正式啓用侖蒼地名。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屬美林區。
1965年,成立侖蒼公社。
1984年,撤公社建侖蒼鄉。
1985年2月,侖蒼鄉改侖蒼鎮。 [5] 

侖蒼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侖蒼鎮轄11個行政村:侖蒼、聯盟、蔡西、大泳、園美、大宇、豐富、蕉坑、黃甲、輝煌、後垵。 [5] 
截至2020年6月,侖蒼鎮轄11個行政村:侖蒼村、聯盟村、蔡西村、大泳村、園美村、大宇村、豐富村、蕉坑村、黃甲村、輝煌村、後垵村, [6]  鎮人民政府駐侖蒼街298號。 [5] 

侖蒼鎮地理環境

侖蒼鎮位置境域

侖蒼鎮地處南安市西部,晉江西溪中游,東與美林街道溪美街道交界,南與東田鎮英都鎮毗鄰,西同安溪縣接壤,北與眉山鄉相連, [5]  總面積44.6平方千米。 [8] 

侖蒼鎮地形地貌

侖蒼鎮境域大部分為丘陵地帶,最高峯位於後埃村南湖山,海拔602米;最低點位於輝煌村西溪下游左岸,海拔17.5米。 [5] 

侖蒼鎮氣候

侖蒼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熱,降雨量集中,季風明顯,日照充足,颱風活動頻繁。 [5] 

侖蒼鎮水文

侖蒼鎮境內晉江支流西溪自西向東貫穿全境。主要河道有三級河道西溪侖蒼段,河長3.2千米;四級河道英溪侖蒼段,河長0.75千米。 [5] 

侖蒼鎮自然災害

侖蒼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霜凍、雷擊、颱風等。 [5] 

侖蒼鎮自然資源

2011年,侖蒼鎮有耕地面積4640畝。 [5] 

侖蒼鎮人口

2011年末,侖蒼鎮總人口462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80人,城鎮化率5.36%,另有流動人口12081人。總人口中,男性24862人,佔有53.71%;女性21424人,佔46.29%;14歲以下6327人,佔13.67%,15—64歲36871人,佔79.66%;65歲以上3088人,佔6.67%。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5772人,佔98.89%;有畲、回、壯、滿、侗、瑤、土等少數民族,共514人,佔1.11%。2011年,人口出生率9.96‰,人口死亡率4.74‰,人口自然增長率5.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38人。 [5] 
2017年末,侖蒼鎮常住人口為105620人。 [1] 
截至2019年末,侖蒼鎮户籍人口為53718人。 [7] 
侖蒼鎮

侖蒼鎮經濟

侖蒼鎮綜述

2011年,侖蒼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98億元,比上年增長32.1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3億元,比上年增長37.3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增值税21637.1萬元,企業和個人所得税21051萬元,其他税種6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 [5] 
2019年,侖蒼鎮有工業企業1025個,其中規模以上3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9個。 [7] 
2020年,侖蒼鎮完成工商税收4.27億元、規上工業產值142.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5.51億元。 [8] 

侖蒼鎮農業

2011年,侖蒼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550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18噸,人均70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9925頭,年末存欄3987頭。林地面積33140畝,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173畝,其中防護林90畝、經濟林900畝,森林覆蓋率40.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7015畝,其中龍眼3913畝、荔枝183畝、橄欖460畝、香蕉435畝、楊梅2024畝。 [5] 

侖蒼鎮工業

2020年,侖蒼鎮有規模以上企業39家,規模工業產值達135.32億元。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9家,有國家級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泉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2家企業被確定為南安市上市後備企業。 [8] 

侖蒼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侖蒼鎮有商業網點1500多個,職工6000多人。2011年,進出口總額達100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53%。其中進口2777美元,比上年減少39.63%,主要進口水暖機械設備、銅材等;出口725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4.41%,主要出口水暖產品。 [5] 

侖蒼鎮金融業

2011年末,侖蒼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5.96億元,比上年增長3.97%;各項貸款餘額34.6億元,比上年增長24.5%。 [5] 

侖蒼鎮社會事業

侖蒼鎮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侖蒼鎮有二級達標完中校1所(龍泉中學),初中校一所(侖蒼中學),全日制完小6所,幼兒園15所(含民辦)。 [8] 

侖蒼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侖蒼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侖蒼請福南音社),會員40多人;廣場舞隊伍5支,隊員120多人;腰鼓隊1支,隊員50多人;太極拳(劍)隊1支,人員20多人;企業藝術表演團體3個,演職人員達50人;電影院1座,座位1200位;鎮文體服務中心專職人員2名,辦公和活動場所6000多平方米;村級文體工作站11個,文化協管員11名,文化室12個,農家書屋11個,藏書8萬多冊;企業圖書館1個,藏書2萬多冊;全鎮文化體育人才近30名。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7447户,入户率80%。 [5] 
2011年末,侖蒼鎮有公共健身點3處;標準體育場2個;標準籃球場26個,其中燈光球場6個,面積6000平方米;門球場1個,面積2200平方米。社會體育指導員30多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9.6%。 [5] 

侖蒼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侖蒼鎮有乙級衞生院1家,牀位8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7張,固定資產總值503萬元。衞生專業人員36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78人、執業(助理)醫師0.33人、註冊護士0.17人。2011年,完成診療3.08萬人次,出院病人0.58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456/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9410人,參合率85.14%。 [5] 

侖蒼鎮社會保障

2020年,侖蒼鎮有城鄉低保(含五保)共212户396人,年發放保障金1741427元;2020年度完成殘疾人安居工程、殘疾人住房修繕工程4 户,累計發放安居工程補助金16.8萬元;農村幸福院建設1處,發放項目補助金15萬元;發放義務兵優待金、退役士兵安置金、重點優撫對象生活補助金、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金、特困對象物價補貼等各類資金290餘萬元。 [8] 

侖蒼鎮脱貧攻堅

截至2020年末,侖蒼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户67户163名,其中國定貧困户22户55人、省定45户108人。一是增加農户收入。2020年侖蒼鎮蕉坑村種植油茶1000多畝,產量達5000公斤,羣眾經濟收入增加80多萬元;累計撥付產業扶持資金39.06萬元,有力帶動產業發展;轉移輸出貧困勞動力累計51人,實現勞務收入153萬元;提供公益性崗位20個,2020年發放公益性崗位資金20萬元;國家惠民惠農扶持資金落到實處,2020年全鎮58户貧困户納入低保兜底,發放低保金約56萬元。 [5] 

侖蒼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侖蒼鎮有郵政支局和分點各1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0門,固定電話用户1.2萬户,比上年增加1000户;移動電話用户1.02萬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光纜線路總長達100千米,主幹電纜達20000對20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2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0.65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65萬户,比上年增加1100户。 [5] 

侖蒼鎮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侖蒼鎮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6.3兆伏。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8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9.98%。 [5]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侖蒼鎮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4.35公頃,園林綠地面積28.3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8.3公頃,綠化覆蓋率47.4%,人均綠地6.2平方米。 [5] 

侖蒼鎮交通運輸

2011年,侖蒼鎮境內有308省道,長6.5千米;337縣道,長8.8千米。 [5] 
衞星圖、地形圖、電子地圖

侖蒼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侖蒼鎮以鎮人民政府駐地村得名。 [5] 

侖蒼鎮榮譽稱號

2018年,侖蒼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3]  [9] 
2019年10月,侖蒼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 
2020年6月29日,侖蒼鎮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4] 
參考資料